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提升競爭力 提升競爭力 策略執行力實戰6天班,倒數計時,即刻報名

洛杉磯加大校長楊格:讓大學教育與世界潮流緊密結合

金傳春‧楊金文‧談妮‧宣久華
user

金傳春‧楊金文‧談妮‧宣久華

1987-08-01

瀏覽數 13,600+

洛杉磯加大校長楊格:讓大學教育與世界潮流緊密結合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1987 / 8月號雜誌 第014期遠見雜誌

問:您在三十六歲時即接任洛杉磯加大校長,是該校歷年來最年輕的一位校長,請問當時學校普面臨那些重大考驗?

答:由於美國當時捲入越戰,國內許多重大決策受到牽制,二次大戰結束後到一九六0年早期是美國大學快速進步期。一九六八年我擔任洛杉磯加大校長時,正遇各大學成長停滯期,加上當時加州州長雷根(即現任美國總統)首度削減高等教育預算,那時我們面臨的最大考驗就是必須妥善運用資源,要很謹慎地考慮優先順序。

問:當時您如何應付這些挑戰?

答:我儘量和學生坦誠交換意見,時時注意各方需求,而且對於該努力的事採取堅定立場;也趁此首度經費縮減期,讓學校教育行政更有效率,以及擬定一套制度將校內一切計畫依其重要性而考慮。

問:在十九年校長任內,您最大的挑戰和最大的成就各為何?

答:幾乎每年都有不同挑戰接踵而至,現在一時也很難說出十九年內最大的挑戰是什麼。但最大的成就是親眼看到洛杉磯加大的水準在我們努力下逐漸提升,學校聲譽一直往上爬。

問:您三十六歲擔任校長時,是不是就懷抱著這個理想:讓洛杉磯加大在您手中成為名校?

答:當然如此。這是我一畢業時就定下的努力目標。

問:回顧過去十九年中,洛杉磯加大校譽步步高升,至今為美國名校之一(排名全美第八名),請您談談有那些重要因素和秘訣?

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答:有三件事情一定要辦到:第一,要能吸引高水準的教授;第二,要讓他們來洛杉磯加大後願留下來效力;第三是要提供一些資源,便利教授們教學、研究。

問:提升校譽過程中,曾有那些突破和轉捩點?

答:洛杉磯加大在過去有好幾個轉捩點,其中之一是一九八二年美國聯合研究委員理事會(the Joint Research Council)公佈博士教育研究所評鑑,本校排名首度進入前十名,替學校爭取不少信譽,也肯定、激勵校內全體同仁的努力成果。但本校真正躍入成功之途,是我們精心策畫募集私人捐獻來辦校,爭取各方支持,讓校外人士明瞭提升大學水準有助於當地社會、企業繁榮;校方也會妥善運用這些捐助,讓教授、研究生及各系所儘量保持較高水準。

強烈的向心力

問:您認為洛杉磯加大和其他大學相較,有何獨特處?

答:總體來看:(一)洛杉磯加大較一些歷史悠久名校年輕。本校一九一九年建校,是唯一二十世紀建立的名校。(二)有地利之便。因洛杉磯市近五十年在工商、文化上快速成長。(三)校方得到聯邦政府、州政府、私人企業、民間等各方面的全力支持,這種對學校的向心力在其他學校很罕見(除了柏克萊加大之外)。(四)大學部學生素質相當高,可媲美其他一流私立大學;(五)本校被公認為擁有「理想校園生活」的大學,校內球隊、體操、學術研討、社團活動多,極適合學術、才藝平均發展的學生就讀。

問:您認為做一個成功校長最應具備的條件是什麼?

答:一個成功的校長得具備許多條件,其中最重要的一項是,「果決力」,我看過許多有能力的校長,唯獨做起事來猶疑不決,不知應先做這樣好,還是先完成那樣好,搜集了一大堆資料數據,還是忙得團團轉,無法下個決定。其實有了決定才能早點開始辦事啊!辦好了一件事,就可去追求下一個目標,遲遲按兵不動,不但錯失許多良機,也讓同僚無所適從。

問:在許多國家中,教育最高當局握有較高權力,校長即使很能幹,有果決力,也得請示政府高階層主管,否則若決定後出了問題,得背「黑鍋」!您認為在這種情況下,校長該怎麼辦才好?

校長要有果決力

答:這是當地政治環境問題,較難一下子解決。在美國沒有這麼複雜。但即使在美國,你還是會發現許多校長有遲疑不決的毛病。當然,每個做決定的人不可能在樣樣事上都正確無誤,但是你要有自信,否則如何激勵周圍的人去成就大事呢?

問:美國名校校長最讓人欽佩處,就是他們做事很有魄力,即使遇到困難,仍堅定不移,盡全力將理想逐步實現。可否請您談談其中秘訣何在?公立大學校長年薪僅是大私人企業總裁的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且面對問題又錯綜複雜,您為何仍勝任愉快?

答:大學校長這個工作是樂趣無窮的。我很喜歡這項職務,因為可以看到學校進展與自已的貢獻。不可否認大學校長要面對一個繁複又有趣的環境,總是有各層次的挑戰排山倒海而來,又要應付各種不同的人或團體。也因如此,總有新鮮工作要去完成,我實在想不出來如果我不去當「校長」,還會去幹什麼?

一流企業管理

問:您曾說「管理一所優秀大學如同經營一個成功企業」,請您再深入詮釋這一點,兩者相較有何類似與不同處?

答:「管理一所優秀大學如同經營一個成功企業」,一直是我的信念,所以上任以來,就先擬定欲達到的目標:提供本校學生良好教育,並經由研究所教育回饋社會,然後朝這些目標去努力。

洛杉磯加大在短短數十年內,能由一個藉藉無名的師範學院躋升世界知名學府,與有近百年歷史的哈佛大學等名校同享殊榮,就是得助於這種治校理念。其實管理大學比經營企業更繁複,不但要悉心策畫以達教育理想,還要時時修正過去所做的努力,提高運用資源的效率。

問:如今許多三、四十年前的美國名校直走下坡,而洛杉磯加大名聲卻不斷上升,您認為這是否應歸功於企業管理的治校理念?

答:這種治校理念的確有助於學校多方面進展。

決策過程

答:一所傑出大學不但要有一流教授,也要有一群能幹的幕僚來共同管理。您曾拔腋大有作為的醫學院院長為副校長,策畫處也人才濟濟,請問您如何在美國教育界人才爭聘戰中,以一所公立大學去吸引這些幕僚?

答:我覺得真正的一流人才會甘心情願去成就一些事,你能放手讓他有成就感,他也會如魚得水,樂於動力。

問:您如何妥善運用有限資源?在做這些重大決策的過程中,誰有權作決定?而由開始發掘問題到最後做成決定,您的角色又是如何?

答:學校決定一件事是相當複雜的。因為大學是一個學術機構,任何決定必須先徵詢各方意見。在決策過程中最重要的人是副校長,尤其是執行副校長及一些掌管教務的主管,如學院院長和教授會各領導人。

問:是不是任何與學術有關的事,都會比較優先考慮?

答:大學的主旨在「教育」,所有決策均先由教育來著眼。

問:那些事由您作主?那些事交由副校長或其他人決定?

答:我認為大學校長的主要功能在四方面:參與策畫工作、分配資源、領導學校全盤發展方向以及對外爭取州議員、政府機構、社會大眾等對學校的支持。這些非得校長作主的事,由我決定,其他事就交由幕僚全權處理。

問:您在面對政府官員、校友、社會大眾、教授、學生等不同團體時,是不是會有利益相衝突而難做決定的情況?

答:我不認為這些團體間的利益是相互衝突的。一般說來,社會大眾、校友等團體多半和學校目標是一致的。我的責任就是組織、發揮這些不同的力量。當然偶爾也有些阻礙,如校區附近居民抱怨學生活動喧鬧不停,或是學生要求校方立刻採取某些行動,而對學校長程發展需要等問題有欠考慮。

採納學生意見

問:在您最後做決定時,如何接納教授、學生意見?

答:其實我做決定時,必先考慮各方面意見。雖然近年學生權力大增,但我總認為大學不能只對直接消費者--學生提供服務,真正廣義的大學消費者,應是社會大眾(包括老一輩的和新生代)。所以我在作決定時,不能只參酌特殊團體意見,更不能被一些短視想法所左右,而要顧及大局。

問:舉例來說,貴校現在全部採學季制(quarter sydtem),但若醫學院主張改為學期制(semester system),誰有權作最後決定?

答:這種恬形,我有權作決定,並且要指明方向,如果校內大多數意見是支持學期制,我自然會支持多數人想法。其實在幾年前學校就徵詢過各方意見,當時多數教授、學生贊成學季制,所以柏克萊加大改為學期制時,我們仍維持學季制。

問:在您決策過程中,如何採納學生意見?

答:本校學生可經由兩大管道表達他們的看法:一為由學生代聯會(有大學生及研究生兩個組織)提出意見;另一為校內各重要校務、系務會議等,都函請學生代表列席參加。有的學生處事鎮靜、聰敏,又熱誠參與,校方很樂於和他們溝通。不過也有的學生開會時不出席,或沒把事情弄清楚即發表謬論,這種情形對學校就沒有什麼好處。

問:在您十九年任內,有人稱您為「募財高手」(an expert in fund-raising),您也曾極力呼籲「一所頂尖公立大學絕不能僅賴州政府經費支援」。請您說明在各私立大學激烈競爭財源下,您如何能如此成功的廣開財源?

遠見訂閱贈西堤餐券2張,知識與美食一次滿足!優惠組合價$2,880,立即訂閱>>

答:我的「募財高手」名聲實應歸功於洛杉磯加大是一所了不起的大學,所以才有人願意捐錢。此外,我們也積極請專業幕僚、自願團體致力於校務發展,同時明白解釋每一筆捐助對學校發展的深遠助益。

問:去年洛杉磯加大一年受各界捐助達七千九百八十萬美元,雖比私立的哈佛、耶魯、更丹福大學少些,但也相當可觀。您在募財過程中,會不會有些人或團體捐錢是為達其私利,而要求學校為其私人利益服務?

募集兩億美元

答:任何捐助若違反學校本身「學術自由」原則,我們寧可不收。 問:您最近所募集的數額已超過兩億美元,為美國高等教育史上最大一筆募集金額,且比預定時間早了六個月完成,請您說明其間運作情形?

答:一九八二年七月,本校即對外宣佈開始籌募兩億美元,籌募運動主題是「未來投資」(an investment in the future)。因為我們學校一年收入僅三分之一來自州政府,若要提升洛杉磯加大水準,一定要趁早開始。當時籌募運動的領導人國際科林食品公司總裁柯林先生(James A. Collins)即四處呼籲:「這個未來投資計畫是我們每一個人對未來的投資,甚至包括對邢些尚未出生的新生代的投資。」

九校區相輔相成

而且我們說清楚這筆錢將用於幫助本校學術成長,包括教授研究工作、教學經費、大學部學生助學金、研究生全額獎學金、圖書館新設備以及其他州政府無法補助的教研設備。

至一九八六年十二月的四年半內,募齊的二億多美元中,個人捐款共八千四百九十萬美元,企業界捐款達七千七百一十萬美元,各基金會据了四千四百九十萬美元,其他來源共達六百三十萬美元。

由於較預訂目標早了半年即募集成功,我又重訂原來兩億美元為三億美元的新目標,並將期限延長至一九八八年年底。本校樹立了一個很好的模式:合併私人捐助與官方經費,來確保我們下幾代高等教育的傑出水準。

問:最近幾年洛杉磯加大得到的州政府經費補助漸增,請問加州大學九個分校,彼此之間會不會在爭取州政府經費上有所衝突?

答:不會,這就是加州大學制度上非常好的地方。加州大學有總校長掌管九個分校行政事務,所以彼此能相互協調,即使要向州議員爭取經費,也是九個分校校長同進同出。一般說來,一個正在成長的分校所得補助較多,本校近年和柏克萊加大一樣成長已趨定型,兩校雖相互競爭,但競賽中也助長了彼此的發展和進步。

學校與政府

問:在許多開發中國家,校長雖有雄才大略,但受政府教育當局的諸多牽制。請問洛杉磯加大會不會受州政府干預,如學生人數、必修課程、學費數額等?這是我們國內關切大學教育人士最想問的一個問題。

答:加州大學與美國或世界其他公立大學相較,是受政府干預最少的大學。像南美洲國家雖在追求大學自治(autonomous university),但仍是紙上談兵,實權完全被教育部所控制。英國的牛津大學與劍橋大學,近年也受到不少官方限制。

加州大學雖為州立大學,卻不足隸屬州政府的機構,握有學校全部主權的校董會是相當獨立的。就像私人公司一樣享有自主權,我覺得大學要辦得出色,一定先要有這種自主權。

問:校董會實權如此大,會尊重您的決定嗎?還是您得經常與校董會妥協?

答:校董會最重要職責是慎選最佳治校人才,幫助他們治校,所以只對政策性事務做重大決定。在我十九年校長任上,只有一次決定被校董會否決。

公元兩千年計畫

問:您在今年初和七十七位教授、幕僚完成「公元兩千年校務發展計畫」,請問您為何這麼早即開始策畫?動機是什麼?

答: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是本校成長已到一個階段,必須明瞭系所發展、設備、空間等項重要因素能否配合未來發展需要。我們必須深入瞭解公元兩千年後,有那些學門雖是現所未有,卻會是將來最迫切需要的知識技術?又有那些學科將被取代而不重要了……?然後配合學校有限資源去擴大發展,如此我們培育的學生畢業後才能配合未來時代的需要。

此外,本校對洛杉磯市成長扮演舉足輕重角色。我們預測公元兩千年時,洛杉磯市將成為國際一流都市,因此本校必須及早籌畫以應環境需要。然而,要達此目的,我們必須在加強師資、充實設備叮增建校舍、改進教學計畫等方面做全盤周詳考慮。

問:這個「公元兩千年校務發展計晝」的籌組過程如何?

答:這個計畫是經過一連串會議討論後決定的。會前(去年秋季),我們先由各院系精選十三位教授來組織籌備委員會;今年二月全體與會者在箭湖(Lake Arrowhead),花了整整兩天詳細討論才完成。

討論主要偏重於如何加強大學部課程、增進研究生素質,另外還包括:如何建立校譽。吸收一流師資、加強系際合作、改進建教合作、更新教學設備、博士後研究、補習教育、學校組織……等課題。

問:在這份長達六十四頁的計畫報告中,您認為洛杉磯加大預備進軍世界級頂尖大學,應首先排除那些障礙?您又準備如何解決這些重要難題?

分期借給你錢繳補習費

聘請傑出年輕教授

答:我想最大障礙仍是系所建築設施;其次是教授陣容。現在就應考慮十五、二十五年後要做什麼,例如現在要先聘用一些年輕傑出教授,期望他們二十五年後在新興學域成為領導人才,甄選眼光要又遠又準,這就不簡單。

至於解決之道,我想不外乎力爭高水準教授和最優秀研究生。當然校方一定要先替這些一流人才解決財源、設備、空閒問題,並在制度上提供許多便捷管道,讓他們一展長才。

問:貴校大學部學生素質很高,而一般名校均因研究生表現優異而著名,您對此看法如何?

答:我們研究生素質也相當不錯,尤其是專業學院(professional schools)。但一般說來,基礎學術訓練還沒有像史丹福、康乃爾、哈佛等大學那種水準。我認為一個名校應當是大學生、研究生素質都很高。

本校研究生水準在近四、五年已提升了不少,但吸引優異研究生最重要的兩個因素是堅強教授陣容和研究計畫;其次是提供研究生獎學金,讓他們無後顧之憂。近幾年本校所募之私人捐助多用於這兩方面。

為吸引研究生人才,我們計畫:(一)投資更多錢在吸收資優研究生上。(二)設置更多獎學金。(三)提供良好研究環境及四建立更有彈性的選課制度,尤其是系際研究與交流。

至於改進大學部方面,我們計畫:(一)使教育過程配合學生所需。(二)增強教授對學生輔導及(三)輔導學生建立一個更確切的價值觀。

終身教授制的檢討

問:您曾指出貴校有很多好教授,但世界級一流大師人數還不夠多,您對這個問題將採取那些做法?

答:我們早已積極在做。自去年即採取行動,趁各大名校成長低峰期,發掘極具潛力的年輕教授。預計在近四、五年競爭稍少時,較易聘到傑出學者。這戰略至今實行了約一年,還相當成功。

問:目前美國各大名校都面臨一個最大難題,就是公元兩千年有大批一流教授要退休,許多名校如柏克萊加大已緊鑼密鼓籌備,以免影響往後學校聲譽。貴校做法如何?

答:我們現在已四處在找年輕教授,有的甚至才三十多歲,就被聘用,因為找到一個人才,吸引其他人才就不難了。

問:在您的未來計畫報告中討論到終身教授制度(tenure system),您對此看法如何?

答:升上終身教授之前若先經嚴格評審淘汰,是不錯的制度。但許多人不以為然,因為不少教授一旦升為終身教授,就不再勤業於學術教學。從另方面來說,這制度強迫學校很早就要決定那些教授必須走路;那些教授該留下來,是非常不容易的。

比如說剛開始評審新教授時,認為這人「程度尚可」而通過,五年後,和他更熟,就不好意思淘汰,等十年後,當他「不學無術」時,卻已成了「自家人」,更是趕也趕不動!人情包袱反成學術發展的絆腳石,這也是一流名校自始至終貫徹「嚴格評審淘汰」制度的原因,讓教授職不再是「鐵飯碗」。我們現正研究如何淘汰一些未盡職教授的方案,可能需要花點錢,但對學校長遠發展仍值得一試。

未來大學角色

問:西岸大學目前被許多人視為「明日之星」,而洛杉磯腹地廣大,又近遠東諸國,發展潛力十分雄厚,請您談談洛杉磯加大在洛杉磯市未來發展及國際視野中所應扮演角色為何?

答:二十年前的洛杉磯加大對於洛杉磯市發展的重要性次於南加大,居第二位;但近二十年來卻日趨重要,現在已高居第一位,成為洛杉磯市文化、經濟、科學發展中心,是洛杉磯市生活的主環。這點你可由我們的校友任職於市政府高位、洛杉磯市企業主管看出。

另外本校也是大洛杉磯市的重要醫學問題服務中心,包括聾啞訓練、酒癮者健康教育、愛滋病發現與流行病研究、最有效緊急救護等。

本校在國際上比在國內更具聲望,我想本校在國際上的聲譽還會繼續上升。

問:洛杉磯加大沒有像史丹福大學般的矽谷工業園區,請問您如何增進貴校與工商界之關係?

答:雖然本校沒有廣大的工業區腹地,但採取不同策略,以增進學校和商業界的關係。過去我們犯了一個毛病,就是「太小心」。昨天校務策畫委員會會議上,也對增進學校與工商界合作方面進行多項討論,其中不少建議,即將著手進行。

問:洛杉磯加大和太平洋地緣國家關係日益重要,我們知您現在也是曼斯斐爾德中心太平洋事務主任,請您談談學校應扮演何種角色,以增進此種國際關係?

答:本校與太平洋諸國建立友好關係較其他大學為早,主因地利之便。另外也基於學校教研計畫非常重視這方面,包括:(一)有許多來自太平洋國家的學生入本校就讀。(二)將來要讓本校學生或畢業生多多前往太平洋國家觀摩。(三)加強對太平洋諸國的學術研究。(四)將學術研究成果融入教材。

我們的目標是藉由培育學生與學術研究,以增進雙方瞭解(而不是爭取參與國際事務決定權),讓美國未來成為太平洋諸國與大西洋諸國的橋樑。

供開發中國家借鏡

問:洛杉磯加大曾舉辦許多國際企管培訓、國際學術研討會及一九八四年奧林匹克世運會;並視外國學生為「世界人才庫」;又及早籌畫公元兩千年國際都市人才之培育。請問未來高等教育的世界觀應如何?有那些治校經驗可供開發中國家借鏡?

答:未來高等教育勢必更國際化,我們必須先將眼光國際化,學校要有能力讓教授、學生發展他們的「世界觀」。其次是加強國與國間更多學術交流合作。

至於本校可供開發中國家借鏡處,是這所公立大學不像私立名校般資金雄厚,所以必須讓政府機構充份、深入瞭解本校教育現況,多爭取官方經費;同時也要表明立場,學校本身擁有決策權,尊重學術自由,以保高度的「學校自治權」,讓大學教育與民眾期望、社會國家需要及世界潮流緊密連在一起。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