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和乾隆皇帝親密接觸

故宮乾隆展

王維玲
user

王維玲

2013-11-28

瀏覽數 4,350+

和乾隆皇帝親密接觸
 

如果票選中國史上人氣最高的皇帝,清代的乾隆皇帝一定名列前茅。身為清代宮廷戲劇及小說最喜歡描述的主角,你一定也對他6度南巡江南的故事耳熟能詳,他一生追求「十全」完全功績,同時也是一個愛好藝術的創作主導者、收藏家及鑑賞家。

你可曾想過,18世紀的乾隆碰上21世紀的新科技,會擦出什麼精彩火花?目前正在故宮展出的「乾隆潮:人人都可以是現代乾隆」展覽,大膽將乾隆的藝術收藏與多媒體科技結合,古文物蘊含的「帝王文化」與當今「次文化」展開跨時代的對話,讓原本只存在於史書中的乾隆「活」了起來,而且「潮」味十足!

歷史×科技×藝術×次文化,乾隆 變「潮」了

「在現代,人人都可以是乾隆。」策展團隊光助大房藝術總監黃怡儒說,網路、媒體及展覽資訊發達,每個人都能親眼欣賞到過去藏於深宮祕院的藝術文化,他們從「現代乾隆」的核心概念出發,以現代觀點詮釋乾隆對收藏的具體嗜好、對藏品評鑑的自我態度,以及引領潮流的開創性,透過街頭藝術、角色扮演、卡通、動漫、電音、前衛時尚及電玩等手法呈現展覽主題,對乾隆的藝術品味進行全新的詮釋與再創作。

「乾隆,你好!」一進入展場,廊道旁便有互動裝置,由俄、日、德、英、荷、台灣原住民等各國人民向你打招呼,靈感來自於收錄乾隆統御領土下流通的各國或區域人士圖錄《皇清職貢圖》,當觀眾被冠上乾隆之名,就彷彿也化身為乾隆皇帝,展開一場充滿聲、光、影的奇幻旅程。

走道盡頭則是透過3D技術重新描繪並搭配音效的乾隆肖像,畫面中的乾隆就像個普通人,他會發呆、扮鬼臉,看到鏡頭時甚至也會比「YA」手勢,脫去了莊重威嚴的帝王儀態,卻多了令人親近的輕鬆愜意與幽默風趣。

接著,踏入以花瓶物象解構生成的「乾隆的奇異山水」,觀眾可以悠遊其中。黃怡儒說明,在許多文物中,乾隆身穿漢服的面孔和身影時常出現在眾多古畫中,彷彿「角色扮演」(Cosplay)。

在一片互動裝置動漫牆中,黃怡儒以像素藝術(Pixel Art)手法重繪《漢宮春曉圖》,讓乾隆穿越了時空,走入古典中國建築與當代台灣市街平行並列的新世界;而透過臉部偵測互動技術,觀眾也能穿上古裝跑進漫畫,成為盛大慶典中的一員。

勤學用功,不為人知的乾隆故事

「乾隆潮」就像一個輕鬆好玩的入門課程,帶你快速進入乾隆的收藏世界。但若想要更深入了解乾隆究竟對藝術文物狂熱到什麼程度,就絕對不能錯過同時在故宮展出的「十全乾隆—清高宗的藝術品味特展」。

「想要成為乾隆有一個重要前提:你必須像他一樣用功。」故宮院長馮明珠表示。乾隆有多用功勤奮?在位60年間,乾隆留下454卷御製詩集,包含4萬2000多首記事抒懷詩,主題從治理天下到吟風弄月的生活情趣,數量之多、創作之勤,不僅居清代君主之首,在歷代各朝也堪稱絕無僅有。

同時他也耗費多時遍覽宮中典藏,並進行編目整理,例如針對書畫,就有《祕殿珠林》及《石渠寶笈》,而《四庫全書》、《四庫薈要》則是乾隆皇帝彙編天下知識庫的索引,「他不只是讓大臣編書,自己還親自校對。」馮明珠解釋,在這個過程中,乾隆不只重新解讀藝術作品,同時也建構了他對藝術的品味。

乾隆皇帝藝術品味的養成,除了與他得天獨厚的成長環境有關,更重要的是不斷探索學習的精神。「乾隆對任何事物都保有強烈的好奇心,而且不恥下問。」馮明珠說了一個故事:有天乾隆把玩知名的「肉形石」,判斷這是漢代文物,便傳喚雕玉世家出身的玉匠姚宗仁。

《造山者》拍出台灣半導體的人情與選擇,7/31空中沙龍帶你聽見幕後真實|立即報名>>

結果,姚宗仁一看就脫口而出:「皇上,這是小人的祖上所做」,指出乾隆判斷錯誤,結果乾隆不但沒有生氣,反而虛心向姚宗仁請教玉器仿古做舊的原理,並將這段對話寫在收藏肉形石的外盒中。

而乾隆也常向宮廷裡的西洋傳教士請教西洋科學,據此製作出圓明園裡著名的「大水法」(噴水池),池左右排列著12生肖獸頭銅像,每晝夜12個時辰,由12生肖依次輪流噴水,背後的馬達原理在當時可說是非常新穎且困難的科技。

乾隆對知識與藝文的探索追求,讓他能夠對各種文物進行品評,直接指導製造式樣,影響及於清宮內外藝術風格。

讀萬卷書更行萬里路

身為史上有名的勤奮皇帝,乾隆除了日理萬機、完成十全赫赫武功,他的閒暇時間絕不追逐聲色犬馬,而是用來欣賞文物、怡情養性。故宮器物處副處長余佩瑾表示,乾隆常令宮廷畫家仿製前人畫作,並將自己畫入畫中,就像是當下流行的角色扮演一樣。

以《高宗是一是二圖軸》為例,描繪乾隆坐在榻榻米上,身後則懸掛一幅他自己的肖像畫,其實是改編自宋人無款的《人物》冊頁。有趣的是,除了變換容貌,乾隆還將原畫裡的擺飾置換為平日個人的典藏文物,例如酒器改為新莽嘉量及明宣德青花焚文罐,讓虛擬與現實巧妙交會。

除了角色扮演,乾隆也走出皇宮,行過萬里路,親自印證畫作中的景色。在位60年間,他出宮遊歷超過150次,凡所到之處、所遇之境,乾隆都會以實證精神展開隨身攜帶的畫作,與實景對照印證。例如遊歷到蘇州金山寺,親眼看到《金山圖》畫中江水茫茫、微波蕩漾的美景,乾隆感嘆地在畫上題道:「攜將親證取,當境固如斯。」

透過多媒體詮釋與這些精彩文物的展出,18世紀乾隆皇帝與21世紀當代人展開最親密的互動,讓你看見乾隆皇帝深厚的美學素養,也激勵人們勤奮用功,培養出屬於自己的美學品味。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