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提升競爭力 提升競爭力 策略執行力實戰6天班,倒數計時,即刻報名

練習90公分距離的專注

高嘉鎂
user

高嘉鎂

2014-01-01

瀏覽數 4,300+

練習90公分距離的專注
 

如果說,虛擬和現實在槓桿的兩端相互誘惑,那麼金屬工藝,就是立於中央的平衡木,重新接回你對現實的感受,重新觸碰真實的美麗;金工創作讓你在金屬世界中,找到自我的平衡,找回美感的靈魂。

草山金工創辦人劉冠伶說,許多人來學金工,只為了放鬆,這一放鬆就陷了進去,每週1小時在小工房裡敲敲打打,像是耳邊奏起《藍色小精靈》音樂,成為喜歡DIY的精靈小鐵匠Handy;在這最單純的1小時,就能讓心底的彩色音符化為敲打樂音,在工作台上跳舞。

金屬媒材擁有神奇力量,劉冠伶說,當你靈感湧現,不必拿起鉛筆畫圖,只要跟隨你的心意,設計圖就會浮現在腦海裡,動動雙手、敲敲打打,煩惱統統丟掉、創意統統變出來。

敲打:90公分的專注,認識自己

劉冠伶說,金工是最安心的創作,窩在90公分工作台前,就像走進靜謐而宏偉的森林,變成了小鐵匠,平日裡忙東忙西、生活中快速轉圈的模樣,瞬時消失得無影無蹤。坐在那90公分的守備位置,你聽不見外人吵雜,只聽見新點子發酵,還有內心藏不住的脈動。

精細的銀戒、閃亮的項鍊,都從90公分的工作台上,一點一滴誕生。正因為安心沉著,而能夠靜下心來審視自我,累積出最純粹的作品;劉冠伶說,急躁的人反而適合金工,透過金工釋放忙碌,得到慢與專注,當步調慢下來,90公分的緩步,就會是你實現夢想的基地。

心裡有夢想,要如何起頭行動?這才是最難的部分。劉冠伶說,當工具齊全,擺在眼前,反而讓人動也不動,這時將自己交給你的雙手、交給金屬,靈感就會撥雲見日,看自己,也不再是霧裡看花,「作品是騙不了人的。」劉冠伶說,順著金屬的牽引,你的創作自然而然成為另一個「你」。

銀:不完美,創造出奇幻光澤

人經常陷於過度追求完美,沉溺在自我成就感,因此忽略了真實的聲音;可是金屬工藝中最讓人著迷的銀,就是在於它的不完美,讓丹麥工藝設計師喬治傑生(Georg Jensen)也為之瘋狂:「銀擁有月光般的奇幻光澤,像丹麥夏季夜空的清澈光彩。」銀條經過來回捶打、近千度焊槍燃燒,分子結構在緊密與鬆散間重複,鐵灰色染上一抹胭紅,呈現原本柔軟的姿態;小宇宙、小星球,在黑夜中隱隱閃爍,這就是銀。銀飾的誕生,來自對美的執著,7000年前,古埃及法老王就懂得用銀製作耳環;銀,是黑夜裡一顆星,指引透著微光的文明,點綴宇宙中的微小生命。人人都熱愛無瑕光澤與完美;但劉冠伶卻說,不完美才是最美。2-3小時的製作流程中,10分裡就有7分在研磨拋光,但是未經拋光的銀條,有著不完美的質感,帶有瑕疵,就像喬治傑生所說「奇幻光澤」,劉冠伶特別喜歡。

劉冠伶說,你不必總是要求自己磨光,也不須要過度堅持亮度,「太完美的,只要有點瑕疵,反而讓人不順眼。」她說,跳脫虛幻,體貼銀的本性,才能回歸古樸簡素的自己。

遠見訂閱贈西堤餐券2張,知識與美食一次滿足!優惠組合價$2,880,立即訂閱>>

煉金:獨立探索心靈,生活就是美

金工的實驗創造精神,就是一種獨立思考,讓你專注在現實生活,從內在自我實現,去開發外在的整個世界。就像中古世紀的煉金術,從理解物質內在出發,一步步分解、發現中再重新創造鍊成;到了現代金工,就是從個人心底挖掘,積累成圓潤珍珠,變成個人生活代名詞,成為你的思考、你自己。心理學家榮格曾以煉金術比喻自我實現,煉金術士的各種實驗,就像是心靈探索過程,透過燃燒、溶解、乾燥、蒸發,將內外在整合,就像金工,熔解銀粒、焊接堆疊出作品的千層思索,讓人忍不住去撫摸,探究其中每層思緒,重新認識自己。要在現實與理想找尋平衡,金工就是這樣的存在,讓你與真實對話,而且更貼近生活。劉冠伶說,如果製作茶器,讓茶人用來不習慣,那就不是成功的作品。金工的性格,就是與人類本質契合,像是一場美感的實驗,陪你看花落花開,陪你過生活。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