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鍵盤隨著節奏起舞,考驗了玩家節奏感及反應的《唯舞獨尊》臉書版,一曝光後便在臉書上掀起一陣用手指跳舞的風潮。這款臉書首款全中文音樂遊戲,是南台科技大學多媒體電腦娛樂科學系張思銘,在大四實習這一年,所參與的遊戲開發。
當同學們還在學校和宿舍間穿梭,為了學貸忙著打工時,張思銘已經提前進入職場,每天帶著對遊戲產業的熱情與創意,到國內知名遊戲公司—鈊象電子上班。
享有和正職員工同樣的起薪待遇,他在鈊象電子參與程式語言的撰寫,一整年實務界的經驗,學著發現問題也解決問題,在壓力下快速補足學界與業界的落差。
南台科技大學多媒體電腦娛樂科學系系主任張華城說,產學合作為優秀的學生取得進入一流企業的門票,大學讀3年,工作1年,是南台多樂系的特色。
與鈊象電子合作人才培育已經4年了,2012年將培育種子的計畫擴大至「學產一貫學程」,分為3D動畫、遊戲開發兩組,與國內動畫指標性公司西基動畫以及知名的遊戲開發鈊象電子合作。
產學合作 師生共學
由系上與業界合作設計課程、共同規畫教材,西基、鈊象的技術人員上台教課,提供學生充分的實習機會。特別的是,校內教師犧牲寒暑假時間至企業實習,走出象牙塔,和同學一同接受產業界的洗禮。未來預計每年一家公司至少有10名同學前去實習,在業界撒下南台多樂系的人才種子。
近幾年,電影產業追求數位特效,知名電影《賽德克‧巴萊》、《痞子英雄》,都留有系上老師帶領學生實際參與的特效痕跡。
為了培育立即上線人才,與業界做無縫接軌,籌設視覺特效「企業人才培育室」,接下來魏德聖導演預計明年春節上映的《KANO》棒球電影,也由南台多樂系全程參與數位特效的製作。
新科技 走在遊戲前頭
和朋友們一起蹲在路邊玩「鬥片」,拿著刻有不同角色的塑膠紙片相互對戰,是每個人的童年回憶。如今一款名為《聖盔騎士》(Armor Knight)的遊戲,將角色格鬥搬上平板電腦,每個角色、場域設計精美,經由手指點擊,攻擊對方直至血量歸零。
這款遊戲是朱以中和同學們花了半年設計,獲得經濟部「2012 年 4C 數位創作競賽」遊戲提案組金獎,導入AR 擴增實境技術,遊戲時可呈現出虛擬與現實交錯的特有決鬥場域及對戰模式。
朱以中說,將新的技術運用在遊戲中,除了是嘗試之外,也能幫助他們觀察整個遊戲產業的發展。
數位遊戲市場競爭激烈,隨著載具、類型、技術演進,消費者可選擇的遊戲種類豐富且多變,大到傳統電動遊戲機台,小至可攜式App遊戲軟體,遊戲產業將百花齊放。
步入全台首創「環場互動娛樂實驗室」,360度投影畫面,是3D虛擬的校園環境導覽,陳俊儒是參與此項研究的學生,負責3D動畫及互動影片的設計,他正熟練的操作介面,將太陽移到建築物上方,讓光灑在青翠的草地上。
引入最新科技,以虛實介面、經驗模擬、情緒辨識、視覺特效為研究方向,並結合「體感實驗室」的體感遊戲開發,完成大型互動娛樂設施。坐在以船為造型的機體上,雙手賣力的划著槳,迎面而來的動畫景致,讓遊戲更有臨場感。
陳俊儒說:「遊戲設計開發是我們一定要學的,但最棒的是,我們學到的永遠是最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