2009年莫拉克颱風肆虐,吹斷了六龜區的主要聯外道路,也摧毀了許多人的家園、夢想以及未來。但也在這一年,六龜高中第一次成立校內合唱團,一群剛經歷天災波折、茫然無措的高中生們在音樂旋律的引導下慢慢走出傷痛,也在一片荒蕪過後,長出全新的生命力。
負責指導六龜高中合唱團的老師陳俊志身分很特別,原先在高雄市區開設牙醫診所,由於一直積極參與高雄醫學大學的聲樂社,六龜高中校長便邀請他擔任合唱團指導老師。但他萬萬沒想到,原先只是單純想將音樂帶給更多孩子,卻一做9 年,更因為看見六龜在教育資源上的缺乏,2015年他乾脆放棄在高雄的診所,來到六龜開設「尼布恩牙醫診所」,二樓則設置了免費的課輔教室,只為給孩子一個下課後還能讀書的空間。
白天合唱團 晚上課輔班
這段由音樂開啟的緣分徹底的改變了六龜學子的人生,在陳俊志的帶領與陪伴下,六龜高中不僅在全國學生音樂比賽中屢獲佳績、獲得全國特優與第一的榮譽,2015 年更遠赴日本透過音樂撫慰 311 災民,在台灣建立了良好的聲譽。
而除了音樂上的努力,陳醫師也在診所開設免費的課輔班,讓學生下課後可以在這裡繼續念書,同時他更鼓勵高醫大學生來當課業輔導。從2009年至今,已經醞釀出一股往醫學領域發展的改變產生,「學生們有時候會在我的診所休息,看著這些醫療器材,久了便習慣,也覺得醫療對他們來說並非那麼遙遠。」在長期的努力下,至今已有 5 位六龜的學生進入高雄醫學大學就讀。
陳俊志分享,許多後來念了大學的校友仍然會在每年的大型表演時回來唱歌,這些大學生就成了改變的身教,「當他們親眼看見這些大學生站在眼前,跟他們交流大學生活、交換知識心得,耳濡目染之下,他們開始慢慢理解如果有了好的文憑、好的學歷,就有機會帶來不同的人生,」陳俊志說,「就像是透過別人的眼鏡去看到另一個世界。」
給孩子一個不會迷失的地方
在六龜,陳俊志也親眼目睹了許多受困於家中環境的孩子。他深深感受到,人不能選擇自己的家庭,只能靠著教育才能改變下一代。「過去在新聞上看到小孩被父母酒醉施暴,都覺得是遙遠的事,現在卻是親身接觸到當事的孩子,過程中,我覺得並不只是我在試著幫助他們,同時也是他們帶給我成長。」
但是,要融入這些孩子的生活並非想像中容易,「改變一個人是最難的事,以前有時候還得要去廟裡抓人來練唱,」由於初期學生對他並不熟悉,很難將他們從原先的生活場域中抽離,但經過幾年信任感的累積,學生開始主動向他靠近,從一開始的半強迫性,到現在所有人都會主動來練唱,而學生家長也漸漸認同,做起事來便愈來愈順利。
「雖然我離開市區開業,但我每一天都感覺踏實,覺得偏鄉服務不再是夢想,而是真真實實的現實,」陳醫師感性的說,他最喜歡的畫面就是看著山上的孩子們上完一整天的課,簡單買個晚餐就陸陸續續走進診所報到、再來上三個小時的課,「我希望他們能擁有一個不會迷失的地方。」
為六龜建設健全醫療與教育資源
一年前,陳俊志醫師為了長遠發展六龜偏鄉服務,成立了「尼布恩人文教育關懷協會」,募集資金改善課輔班的師資、並尋找更大的教室。目前,尼布恩診所的課輔教室已經有國一到高三共 6 個班級,由專業的主任設計各班課表,並有多位在地老師、回鄉服務的老師、退休老師、高醫大學生等一同投入六龜學生的課後教育,下一步,就是尋找更大的場地來服務更多希望翻轉人生的學子。
同時,因為深感「一樣的健保費,卻有著極大醫療資源差距的不公平」,陳俊志醫師也參考了由徐超斌醫師發起、即將在台東縣大武鄉成立的「南迴醫院」,希望能在一、兩年內在六龜建設一間綜合診所,針對山上弱勢需要的科別,像是幼兒發展遲緩的早期療育、老年的復健醫療、職能醫療等等加強發展,讓六龜的居民可以享受到應有的醫療服務。
中華三菱觀點: 改變雖非一蹴可幾,但在多年的努力下卻能滴水穿石。陳醫師 9 年來為六龜地區帶來音樂、教育與醫療上的改變,也進一步翻轉學生對自我人生的想像,未來也期待這些學生們長大後將持續回鄉為所愛之地帶來不同的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