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2016給自己的新年理財計畫

整、理、斷、存

鄭育容
user

鄭育容

2015-12-28

瀏覽數 6,450+

2016給自己的新年理財計畫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年輕就是本錢,這句話只對了一半。從擁有財富的角度來看,年輕人工作資歷尚淺,收入普遍不高,幾乎沒有錢滾錢的本金;但是,相對的,年輕人具有時間換取空間的優勢,若能採計畫性儲蓄,隨著時間便能以小錢逐漸累積出大錢。新年伊始,理財大計就從整理帳戶開始做起吧。

每到歲末年終,不少人會感到悵然若失,一方面是時間眨眼即逝而年紀漸長,再打開銀行存摺看看,若不幸,帳戶裡的金額在過去一年增肥有限,甚至有的人還得加計尚未償還的分期卡債與房貸,實際財務可能根本是個赤字,那麼心情可就High不起來了。

根據銀行業者調查報告,30歲上下的年輕族群,有極高的比例為月光族,除非有父母的奧援,否則多數人幾乎未能在踏入社會的前幾年就能快速累積存款。尤其,產業環境不佳,年輕人起薪低,月領22K、25K者比比皆是,如果又是離鄉工作的遊子,食衣住行樣樣花錢,恐怕節約度日也不易快速累積存款。

不過,與其怨嘆,天上也不會因此掉下錢來,更別妄想買樂透就會中大獎。不如趁著新年開始,先花點時間檢視過去一年的收支狀況,再重新擬訂財務計畫,設定可行的存款目標,老老實實累積「本錢」,明年此時,一定可以看出理財成果。

2016給自己的新年理財計畫_img_1

依「整、理、斷、存」訂出計畫

收入不高,就一定不會有存款?這個觀念不一定正確,學會有效管理金錢,才是累積儲蓄的關鍵。管理金錢的第一步,必須釐清收支狀況,依循「整、理、斷、存」的步驟,養成計畫性的理財習慣。

整理帳戶是第一步,搞清楚收支狀況才能對症下藥。先把銀行存摺都刷新,訂出可做比較的基準日,例如1月1日,再往後找到期末結帳日,例如12月31日;兩個日期的帳戶金額加以比較,若結帳日金額高於期初日,恭喜你,這一年內存款是增加的,可以進一步算算帳戶究竟結餘了多少。

「收入-支出=儲蓄或負債」,上班族主要收入多半為固定的薪水,但支出卻是起伏不定,更往往是使人負債的地雷。因此,一整年下來,帳戶能不能產生結餘,關鍵通常在於有沒有「失控的支出」。理財專家趙靖宇表示,回顧自己過去一年的消費,可以找出使自己變富有或變窮的鑰匙。理財之前要先理債,有哪一些固定的債務需要繳付?例如尚未付清的學貸、車貸,或房貸。

在支出項目中,每月固定扣款的,通常較不易產生問題,凸槌的常是「先享受後付款」的信用卡費。「向發卡銀行申請一整年度的信用卡消費明細,有的業者還能提供多達10項的分類。」趙靖宇分享自己的經驗表示,善用銀行的服務,可以讓整理帳戶這件事變得更容易些,「搞清楚把錢花到哪兒去?才能加以節制」,藉著分析消費內容可以找出「錢坑」,也就是阻礙自己富起來的絆腳石。

在所有的支出中,一一檢視哪些是必須的,哪一些是衝動消費,可以挖出自己有多少「流失的財富」;來到新的年度就能戒斷那些衝動型的消費項目,控制超支預算的風險。

遠見訂閱贈西堤餐券2張,知識與美食一次滿足!優惠組合價$2,880,立即訂閱>>

2016給自己的新年理財計畫_img_2

收入減掉儲蓄,再計畫支出

年輕人賺得不多,管理金錢的重點就在於把錢花在刀口上,藉此提高儲蓄率。但是日子過得太節儉,實在會降低生活的幸福感,不如改採有限的節約,適當的享樂原則。規畫新一年的財務計畫,可以預設年底的結餘目標,再以全年收入減去結餘目標金額,算出可支出的預算(收入-儲蓄=支出),下一步才思考如何聰明消費。

以每月薪水3萬元為例,預設每個月要存3000元,那麼每月可花用的金額就是2萬7000元;在此預算下,先扣除租屋或房貸、孝親費、保險費、水電瓦斯費,以及吃飯與交通費等生活必需開銷,剩餘的金額才可供花費。治裝費應該可以不用每月花用,甚至可以遞延消費,每年各家百貨公司的週年慶總會吸乾許多上班族的荷包,狠狠刷掉的信用卡費,反而成為往後好幾個月得償還的卡債。

專家建議,改用預存的概念,把每年瘋狂週年慶的購買預算,以每個月攤提先存下來,或是年度旅遊經費,在領到年終獎金時,先預存下來;等到要花用時,就能限定自己在預存的金額內計畫性消費。

存下的錢,該不該投資呢?當然。但是小錢可以怎麼投資?「定存」是可以優先考慮的選項。把錢呆呆放在銀行裡,並非一件蠢事,尤其經歷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許多人積極投資股票基金等商品卻遭受嚴重損失,相對驗證了定存的穩定性。「累積本錢,遠比冒險重要」,低利率無法使人致富,但是卻不致虧本。趙靖宇表示,自己從年輕時就以郵局定存與跟會作為累積第一桶金的工具,穩穩當當地隨著時間累積存出可更靈活運用的投資本金,「存錢」其實是最重要的理財基礎。尤其,全球經濟景氣進入向下循環,諸多條件對投資不利,年輕人倒可以利用這段時間積極儲蓄,等到景氣復甦時,才有能力投資。預設每個月至少存下3000~5000元,1年後,就有3萬6000~6萬元,3年就可存到10幾萬元。保險業者也推出類定存的儲蓄險商品,利率略高於郵局,目前約為1.4%,多數為6年期,期滿後不領回,續存利率可調高至2.25%,也可選擇每年領取利息。存錢不嫌少,花錢一定要嫌多。

儲蓄以外,另撥投資預算

必須注意的是,儲蓄險的目標為儲蓄,屬於保險的保障比例極低,不宜作為保險的主力。市場上常推的投資型保單,也因為投資標的不同,並非只賺不賠,有時因為投資績效不彰,可能吞食本金。

儘管報章雜誌刊登許多達人靠投資致富的精彩故事,但是,事實上多數專業人士的財富來自於本業,也就是以工作賺取高薪,至於投資則是他們運用金錢賺取額外利益的方法之一。薪水族也該是以穩健的工作當作主要的財富來源,根據生活所需,做金錢的有效配置,儲蓄的金額以外,若要做冒險的投資,最好可以另撥一筆預算,例如,每月撥3000元定存,3000元投資定期定額基金。

新年開始了,領得的年終獎金績效獎金,就做第一筆儲蓄金吧,每個月再按計畫有效存款、聰明消費,明年此時,就可以看出成果。

2016給自己的新年理財計畫_img_3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