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我帶著理想,重新爬上天堂

雪豹科技董事長吳德威

成章瑜
user

成章瑜

2016-08-31

瀏覽數 34,400+

我帶著理想,重新爬上天堂
 

「理想主義是不可救藥的,如果他被扔出了天堂,他會再製造一個理想的地獄」。

40歲的雪豹科技董事長吳德威,就是尼采眼中被扔出天堂,製造理想地獄,然後再爬上天堂的人。

自從雪豹科技登上台北101最高的83層辦公室,超越Google的73層開始,所有人都好奇,吳德威究竟是何許人,為何敢占Google上峰,雪豹團隊研發的移動互聯網資安軟體CM Security ,憑什麼在短短357天內讓全球下載量破億,攻占50多國Google Play工具類排行榜第一名?

台北101,這裡據說是全球最接近天際的第4高摩天樓,穿透熠熠玻璃折射,城市一舉一動都在腳下。但吳德威的視線不時眺望數十里外的淡水河口,百川匯流大海,這就是他心中設定的理想天堂,要跳脫PC思潮,成為面向世界的移動互聯網公司。

純白,是典型理想性格的原型,白色眼鏡常常是辨識吳德威的第一眼標誌。這也是為什麼他敢顛覆舊經濟,跳過PC、網路巨人,直接創立台灣第一家移動互聯網──雪豹。

1999年,他在千禧年第一波網路盛世時進入全球最大的顧問公司埃森哲(Accenture)、2003年在手機興盛年代進入摩托羅拉(Motorola)、2006年又在台灣建立品牌時代進入BenQ參與西門子併購、2009年待過PC稱霸的戴爾(Dell)⋯⋯在異鄉德國度過30歲生日,吳德威許下的生日願望,就是要建立「台灣品牌」。

但時代從不等待曾經,天堂就已墜落地獄?面對他的是,Accenture重心快速轉移大陸,BenQ併購案失敗一蹶不振,摩托羅拉吹起熄燈號,他成為捍衛理想的最後一名員工。流水一般的現實,說不出的無奈,「我們坐在地上,點蠟燭、唱驪歌,然後關燈、鎖門。」

曾經風光的台灣IT產業墜落谷底,不得不談背後「成功的毒蘋果」邏輯。過去幫歐美代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即使產生排隊效應,陷入利潤保一保二紅海,但嚐過蘋果的滋味,只相信蘋果式的成功,「遲遲不敢放手,才使企業錯失轉型升級的時機」,吳德威說。

錯估時機的代價,整個人被拋出天堂,「感覺好像是被時代沖走了」,為什麼自己總是做現實中關燈的人?

從大型主機PC到手機全盛期,他親眼看見巨人崛起、倒下,他選擇相信什麼?又是如何決定製造一個全新的地獄,帶著理想重新爬上天堂?

從0到1 做別人從沒有做過的事

未來新世界定律是:「大部分人都相信X,但事實卻與X相反」,行動支付PayPal創辦人彼得‧提爾(Peter Thiel)說。歷經Dell、Motorola、BenQ、HP⋯,吳德威發現,全世界的科技波長縮短了,PC時代的一代拳王一個個失靈,升起的是下一個星際戰艦──移動互聯網。

PC時代追求的X,是「先獲利」,先保證獲利才有買賣;但進入移動互聯網的X,核心價值早就變成「免費為王,流量變現」,先免費共享,讓人人有機會,再共創利潤平台。

創新都是反骨理想的,必須要有與舊制度衝撞的膽識。

18歲的吳德威,就有一場自我革命。念師大附中理組的他,在父親全然不知,連歷史地理課本都沒有的情況下,毅然跳考,最後考上東吳政治。

1994年,那是個熱血沸騰的年代。會做這樣衝動的決定,完全是因為台灣第一次首都市長民選,陳水扁、黃大洲、趙少康競逐,激烈之情燃燒整個台北城,把民主意識推到最高峰。

恩師東吳政治系系主任陳立剛說,吳德威身上濃厚的理想性格,他與人最大不同是獨立思考辨證後的執行力,對的事一定打破沙鍋做到底,在東吳學生會,他就積極改革讓公車入校園。

反主流的眾多答案,就是能以不同的方式看待現在。移動互聯網倡議的免費、自由、開放,一如民主選舉,不論18歲吳德威、40歲吳德威,都是一生追求。

大法官父親,不可言喻的情懷

看似前衛,吳德威背後其實有個憂國憂民老靈魂,換副眼鏡,活脫脫像是五四走出來的胡適。如果當年五四是一種破除文化封建的理想革命,吳德威現在做的行動互聯網,何嘗不是一種打破科技封建的理想革命。

憂國憂民,不是沒有原因。父親吳庚,是中華民國大法官,也是台灣法學巨擘,其在公法及行政法領域更是台灣第一把交椅。在FB臉書上流傳一則傳奇笑話,「你用幾版的吳庚(所著《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版次代表著你的年紀」。

桃李滿天下,吳庚70大壽時,眾學生還共同出版了《政治思潮和國家法學》為其祝壽,可見其對台灣法政思潮的影響。

吳庚,思維一向宏觀,他曾到奧地利攻讀法學及政治思想,深受歐洲人文法政及哲學的薰陶,深深著迷卡爾.史密特(Carl Schmitt)深邃的內在學理與外在浪漫主義,甚至著述寫下「政治的新浪漫主義」。

政治家的浪漫,有一種不可言喻的情懷,關心人的現實與歷史境遇,關心人生存價值與意義,關心有限生命的超越。沈浸在大時代裡,反射到吳德威身上,也造就他心中理想國——一個人人資源平等、人人都可以共享的移動互聯網國度。

這公司沒戲,從0到1之路

「這公司是沒戲的,」2013年,37歲的吳德威第一次見到獵豹移動CEO傅盛。那時他剛離開摩托羅拉,轉進HP惠普。

當時吳德威受朋友之託,招待攜妻女來台旅遊的傅盛,沒想到劈頭第一句就這麼不客氣。但歷經摩托羅拉、BenQ巨人倒下,心中疑問愈來愈大,一如傅盛說的,硬體思維創造的代工世界,台灣還能撐多久?沒有Branding品牌、沒有Name名字的生意,台灣究竟在世界哪裡?

【7月空中沙龍】會員免費參加>>半導體產業如何成為護國群山?

傅盛的話不中聽,卻是事實。吳德威開始思考「從0到1」之路。

吳德威經歷的PC時代,水平式進步是「從1到n」,很容易想像;但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進步是「從0到1」,跨越式垂直進步,要做別人從沒做過的事。

人生,到底該水平式一直線走,還是垂直式向前?顯然,吳德威選擇了「從0到1」垂直式躍進。

棄理從文的他,大學畢業念研究所,重新選擇回到理科,進入與李開復同門、全美電腦科學前三大的卡內基美隆大學。

卡內基美隆是有名的Practice實做學校,他可以在Excel裡同時用5、6種方式務實解決問題。回歸解決方案的日子,讓他學會了務實理性的必要,一個問題念到半夜,踏著匹茲堡厚厚的白雪,一個人為理想前行。

「我喜歡改變,」從理到文、再到理,吳德威說,「互聯網跨界需要理性跟感性結合人才,有綜合職場的訓練,才有機會支撐一個平台,經營一家公司,」吳德威說。

相信人性 開放自由的移動城堡

《十月圍城》是吳德威喜歡的電影,講述國父孫中山的理念如何牽動萬人百姓思變的心。

電影中女學生問:「楊教授,我們能看到中國有這樣一天嗎?」興中會長楊瞿雲:「我知道這一天快到了!」

見過傅盛後半年後,就像《十月圍城》,吳德威知道這一天到了,2014年底他創立雪豹科技。

在吳德威身上,你會看見沒有火氣的改革力量,從父親身上,從恩師陳立剛和BenQ王文燦中,他看見一種面向世界的格局。移動互聯網的這場革命,一如民主革命,他認為會高度集中在3個面向:去中心化、高度整合以及新商業模式。

人手一機的手機網路、手機app。未來就是全世界的入口,也是去中心化去權威化的開始,移動互聯網就是要打破資訊不對稱,讓人人有相對平權的機會。

就像吳德威相信自由民主一樣,他在雪豹內部做起了這樣的實驗,吳德威聘請網紅蘋果仁,他既是雪豹的員工,同時也在辦公室經營自己的部落格,聚集流量創業。

這在職場中絕對不可思議的事,怎麼可以在辦公時間做自己的事業?

移動互聯網也正在大膽進行顛覆性的商業模式破壞。吳德威觀察,最近忠孝東路最近一路上「租」字高掛,他認為是老闆不肯放棄「忠孝東路走九遍」榮光,覺得一個店面不租個一兩百萬划不來,寧願閒置也要賭賭運氣。

換成互聯網思惟,吳德威說,念頭一轉,房東大可以趁早嚐試,以破壞性價格,高度槓桿資源。

像目前正流行的co-working place共創空間概念,邀請有內容又能帶人流的廠商進駐,一方面增加人氣,一方面展示辦公商品,用共創共享的概念,拉高人氣,讓「羊毛出在豬身上」,用流量變現。

這就是吳德威正在創造的移動互聯網「理想地獄」--開放自由、相信人性、互利共榮。101遠望的淡水河濤濤江水,不斷淘盡前塵,一個人的信念究竟能起多大的顛覆,多大的挑戰,只看誰能過得了關,誰就能進入下一個天堂。

■吳德威小檔案

台灣雪豹科技董事長。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資訊管理碩士。曾在摩托羅拉、BenQ、戴爾與惠普任職

問吳德威一生相信什麼,品牌。

在BenQ裡他師承台灣品牌大師王文燦,吳德威分享,當時他們研究過Motolora,美系是以手機功能(product marketing)定義消費族群及產品,像小海豚、滑蓋、世界最薄的手機,市場只看0~18個月;但歐系的NOKIA和西門子是以人群定義品牌,叫做portfoliomarketing,像棋盤,你的棋要下在哪裡,要賣給誰?市場要看18~36個月。

不過當Google併購Motolora後,他發現Google完全跳脫賣手機思維,手機對Google是蒐集數據工具,沒想到Google破壞式創新,讓有80年歷史的Motolora就此消失了!

※你的世界,我們的未來正在劇烈改變,到底什麼是Next Big Thing?9月30日,30雜誌《30青年創新實驗室》集結國內外共26位講者,Mozilla、IBM、朱李葉集團、EPSON、台新銀行、雪豹科技等,其中雪豹科技董事長吳德威,將帶你建立移動互聯網思維,進入未來新世界。有興趣的讀者請把握機會 https://www.30.com.tw/event/INNO/event1.html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