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瓊瑤式愛情,「少女夢」時代?

《我是一片雲》

楊力州
user

楊力州

2016-01-28

瀏覽數 8,800+

瓊瑤式愛情,「少女夢」時代?
 

愛是一種巨大的力量。不是風花雪月,而是人性情感需求的深刻體現,我們在愛中飽嘗人性的脆弱與堅韌,同時發現自己原來比想像中的更勇敢、堅強。

70 年代瓊瑤片,用愛情撫慰了一整個世代。從《彩雲飛》、《我是一片雲》,到《心有千千結》,「三廳電影」的全盛時期,談戀愛不脫「客廳、餐廳、咖啡廳」,男女主角愛來愛去,不是秦漢、秦祥林,就是林鳳嬌、林青霞,觀眾卻總是看不膩。

是誰這麼死忠擁護瓊瑤片?是女工。70 年代農工業轉型之際,數以萬計的女孩離開農村,她們大部分是家中長女,為了弟妹、為了家計,不惜奉獻自己,湧入都市邊陲的工廠,日復一日機械式工作,以賺取微薄薪資。

青春年華都交付工廠,女工們也有夢想、也渴望幸福,瓊瑤片裡平凡的女主角,堅忍而善良,最終就能得到幸福。就像這群女工,懷抱著對未來幸福的渴望,勤奮堅忍地度過現在的每一天。

瓊瑤片不僅給了時代一個做夢的權利,也給了那個苦澀年代「敢追求」的幸福滋味。年少時做夢,長大時發現它真的是一個夢;然後等我們再大時,會發現人如果沒有夢,是沒有辦法活下去的。

《我的少女時代》大受歡迎,論起來瓊瑤三廳電影,應該是台灣所有少女電影的鼻祖。

誰沒有青春?誰沒有夢?不只少女,還有時代。

我與趙薇的訪談中,她對瓊瑤電影有很傳神的描述:「它確實是個夢,是個做出來的夢。小時候覺得是夢,長大時發現它真的是個夢;然後等你再大時,你會發現人如果沒有夢,是沒有辦法活下去的;或沒有辦法面對愛情、生活、方方面面,然後你會對人性和愛情不斷的流淚。」

瓊瑤電影不僅是「少女夢」時代,也是台灣從農村走向加工出口外貿經濟的年代,許多台灣的農村少女走進加工出口區,搖身一變成為女工。大量的女工開始創匯,再把錢匯回家負擔家計。我的母親也是離開彰化故鄉,以紡織為生貼補家用的女性。

為什麼瓊瑤電影影響整個時代?她給了所有少女一個夢,尤其是離鄉背井到外地打拼的女工們。

三廳電影,是指餐廳、客廳、咖啡廳。那個年代是一個理髮廳比咖啡廳多,女工比女學生還多的年代,當時最流行且驕傲的一個詞,就是台灣的外匯存底世界第一。

這群女工正值青春年華,對人生、愛情、家庭充滿憧憬,瓊瑤小說、電影、歌曲,一一打入了她們的世界,進入生命。

演員趙薇:「如果沒有夢,是沒有辦法活下去的。」

那時此刻,阿雲為誰掉眼淚?

對當時的少女而言,愛情電影或歌曲,除了心靈獲得無比的慰藉,還能編織出自己夢想生活的未來。當她們排除萬難,終於嫁得期待的歸宿後,這些曾經陪伴她們走過生命的電影,轉而讓她們更堅強面對現實枯燥與經濟壓力。

在《我們的那時此刻》電影裡,我找到一位當時的女工阿雲,她那時在汐止的工廠工作。阿雲,名字裡有一個「雲」。雲,其實會有一種想像,飄逸的,自由的。阿雲反映了那個世代,對於電影及生命成長一種強烈的期盼。在阿雲身上,我看到那個時代,一種希望,一種質樸。

【7月空中沙龍】會員免費參加>>半導體產業如何成為護國群山?

她們在工廠裡追求的不是升官發財,在前途無光的情況下,尤其是對那個年紀的少女而言,愛情的想像變成一種巨大的力量。

當時三廳電影最紅的就是林青霞、秦祥林、秦漢、林鳳嬌, 二秦二林,足以搔動一整個世代的愛情。阿雲直到現在,竟然可以為了電影裡誰和誰沒有在一起而流眼淚!

她說:「沒結果,還一直看。」我在想,她是為秦祥林跟林青霞沒在一起哭?還是為她自己而哭?因為電影,我們還保有那一絲絲的幸運,在那個封閉時代,電影裡面有有錢人、有愛情,現實中不存在的,電影反而讓她有了盼望。

單純做夢,也是一個幸福的年代。沒有太多的欲望。雖然,大家都會譏笑三廳電影,但其實搞不好那個年代是很幸福的。

很多人看瓊瑤電影,會覺得是一種情緒的逃避,可是我不認為。如果你仔細分析那些電影,會看到裡面勞動女性的形象,比如說工廠女工、看護等。

像《心有千千結》,甄珍演一個護士照顧秦祥林的爸爸。秦祥林跟爸爸不和就逃家,男方家大業大,最後就是公子愛上小護士。它雖然是個愛情故事,但是裡面可以看到勞動女性的身影及聲音。

對我而言,這些都不應該被描繪成「躲在自己的世界裡」,它不是逃避,反而是一種鼓勵,鼓勵這些女工或是女性勞動者,去面對自己的身分。也就是說,你是可以去追求自己的夢想和愛情的。當然我們現在來看,這樣的愛情過於簡化,可是我覺得它有一部分真相告訴你,人是可以去追求的。

羞於面對,到勇敢致敬

上片試映時,一個10幾歲大男孩看完後一直哭,哭到發抖,好激烈!看到他哭到抽搐,當場真想給他一個擁抱。我問他,為什麼那麼激動?他冷靜下來,深呼吸幾次後,跟我說,「導演,我媽媽是女工,這部片子裡面出現的歌曲,我都聽我媽媽哼唱過,可是我卻假裝沒聽到⋯⋯」。講到這他又開始大哭,他不知道為什麼自己故意忽略媽媽。現在,他只想告訴她,「我很在乎妳」。

其實我也是。我爸媽只有小學程度,以前學校填家長資料,有一欄要填父母的學歷,每次我都好掙扎,想說要不要亂填,就寫高中,可是最後我還是寫小學。想到這件事的當下,我還是有點羞愧,為什麼我沒有勇氣去面對我父母是從農村到工廠這件事情,我現在會很勇敢的大聲說出來,我會用盡各種方式去向他們致敬!用電影吧,我想。

延伸閱讀:

楊力州:電影開啟時代對話

《搭錯車》聽見時代的過錯

《兒子的大玩偶》面具下模糊的自我認同?

《熱帶魚》貪婪之島,人性的貪與善?

《雙瞳》、《臥虎藏龍》死亡邊緣的一線曙光?

《海角七號》「卡世代」怎麼辦?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