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我想你」 ,一張傳統照片不只有畫面,還可以有聲音。
過去翻看舊照片是視覺上的一種感受,透過照片裡的場景、人物回想記憶中的情境。但是可能就在最近的未來,看照片前,清清耳朵將成為必要的程序,因為你將聽到過去那些青澀或令人懷念的聲音。
成大工業設計系學生李盛弘,和電機系同學一同設計出一款名為「Photo Talk」,獲得富士通半導體盃競賽,台灣賽區一等獎及不分區最佳創意獎,這就是成大工業設計系的主軸,培養T型人才,進行跨界創新。
將照片放進事務機中掃描,就能聽見專屬照片的錄音。關鍵在於可將聲音轉換成圖像資料的軟體,使用者將想對親友訴說的話語錄音,透過「Photo Talk」列印出照片與背面的V.R.S. code後,再經掃描,機器便能同時播放出照片上的聲音。
李盛弘說,工業設計,小到將撒隆巴斯的邊設計成鋸齒狀,方便撕取,大到讓照片說話,足以改變整個世界。「photo talk」增加使用者翻閱照片的臨場感,將美好的事物永遠保存在心中,一遍又一遍地,讓看照片成為一場視覺與聽覺的感動。
善用跨領域資源 打造現代達文西
李盛弘不僅主修工業設計,並雙修電機系,因為擁有不同背景,讓設計思維不再只是晶片設計或產品設計單一思考,練習跨界合作,讓「photo talk」既創新、又符合市場需求,更重要的,創造了新的使用情境。
好的工業設計,要為人類產生貢獻,以專業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帶來生活的便利性及新的可能。「photo talk」結合了一名藝術工匠的設計思維,以及電機工程的專業資訊,跨領域激盪,正是成大工業設計系的特色。
工設系副教授陳建旭指出,現在社會講求能夠跨領域溝通與創新的T型人才,「│」指的是自身專業的深度,「-」是知識的廣度與多元,而成功大學目前是全台學術領域最完整的研究型綜合大學,完整的學院規畫,是工業設計系培養T型人才最重要的資產。
系上許多同學都有雙修背景,或者參與教授與醫學、文學等合作的研究案,彷彿是培養現代達文西的搖籃,除了藝術造詣外,更有醫學、工程、科學的多元背景。
豐富的學術資源幫助同學跨過設計的多元,用更完整的知識看見生活的全貌,也讓李盛弘收到了來自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MIT Media Lab)的邀請,前去讀書,協助產品的設計與研發。
除了拓展知識的廣度,將自身專業扎深也很重要。系上大一必修的微積分與普通物理,幫助同學從基礎開始,尺寸的丈量、力學、產品的載重量等角度,設計出符合人體工學、美感與實用兼具的工藝品。
仁本 讓設計耕於泥土
2012年7月,李盛弘和陳宥霖發明的燈具急救箱(Nursing Kit)「瓶安」,結合居家安全與美學的多功能急救箱,贏得美國IDEA金獎及美國Core77設計大獎。
急救箱對每個家庭來說是很重要的,但是台灣醫院密度太高,使得急救箱很容易被忽略,每個家庭幾乎都是將藥物、包紮用品散亂放在一個抽屜裡。而「瓶安」內容包括具照明功能的手把、曲面剪刀、通用膠帶台、鎳子夾、藥品帽等5個部分,從台灣人的使用習慣開始設想,讓急救物品更方便取用。
將關懷的觸角延伸至在地生活與常民文化,不追隨西方潮流,是「仁」本主義的設計理念。「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內容,也是奠基於東方文化下的大氣度、大智慧。
從整體台灣的生活記憶出發,尋找台灣人的生活意象,在101級的畢展上,陳冠名、朱妍澔、張乃丹的「曉吃衛身」即是從常民生活取材,改良台灣路邊攤餐具,以懸空的筷子和湯匙避免就口處沾染髒汙,醬料罐瓶口也能自動遮蔽、避免粉塵。
成大工設系讓設計耕植於生活的泥土,以仁慈愛人的方式發芽茁壯,達成國際在地化的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