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提升競爭力 提升競爭力 策略執行力實戰6天班,倒數計時,即刻報名

功夫是什麼?就是時間!

秋山木工創辦人秋山利輝

王妍文
user

王妍文

2015-04-01

瀏覽數 8,500+

功夫是什麼?就是時間!
 

「嗖∼嗖∼」這是刨花抽出的聲響。

眼前的木工職人,正拿著16 歲起就開始使用的刨刀,向學徒們示範著,如何刨著質地堅硬的櫻花木,只見他全神貫注、氣沉丹田,往肚臍方向用力拉動刨刀,刨刀彷彿就長在手上一樣,運用自如。

這位職人,從小功課成績並不好,上了好幾年學,才學會用漢字書寫自己的名字,但他卻在13 歲時,就能幫忙鄰居,徒手打造出2 層樓的雞舍,這在二次大戰後的年代,很少見!

天賦初顯,初中畢業後,他趕上學徒制的末班車,15 歲開始寄居的學徒時光。掌握一門專業技術,並不是容易的事,他跟著老師、同輩集體生活,朝夕相處,從家具製作技術到品德心性,像海綿般不斷吸收。

26 歲時,他已經能獨當一面,能為日本皇居製作家具!這種肯定,彷彿就是木工界的奧斯卡最佳認證,10 年磨練,終於攀向高峰。

一般人到這個時候,多數選擇擴大事業規模,要做一方之霸,但他卻很不一樣。創業穩定後,32 歲的他成立秋山學校,開始收徒、教徒,以1 年見習、5 年學徒、3 年工匠養成的頻率,培育人才,8 年完整訓練後,還鼓勵學徒們向外發展;40 年過去,他培養了超過50 名技術好、人品高的一流工匠,有的活躍在日本各地,有的則在國外大展長才。

這個作育一流人才的人,正是秋山木工的創辦人——秋山利輝。

對台灣來說,現年72 歲的他或許是個陌生面孔;但在日本,只要提到「秋山木工」就會跟日本皇室指定的家具工房品牌聯想在一起,產品質量好、價值高,包括國會議堂、美術館、高級飯店、百貨公司等也統統都是他們的客戶。

秋山木工彷彿就像一流人才的培育中心,獨樹一幟、培養一流匠人的8 年育才制度,在這個流行追求速效的年代,反而更引起矚目,成為日本京瓷創辦人稻盛和夫等企業家取經的對象。

秋山利輝的育才哲學,來自「守破離」的思考。這句詞泛見日本傳統藝術、茶道、舞蹈與體育等領域。所謂「守破離」指的是一開始忠實「守護」師傅傳授的形式;然後「打破」這個形式,自己加以應用;最後「離開」形式開創自己的新境界。

秋山利輝認為,「守破離」正是奠基於師徒關係,通往一流的道路。每個人都有成功潛質,該怎麼做?

一流學1

1分鐘尋找天命

在秋山學校,如果不能一分鐘內完成自我介紹,就不能入學!

在這一分鐘內,首先要用20 秒來介紹自己的出生、成長背景;接下來20秒,要介紹自己到目前為止做過最自豪的3件事,包括學業、技術與自己摸索到的天職;剩下的20秒,則要介紹自己的人生目標與夢想,說

說自己作為一個人、一個家庭成員、一個

領導者或是身為一個日本人要做的事。

為什麼要有這樣的自我介紹訓練?

秋山利輝說,現在有90% 的人都不清楚自己要做什麼,完整的自我介紹能重新認識自己。想想看,為什麼要來這個地方?希望成為什麼樣的人?未來的願景又是什麼?透過準備自我介紹,能夠思索1 個月、1年、或4年後的自己會是什麼模樣!「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想做什麼?又怎會拿出101% 的氣力,來面對事物?」秋山說。

遠見訂閱贈西堤餐券2張,知識與美食一次滿足!優惠組合價$2,880,立即訂閱>>

茫然!正是現在多數年輕人的共同宿命!就連秋山利輝,也不是一開始就知道自己要做什麼。

小學時的他,因為不識字,常被老師罰站,說到跑步、唱歌也不突出,但他卻很喜歡觀察事物結構。小學5 年級時,隔壁的雞舍壞掉了,他自告奮勇要重建,鄰居阿姨當他開玩笑。沒想到幾天後,就看他造出一個2 層樓的雞舍,阿姨開心的說「學會木工,你以後不怕沒飯吃了!」

阿姨的話,像極了一盞點亮希望的燈,讓念書常常倒數排名的他,決心開始學木工,把「喜歡做的事」與「擅長做的事」相互結合,找到自己的天命。

「重新認識自己、讓對方了解自己的長處,並講述個人夢想,這些非常重要。」秋山利輝認為,能夠清楚扼要做好自我介紹,就能全力以赴往前衝,即使遭遇困難也不會屈服。

一流學2

2920遍的匠人心法

電影《一代宗師》裡有句話是這麼說的:「功夫是什麼?就是時間!」長時間反覆練習,每個人都能擁有成功的機會。

但是,如果你以為,要成為一流匠人,就是每天不斷學藝,那就錯了!秋山利輝為學徒們植下「一流之根」是先從大聲寒暄、背誦出「匠人須知30條」開始。

所謂「匠人須知30條」,包括「學會打招呼」、「不讓周圍的人焦慮」、「能為人著想」、「注重儀容」、「懂得感恩」⋯⋯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叮嚀,對秋山利輝來說,卻是成為一流人才的馬步功,講求的是一個「心」字。他認為,沒有超一流的人品,是無法單憑工作打動人心的。

每天背誦30條須知,是學徒們一天工作的開始,一天一遍,一年就365遍,學徒們在秋山木工學習8年,最少也會背誦2920遍,每天背誦,文字就會進入意識深處,變成血肉,秋山利輝說,「想要做出讓人感動的東西,要有一流精神才做得到!」

一流學3

224本藝與心的傳承

職人的修練,寂寞又辛苦,半路舉白旗投降的人並不少,秋山利輝認為,一旦開始修業,沒有比父母家人更強大的啦啦隊!有了身旁大家的支持,才能培養出獨當一面的匠人。

在秋山木工的育才培養上,用素描本寫報告占了非常重要的一環。

還在見習學徒階段的河原久美子,是秋山學校第一年的新生,每天結束後,她都會在大開本的素描本上寫報告,總結當天的工作內容與需要反省的地方,之後再交給師兄、前輩們,在筆記本上寫建議。

這本筆記本,每天晚上也都會傳到秋山利輝這邊,做最後檢查。有時候,老師不滿意也不會點明,只是畫圈退回,遇上這個情況,河原久美子都會很苦惱,她會重新想一遍、也會詢問前輩,仔仔細細反省!「一定有什麼地方,我沒有思考周到!」她說。

筆記本上,是每一天,所有生活、工作的學習歷程與思考反芻,是平地起高樓,扎扎實實蹲好的馬步。

一流的匠人,並不是「會做事」的工匠,而是「會好好做事」的職人,所謂「好好做事」,講求的正是一心想讓客戶滿意,並且在意外發生時,能從容、自信解決問題。因此秋山在制定的匠人評價標準,40%是技術、品行則占60%。

透過天天書寫的筆記本,可以讓自己與師傅、師兄弟們隨時觀察、了解如何處理問題,是技術與品性的痕跡。人生的道路不是「想」出來的,而是「做」出來的!一年28本、8年總共224本筆記,每一頁都是累積,想成為一流匠人,不一定得是天才,而是每一天都有成長。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