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設計第一眼就能觸動你的心,讓你又哭又笑?如何才能將浩瀚無垠的宇宙收入懷中?誰能帶你漫步在柔軟的雲端,從高處閒看世間風光?劇烈變化的世界,無數新的可能開始綻放,創新的遺傳密碼即將被破譯,創新不再是天才、怪才們的專利,趁現在跟設計英雄主義說拜拜,新的設計典範即將到來。2013年香港設計營商周(Business of Design Week)以「比利時精神」為題,超過20位的比利時設計菁英在此分享自己的見解,包括以概念家具Kbench揚名國際的創新設計師Charles Kaisin、以運用創新意念重塑家具美學的設計師Xavier Lust;此外,2013年普利茲克得主伊東豊雄、義大利工業設計師Stefano Giovannoni等大師級人物也在此交鋒、對話,針對設計、科技、品牌、教育、文化等重要議題,提出最新且最具前瞻的趨勢觀點。《30》特別前進香港,透過與大師面對面的採訪,歸納出從A to Z 26個未來設計關鍵字,這些創新的想法不只適用於設計,更是設計師們對於未來世界的預測。準備好,歡迎進入更好的設計新世界!
Avant-Garde 前衛有理,叛逆無罪
如何抵抗愈來愈平庸無趣的心靈?答案是,大膽顛覆早已被視為規範的藝術/文化/現實界限,用前衛的新觀點,顛覆舊規則。正在發展自己品牌的香港時裝設計師郭子鋒風格華麗又充滿未來感,雖然市場接受度較低,但他堅信唯有不願安於現狀,持續飢渴地探索實驗,才能創造新的設計語彙。這種精神,正如同賈伯斯所說:「只有那些瘋狂到以為自己能夠改變世界的人,才能真正的改變世界。」
Blurring Boundary 擦掉框框,創意自由飛
在價值與典範開始裂解的年代,商業、藝術、國族、文化,許多過去清楚分明的界線也愈來愈模糊。許多設計師將自己歸零,許多新的可能跟著迸出:一張床可以化身為浴室或健身房;建築與自然不再有清楚界線;用愛與巧思,讓垃圾獲得新生命……。擦去框框,也刪掉過去的方程式,讓設計思考更加自由無限!
Context 回應人們的生活脈絡,才是好設計
Play Station是屬於虛擬世界的遊戲,Wii則創造了人人都能主動使用的產品;Walkman讓人可隨時聽音樂,但iPod卻讓人們生產自己想聽的音樂。義大利設計頑童Stefano Giovannoni認為,設計已經邁入另一個時代,好的設計師必須像人類學家一樣,能夠在變動劇烈的時代中精準捕捉到社會的脈動,從中進入使用者的生活脈絡,用設計回應人們的欲望與需求,提出不同的生活提案。
Dialogue 再見,設計英雄主義!
設計師大多獨自創作,但2013普立茲克獎得主伊東豊雄卻宣告,英雄主義式的設計已經過時了!在為日本311災民設計房屋時,伊東豊雄與居民一同思考:我們是誰?我們現在身居何處?我們對居住的期待何在?透過辯論與對話,設計者與居住者透過談話交流的過程來進行設計,並由學生、設計者、參與工程的工人、匠師及居民一起同心協力地將它蓋起來。
Emotional Design 設計讓你哭,也能讓你笑
為什麼有些設計能讓人一眼就愛上?一個成功的產品除了機能,也必須能夠與人們溝通並傳遞某種文化與認同的情感訊息。就像Stefano Giovannoni充滿童趣與卡通感的設計,總能讓人會心一笑。他致力於設計出能夠連結人們記憶與想像力的產品,不論是從西方故事汲取靈感所創造的Bunny兔、皮丘諾,或是脫胎於中古世紀的陶製炊具,將廚具與歡樂的幸福感進行扣連,都可以看見情感設計的精神。
Future 為了更好的未來而設計
在國際前衛設計大師Shashi Caan心中,設計既不是展示時尚,也不是裝酷,設計是一種嚴肅的行為。她認為,伴隨著世界快速變化,設計師必須以更加創新、革新性的設計思考解決提升人類居住環境中遇到的問題。透過實踐、教育,以及凝聚全球的設計群體,Shashi Cann期望用設計創造一個更美好的未來世界。
Hat 將整個宇宙戴在頭上
如果我們可以從一粒沙中看見天堂,為何不能從一頂帽子看見宇宙?比利時帽子設計師Elvis Pompilio挑戰人們對帽子的想像,他以金屬線圍繞而成帽形,綴上各式金屬花,就如大小不同的星球在不同的軌跡上運動。對他而言,帽子就像人們最真實的自我,可以穿透表像與真偽,表現出最獨一無二的人格特質。
Innovation 不創新,毋寧死!
被美國商業週刊譽為全球7大創新大師之一的Larry Keeley發現人們心中充滿錯誤的創新迷思,例如只關注新產品,忽略通路、品牌、消費者體驗的革新更可能帶來持續優勢。他試圖破解創新的遺傳密碼,讓創新不再是天才、怪才們的專利,而可以被人們更容易地理解、分析、交流和學習。
Kitchen Revolution 進得了廚房,更出得了廳堂
一頓日式4人份晚餐,可能就要用上25個碗碟!為解決堆積如山的食具器皿問題,日本第一家大規模生產骨瓷餐具的公司鳴海制陶啟動「OSORO」計畫,以一種高耐熱而帶有溫和象牙色光澤的新型物料,製造各種功能性餐具、烹飪器皿和食物儲存容器,一物多用,不只環保,也解決家庭用餐、冷藏、急凍、儲存等日常難題。
Journey 進入愛麗絲的奇幻旅程
設計,也能成為一趟充滿想像的奇幻旅程。受到《愛麗絲夢遊仙境》和超現實主義畫家啟發,比利時設計師Charles Kaisin集結美食、時尚、設計、音樂及表演人才,創作出一道超現實的晚宴,原生態的樹木枝幹從桌子直接延伸到天花板,另一部分則被設計成木樁形狀的燭台,強烈的敘事感及戲劇性,吸引觀眾不自覺沉浸其中。
Legacy 從文化的根源轉換出好設計
當設計結合了傳統工藝的遺產,加乘的力量可能超乎人們想像!中國設計師張雷和夥伴花了4年的時間走訪杭州鄉村,從傳統紙傘工藝中得到啟發並延伸,他們利用宣紙的細膩質感和韌性,將它一層層糊起來,變成椅子的形狀,令本來柔軟的宣紙變得跟實木一樣的牢固。從傳統出發,但創造出顛覆傳統的嶄新作品,已經成為當代設計師創新突破的重要途徑,也是傳統工藝與設計最完美的結合。
Multidisciplinary 混合式創意,注入設計新活水
工業社會帶來分工專業化,但Base Design工作室創意總監Thierry Brunfaut卻鼓勵員工用「門外漢」的全新眼光思考,不論是平面、字體、動畫設計師,都可以自由提出觀點,專業邊界的日益模糊造就自由且多元的設計活力,讓Base Design得以混合常識、奇想、文化、商業性等許多不同的因子,提出最創新的整合方案。
Nature 向一棵樹學習
生活在都市叢林中,你有多久沒仔細觀察過樹木的姿態?對日本建築大師伊東豊雄而言,樹木透過自然秩序長出複雜結構、多元活潑的樣貌,超越人類所有建築文明。當今世界被現代主義的建築占據,高聳的大樓與商場不只讓每個城市失去了屬於自己的獨特樣貌,也將人們與自然隔絕開來。伊東豊雄提倡「向一棵樹學習」的精神,唯有先和自然環境商量,取得它的理解與許可,才能創造自然環境與人造建築和諧共生的新生態系統。
Organic Architecture 漫步在雲端
19世紀美國設計大師Frank Lloyd Wright提出「有機建築」概念,認為建築應該呈現出本身與周遭環境之間的特殊關係,而當今日本最受矚目的建築新星藤本壯介則走得更遠,他將冰冷鋼硬的白色鋼柱組合起來,讓偌大的人工建築物變成倫敦草地上一朵潔白透明的雲朵,人們可以隨意走進雲裡,爬上高處去閒坐欣賞風景,藤本壯介也延續了日本建築融入自然的傳統,讓人身在建築中依然可以觀察樹木的光影變化和氣息
。
Promise 設計是一種長遠的承諾
快速時尚(Fast Fashion)旋風席捲全球,人們得以用更便宜的價格買到類似Chanel、Prada等精品的流行服飾,但是較為廉價的材質與粗糙的剪裁,也讓這些衣服過季即丟,人的欲望循環變得更加短暫。當時尚界開始發出「Fast or Slow」的問號,比利時時尚女強人Anne Chapelle卻認為,設計師所創造出的每件產品,都是一種承諾,唯有堅守信念,用最好的設計、材質、剪裁與工藝,獲得消費者的信任,願意與品牌締結長遠而忠誠的關係。
Question 用設計回應世界大哉問
設計,是為了解決現有的各種問題,這也說明為什麼好的設計師通常也是敏銳的社會觀察家。Jan Kriekels是比利時創意經濟學家,也是暖氣裝置製造商Jaga的CEO,為了回應人類過度消費能源的問題,他設計出材質環保且能大幅降低耗能的暖氣,他也提出5個未來世界最需要的生存守則:尊重自然、啟發藝術家、夢想更好的未來、創造情感和建立聯繫。
Recycling 回收材料,再生對世界的愛
永續設計的思考,是當下設計師最重要的課題,愈來愈多不必要的產品對地球的生態造成巨大破壞。比利時設計師Charles Kaisin使用回收材料,賦予產品新的生命週期,在他的奇想巧手之下,回收的廢棄塑料紙以膠重新層層黏合,再以不同形狀展開,就變成了他的招牌作品K-bench。而另一位比利時設計師Xavier Lust喜歡運用金屬作為素材的原因之一,就是金屬可以百分之百回收,不會造成任何資源浪費。
Soft Power 軟力量,讓城市充滿活力
全世界每個知名城市都在競逐「軟力量」!首爾副市長權甯傑提出「硬城市」與「軟城市」理論,前者是指有著鋼性結構的硬體系統,突出展示、功能和實效性,卻過度消耗能源,脫離傳統和文化;而軟城市則是擁有創意與文化的新型城市樣貌,首爾正試圖將城市治理與設計思考結合,重新設計城市建築、設施、視覺媒體和路標在內的色調與空間,將城市注入「軟」的力量。
Techno-poetry 用科技寫一首詩
科技總是給人生硬冰冷的印象,而荷蘭設計師Daan Roosegaarde卻偏偏賦予了科技無限浪漫的詩意情懷,例如「Intimacy」作品中,他創作出一件由智能箔片組成的女裝,當人靠得愈近,衣服就會愈透明,挑戰人與人之間的親密距離;「Lotus Dome」則由數百塊超輕鋁合金打造的模擬花朵,當人們走近時,蓮花就會有機地展開,當科技邂逅詩意,驚喜的火花因而不斷迸發,照亮更多美好的想像。
Unlimited intuition 衝破無聊框框的設計直覺
如何超越技術的侷限,讓設計狂想沒有侷限?最重要的關鍵,就是相信自己的設計直覺。比利時設計師Xavier Lust 擅長以變形的金屬,打造出風格獨特的設計線條,他探索金屬的各種可能性,並進行各種實驗,最終成功研發出不需要模具就能形塑金屬表面的創新技術,並打造出獨特風格與美感的線條。設計師必須時時與自我對話,不管腦中浮出的直覺有多荒謬或大膽,唯有排拒這些「想當然爾」的框框,親自動手實驗,才有可能闖出一個令人興奮的新世界。
Vision 向世界發出自己的獨特聲音
這個世界上有無數的品牌、設計師以及產品,如何讓自己以更鮮明的形象跳入消費者的心?關鍵就是你有沒有清晰的願景,以及想要向世界表達自我意見的渴望。香港新銳男裝設計師Six Lee 畢業於安特衞普皇家藝術學院,除了設計本身,更要研讀藝術、美學、服裝歷史、心理學、哲學等,而Six Lee的設計線條俐落、色彩柔美,試圖用自己的設計,帶給世界更多明亮的美好。
Wisdom of Survive 時尚叢林智慧法則
在競爭激烈的時尚與設計產業,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年輕設計師試著生存下來,有些人是一閃即逝的流星,只有非常少數能夠年復一年堅定地散發光芒。時尚集團掌舵手Anne Chapelle建議年輕設計師,除了鍛鍊自己的美感、技藝,發掘自己的長處與短處之外,還要學習更聰明的生存術。沒有資金?沒有人脈?那就主動去敲別人的門,尋求機會!因為財務收支焦頭爛額,甚至干擾到創作?不要傻傻苦撐,趕快找一個更有生意頭腦的夥伴解決難題!
X Change 一張床的72變
一張床,也能像變形金剛一樣擁有百變姿態!比利時設計師Alain Gilles觀察到,隨著社會變化,人們對空間與家具的想像也日益多元,他所設計的「Area Bed」中設置了浴缸、桌子、健身器材,讓使用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重新組合架構臥室空間,一張看似簡單的床,隨時能夠因地制宜化身為浴室、辦公室,甚至是健身房。解放各種設計想像,將詮釋的自由交還給使用者,必定是未來設計的主流趨勢。
Yell for Privacy 喧囂世界的私人堡壘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但是偶爾,每個人心中都會出現獨處的渴望。如何在喧鬧的社會中,也能保有自己的私人小天地?Alain Gilles設計出充滿趣味「BuzziHive」,只要坐進如包廂般的座位,就像進入自己的私密堡壘,不受打擾,最貼心的是,使用者可以調整門口角度,自行決定與外面世界的親密距離。
Zen 慢飲一杯禪意,找回生命感動
在躁動的生活中,如何找回屬於自己的節奏?由8位台灣設計師合作的「Tea Party」,以茶為媒介,結合產品設計、空間氛圍、表演藝術、生命音樂、深邃視覺,當緩慢流動中的水因溫度變化而產生的氤氳水氣喚起你的感官,茶師將第一泡茶水倒入水盂後,在溝渠中緩緩流出的流水蜿蜒成美麗的時間軸,從器物設計、音樂到茶藝的表演都充滿禪意,喚醒眼、耳、舌、鼻、身、意感官,當你開始懂得放慢速度,就能找回自己的生命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