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幾歲,是一個很棒的年紀,人生才開始揚帆啟航,你洋溢著信心,充滿了希望。
20 幾歲有理想、有熱情,是勇於追夢的年齡。這個年紀的腦子裡,有一個優先順序表:夢想第一,現實第二,工作不被歸類為夢想,所以順理成章要讓位,「我想去英國遊學」、「我想到歐洲壯遊看建築」、「我想開一家咖啡館」,這些才是最重要的事。
問題是時間不會等人,20 幾歲好時光,自畢業後也不過短短6、7 年,一眨眼就過了。邁過30 歲大關,人生就換上另一幅風景,多了負擔、煩惱、壓力,也變成了職場老人,獵人頭市場不要你,人力銀行不應該看到你。
好,現在你20 幾歲,請閉上眼睛,想一想,3、5 年後會有誰來向你挖角?如果想不出來,那真要緊張了,因為你沒幾年可以浪漫、可以天真、可以打混,如果你把20 幾歲的年輕歲月都花在追夢上,再回到職場軌道時,恐怕都過了「適婚年齡」,自己可以掌握的主導權變得相對弱。
究竟20 幾歲歡暢享受人生時,如何避免一夜醒來人生混亂、無法收拾?讓yes123 求職網執行副總經理洪雪珍告訴你!
Part 1.20幾歲,勇敢為自己作主
工作這麼不好找,我該立即就業嗎?還是繼續讀書?考公職?或是先玩一段時間再說?
01 有夢最美,但夢不能太多
追夢是20 幾歲的天賦,應該勇敢去做自己夢想的事,可是追夢的同時,請謹守首要原則:夢想不要太多,也不要各不相干,像多頭馬車一樣,把自己拉得四分五裂。選定一個夢想,努力達成,不要輕言放棄。
追夢的第2 個原則是,設定時間表如2 年或3 年,其他時間仍建議用在工作上,這是降低職涯風險的安全做法。20 幾歲時,請你累積至少3 年工作資歷,專心一致,力求專業表現,建立好口碑, 給30 歲換跑道時壯膽。
夢想只選一個,職涯方向也只能選一個,因為你沒有太多時間換來換去,在20 幾歲,除了追夢之外,找到對的工作也應列為同等重要的大事。
02 5年,瞎混的停損點
20幾歲年輕人最大的本錢就是時間,大半覺得「不急,慢慢來,總可以找到合適自己的工作」。問題是,社會上對年紀的判斷和20幾歲年輕人完全相反 !
所有企業都有說不出口的潛規則:女性28歲、男性32歲後還頻換工作,就會被貼上「不可信賴」等負面標籤,所以,你沒有多少年好瞎找工作的 !嘗試不同的工作是對的,但也不能瞎找。請釐清興趣、能力以及人格特質,所找的工作至少要和其中一項相符;而不是親友幫你找工作,你就去做,或是媒體報導哪一個工作很熱門,你就一窩蜂投履歷。
畢業後,你只有5年可以嘗試不同的工作,而且一定要找到方向,以後再換工作,最好不要離開這個方向,除非有相關性。
03 念研究所?選有用的念
如果你是為了提高就業競爭力去念研究所,那麼我要誠懇地說:有些研究所是有用的,有些則是沒用的。
人文科系畢業後找的工作屬於低技術門檻,有時先天條件比學校科系還管用,所以念研究所的加值小。這類工作重視實務經驗的累積,不如早兩年出來社會磨練所獲得工作經歷。相對的,理工、法律或醫藥等科系屬於高專業門檻,研究所學歷對就業有加值作用。
要不要念研究所,第一件事是釐清目的。如果是為了就業因素決定念研究所,那麼考量上必須務實,不要摻雜理想因素,選擇有利於就業的研究所,比如增加專業技術能力、增加與職務能力的關聯性等。如果純粹為了興趣念研究所,則不必在意有沒有用,而是單純去享受做研究的樂趣。
04 考公務員?留給會考試的人吧
考公務員幾乎是台灣年輕人就業的第一志願,但考上的幸運兒只有3%,如果你是其他97%的人,該怎麼打算?
時間就是金錢,投資在考公職上必須設停損點,不宜拖過30歲,而且建議分3階段準備考試:26歲前,可以不就業在家全力衝刺;28歲前,最好找一份工作,當作沒考上的預備緩衝,晚上與假日再猛K書;30歲前,工作最好和未來志向相符,不要再只是隨便找一份工作,這時準備公職會有兩頭燒的煎熬。
公務員合適追求平穩人生的人,而且特會念書考試,可以服從配合,如果你是這樣的人格特質,幸運考上公務員,一定要緊抱不放。
但如果你熱愛名利雙收,或追求一展所長,應該慶幸自己沒考上,留在民間企業拚命會讓你更加如魚得水。
Part 2. 20幾歲,發現事業成功DNA
學歷不漂亮、念冷門科系,我的機會在哪裡?如何讓每一個腳步,都踩得更堅定?
05 努力,比聰明贏面更大
20 幾歲年輕人喜歡小天后蔡依林,主要原因和她的歌曲、舞蹈無關,和她的造型、漂亮無關,而是「我喜歡她很認真、很努力 !」把命拼上的那種狠勁、嚴厲對待自己的紀律,都讓20 幾歲年輕人很佩服。她也曾自我解嘲:「我不是天才,是地才」,謙稱一切的成就都來自於努力。
聰明是天生的,無法改變,努力是後天可以掌握的。如果聰明讓人激賞,那麼努力讓人心疼、感動。
一般工作要的知識不高深,入手不難,熟能生巧,太聰明也派不上用場,普通人的智力足以應付,所以職涯的輸贏不在聰明,反倒努力差很大。一般人一天工作8 小時,努力的人12 小時, 多4 小時就多50%的努力,經年累月下來是很驚人的。
06 文憑不保證就業,
一技之長才是
我們不得不承認,學歷,只代表某一種程度的知識水平,不等於工作能力。如果你念的是綜合性大學,它教導知識,並不重視一技之長,那麼你現在要快快培養一技之長以做補救。
什麼是一技之長?就是將科系的主修科目,轉化成職場可以發揮的專業能力。比如英語科系的專長項目是英語能力,而一技之長便是在國際會議的同步口譯能力、在補習班上課的英語教學能力、在貿易公司與客戶洽談的商用英語能力、在出版社購買國外暢銷書版權的英語談判能力⋯⋯。
精通的英語能力,再加上不同的技術,如教學技術、口譯技術、談判技術、銷售技術等,就可以整合成一技之長,所以一技之長並不難培養, 坊間很多進修機構、短期課程都可以提供訓練。
07 興趣,也可以當飯吃
做自己有興趣的工作,最幸福 !可是小心喔, 別把「興趣」窄化了,否則你很可能尋尋覓覓也找不到這樣的夢幻工作。
比如你喜歡畫畫,可是不到有驚人才華的程度,若執意當畫家,可能窮苦潦倒一生。可是畫畫需具備的基本能力,如鑑賞力、畫面布局能力、素描能力等你都有,如果去廣告公司當AE, 就會是客戶與廣告公司之間最佳的溝通協調者, 可能讓客戶大發利市。
「興趣」必須被拆解成多項能力,才容易在工作中找到相符的DNA。
而每個工作都需要具備多項職能,只要其中有一兩項職能符合你的興趣,這個工作便算在你的興趣範圍內。
一旦開始拆解興趣,你會發現:原來我具備這麼多項不同能力,我可以從事的工作是這麼多元。
08 人生是一場自由行,
要有主見的玩
當你要出國自由行前,你會找旅遊書來看、上網查資料,然後訂出一個計畫,看自己想看的景點,吃自己想吃的美食,一心一意想玩得興高采烈,旅費才不會白花,假期才不會白過。職涯, 也像一場不跟團的自由行,需要謹慎規畫,不能忘了「自己」的存在,毫無方向感,全把它交到別人手上,危險而浪費。
人生有一個公式:能力是分子,人生方向是分母,能力除以人生方向,等於一生的成就值。人生方向只有一個時,一路走來始終如一,得出的成就最大;人生方向變來變去,分母愈大, 成就愈小;不確立人生方向,分母是零,成就將等於零。
Part 3.20幾歲,第一份工作決定未來
找工作,是找好的工作還是找對的工作?我對這個工作有興趣,就代表能勝任愉快嗎?
09 對準3 個密碼,挑對職務
挑職務的第一項前提是,搞清楚這個職務的工作內容,除仔細研讀每家公司開出職缺時寫明的工作內容外,也建議請教從事這類職務的學長姊或親戚朋友。其次,每項職務都會有其特殊的求才條件,並不是自己喜歡做就去應徵, 必須具備所要求的技能,才會被錄取。工作對不對是看適配程度,第三個重要考量是人格特質,財務工作需要謹慎,大剌剌的不適合;做業務的人臉皮要厚,被念一句就掉淚的不適合。
挑職務必看這3 件事:工作內容、求才條件、人格特質,每項都吻合了,至少是勝任愉快,若再加上努力認真,那勢必是職場的明日之星。
10 做難的工作,人會變厲害
第一份工作通常不會是一輩子的工作,但卻會影響未來的職涯方向。選擇第一份工作時, 固然要快速卡位,不要待業太久,但仍要謹慎挑選,其中要掌握的一個重點是慎選工作內容。
第一要挑選有技術要求、專業門檻的工作, 為了勝任這類工作,一定會投資在進修上,墊高知識含量、加強工作技能,長久累積下來的技能知識就是競爭力,是別人無可取代的。第二要挑選難度高的工作內容,讓自己有些壓力, 這是快速磨利自己這把刀的方法。
20 幾歲挑選工作內容時,學習空間的大小是最重要的準則,將自己的適應範圍拉寬,彎腰接受低階工作,抬頭拉高品質標準,能屈能伸, 未來將無限寬廣。
11 先找到第一份工作再說
20 幾歲找工作,要用談戀愛的心情,大膽跨出去認識異性,多交幾個,才會知道自己最適合哪一種。如果用找伴侶的心情,以為第一個工作就要白頭偕老,害怕談錯對象而挑三揀四, 遲遲不出手,結果過了年紀就沒人愛。
找工作也很像買房子,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棟理想屋,可是一開始買不起,會轉而從自己經濟能力所及的屋款下手,住了幾年後再換屋, 愈換愈接近理想屋。工作也有理想款與入門款,剛畢業時一定從入門款工作下手,當找到第一份工作之後,累積足夠的能力與經驗,再繼續換工作,愈換愈接近理想工作。所以找到第一份工作時,請努力以赴,不比較、不計較, 它不會跟著你一輩子,卻是後來理想工作的敲門磚。
12 換工作,要懂得布局
剛畢業的年輕人找工作難,總覺得有人願意提供機會就去做,秉持這樣謙虛態度、務實考量,踏出第一步是正確做法。可是後面換的第二份、第三份工作若再抱持這樣念頭,只會暴露出自己對求職缺少信心、缺少主張,反而會留給企業負面印象。
一份工作做多久才會被認可是工作經歷?最好3 年。第1 年學習,第2 年熟練,第3 年發揮,第4 年開始有績效,第5 年有升遷機會, 獨當一面。不過要20 幾歲年輕人在第一份工作做5 年,是很難熬的事,從累積經驗的角度來看,至少2 年才能學到皮毛。
其次,上一份工作與下一份工作要有相關性, 不論是行業上相關或職務上相關,一份工作的經歷才會被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