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大陸工作就像瞎子摸象
每個西進大陸的台灣人其實都是瞎子摸象,摸個3、5年就會說大陸就是怎樣怎樣,我當初就是怎樣怎樣,所以你就應該要怎樣怎樣。瞎子摸象沒有不對,每個人的經驗都是確確實實的經歷,事實就是那樣發生,不能說對或不對,也因為中國太大了,沒有人敢說自己能縱覽全局,能說出一條一以貫之的成功法則。聽多了,舉棋不定猶疑不決;聽少了,卻膽顫心驚畏首畏尾。
62 聽到好事不期待,遇到壞事不意外
前進大陸的台灣人普遍熬不過2年的關鍵期。一半以上的人最大的困擾,就是不習慣大陸人的做事方式。可能就從一早被樓下大媽吵醒開始,這裡每天都有一連串的怪事跟不幸運要來打擊你,原來打敗台灣人的,就是這些生活中大大小小的瑣事。能撐下來的不二法則就是降低標準,「聽到好事不期待,遇到壞事不意外」。
63 第四代台人西進:「台骨陸皮」從基層幹起
中國每5年工資就翻一倍,使得許多台灣媒體、報章雜誌都鼓吹台灣學生提早來中國念大學或研究所,與其留在台灣擠破頭,倒不如提前來中國卡位,提前熟悉大陸的一切,減少磨合,更累積在當地的人脈。
第1代台灣人西進→老闆→投資創業為主
第2代台灣人西進→台幹→技術或管理職
第3代台灣人西進→白領→業務或行政職
第4代台灣人西進→台骨陸皮(台灣人大陸學歷)→從基層幹起
64 外派去大陸,你該不該接受?
接不接受外派,其實跟老闆無關,跟產業無關,跟時間、跟地點都無關,只跟你自己的個性有關。有沒有那種在荒野之中也能活下來的決心,才是你該不該接受外派的關鍵。乖乖排隊沒什麼不好,但如果你都跟別人做一樣的事,又怎麼能期待會有不一樣的結果?
65 賣的就是「台灣人的品格」
或許是同文同種,或許是血濃於水,大陸人在選擇商品的同時,對於台灣來的東西接受度更高。一樣是一瓶牛奶,台灣來的就可以多賣3塊,而且大家還搶著買,難道大陸人連牛奶都不會做嗎?絕對不是的,這多出來的3塊,買的就是我們台灣人的品格。
66 務必當個政治不沾鍋
台灣人非常喜歡談論政治,三不五時的選舉,和幾乎每家電視台都有的政論節目就是最好的證明。但台灣人去到大陸工作,不管你心裡面到底認同的是哪面旗幟,信仰的是什麼主義,在中國可得千萬低調再低調,畢竟你是去那邊討生活的,沒必要像隻刺蝟一樣政治立場鮮明,觸動大陸人的政治地雷。
67 外派大陸,薪水合不合理自己最清楚
事前做功課當然有其必要性,多方打聽行情也是應該的,但這並不該是決定你去或不去的最大因素,因為別人不是你,這樣的薪水合不合理,也沒有人可以幫你做決定,難道別人說不合理,你就不來嗎?那你還是別來了!
68 去中國最大誘因不是加薪,是市場
考慮自己真正關心的事,你是因為有加薪才去中國,還是到中國去想辦法加薪的。去到中國,最大的誘因應該是市場,這裡的市場規模完全不是你在小小的島國能夠想像,當你還在為那每個月幾百萬業績沾沾自喜時,這裡玩的是幾個億的市場。
69 老闆支持,是放手一搏的背後支撐
如果被外派,老闆的支援才是你能不能玩得動這個市場的最大保證,大陸的商業險惡是固定的,大陸的人心難測也是固定的,這你都無法改變,你唯一能改變的就是老闆對你的支持,讓他知道你會放手一搏,但同時有他在背後全力支持,有了老闆全力支持,你在中國才能大展手腳,這才是你未來加薪的保障,而不是出發前爭取那幾千塊而已。
70 在中國要成為那1%的人
95%的人都是在等待機會,只有4%的人懂得抓住機會,而剩下的1%,則是不願傻傻浪費時間,而是利用自己的優勢,在合適的時間創造曝光機會,不只知名度打開,還一下子拿到好幾億的資金。懂得抓住機會雖然可以讓你變成有錢人,但要成就一番事業,就要懂得創造機會,中國目前還是一個沒有規則的市場,唯有懂得創造機會才能取得先機。
71 在地化不是拍桌罵,是讓他們乖乖掏錢
台灣人的身分能讓大陸客戶對我比較客氣,但真正談起生意來,還是要換成大陸人的腦袋來思考。面對中國市場的不公平,很多台灣人是一邊罵一邊氣,怎麼這些「四二六」老是不排隊、不守時、不講信用,但如果你也這麼想,你雖然說的沒錯,但又怎樣,倒不如好好利用他們這種特性,讓他們好好乖乖從口袋掏出錢來,遠比你拍桌子大罵有意義多了。
72 耕耘你的個人品牌
當剛出社會,要找客戶你可以掃街掃網路,陌生電話一通接著一通打。但隨著出社會愈久,就會發現朋友介紹有多重要,很多好的客戶、甚至很多公司內部的職缺都不是你自己找得到的,這時候就要透過身邊的朋友、客戶、前同事來介紹。如果你在他們心中只剩下待人客氣、有禮貌的印象,誰會想到你。產品需要花錢、花時間打造一個品牌,每個人也需要花時間、花精力打造一個屬於自己的品牌。
73 必須維持信譽,對不守信的人例外!
只有確認你一定能夠做到的事情才可以承諾,但不要誇大其詞;如果你想一直在商場打滾,必須樹立自己的信譽。雖然你可以不在乎外界對你的爭議,甚至可以製造爭議,但你若失去了信譽,那就只是個騙子而已。但若確認對方是為了利益一再的欺騙你,那麼你對他做出的一切行為都不過分,甚至你可以將計就計,反過來將他一軍。
74 小心不要變成台流
台流意思是流轉在一個又一個台資公司之間,就靠一張嘴,吹牛我之前管過多少大陸人、跟政府關係有多好、全國認識多少代理商,然後開一個天價,能賺一個月是一個月的那種人。
75 不要和有利益衝突的人上床
無論是誰占誰的便宜,或者大家可以同時並行兩種關係,都不應該這樣做,更無論這個人有多性感、多煽情;這樣的人包括:與你有生意往來的人、在你手下工作的人或是你手下與同事的家眷,甚至是管理著你的政府機構、職能部門裡的公務員,原因有二:其一,這樣的人可以讓你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其二,每個人都不應這樣出賣肉體。
76 遭遇糾紛,可透過台商協會協調
台商在世界各地都有經貿糾紛,但中國似乎較多些。其中以與中國企業的商務糾紛最多;其次的是勞資糾紛。另外還有與當地政府的糾紛及專利商標被仿冒的糾紛。起因多與當地法令有關,台灣當局很難直接伸出援手,因此多採自行協商,花錢了事;亦有人透過台商協會解決。但無論如何,台灣人若以花錢消災,息事寧人方式解決問題,可能會助長經貿糾紛的發生。重要的是要知法、守法,透過當地台商協會,最後經由兩岸協商建立的申訴管道或仲裁方式,糾紛的處理才有
77 不要跟枕邊人談論你的商業細節
無論這個枕邊人的身分為何,是你眾多情人中的一個,還是你已結婚多年,並且非常信任的配偶,你都不應該和他們談你的商業細節。因為,你談了可能他們也不會懂;而且,你談的商業細節可能會有讓你入獄的內容,或涉及商業機密。另外,千萬不要在夜總會、酒店等聲色場所給應召女郎名片。
78 團隊裡不要有家庭成員的影子
無論是你的配偶還是父母,都不可以在以你為核心之一的商業團隊裡有過多的插手,因為以你為核心之一的團隊所接受的是你,而不是你的家庭成員。在你的團隊主動接受,並要請你的家庭成員成為你們團隊一員以前,無論你的家庭成員是誰,有多大的本事,或者可以給你們的團隊帶來多大的幫助,都不能成為你將他納入團隊一員的理由。
79 誠實繳稅,勿心存僥倖
對台灣人來說,合法的「避稅」是應該的,但在中國,合法不合法,不是你說了算!而且中國稅務規定複雜,各地政府對條文的解釋也各有立場;再加上中國對於逃漏稅的處罰相當重,有關當局非常介意企業有無正常繳稅,幾乎每年都會傳出台商因逃漏稅而被逮捕的新聞,所以到了大陸千萬不要低估了中國在查緝逃漏稅方面的堅持與能耐。
80 你可以利用記者,但不要相信記者
中國的媒體不比台灣,台灣的媒體記者基本上不吃收紅包、吃新聞那套。但在中國大陸,各式各樣的官方媒體、不知名的小媒體一大堆,他們總會藉由各種名義向你索取廣告費、公關費⋯⋯,小鬼難纏,你可以視情形斟酌給一點錢打發他們走。但你不能告訴記者太多你的底細,更不能相信記者會為你保守商業祕密;最好別與記者靠得太近,面對記者要學會設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