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我在紐約是數學天才

唐孝萱
user

唐孝萱

2004-09-01

瀏覽數 8,950+

我在紐約是數學天才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亞洲人的數理好在美國是一種迷思。不少亞裔學童在美國的數理競賽表現優異, 讓很多美國人都有這樣的想法。事實上我們身上真的就比美國人多了一點數學細胞嗎?我不這麼認為,只不過我們從小就開始這樣的數學教育與練習,讓我們的計算能力比起一般的美國人要來得好。

剛來美國時,很多事情不太習慣,測量的單位是其一。美國是用英制:呎、吋、磅跟盎司是日常生活中最常用到的單位。英制對用慣公制的人來說實在是個很不合理的單位:1呎是12吋;1磅是16盎司;1加侖是8品脫……沒有一個是十進位的!每次要做公制跟英制的換算總是讓我很頭大。

在家裡,我是最沒數理細胞的一個。我的父母跟弟弟都是念理工的,邏輯觀念好、心算快、又有方向感。我這個右腦人是家中的異類,算幾月幾號是星期幾都得扳手指,走出家門10分鐘就不辨東南西北。國中數學我應付得不錯,上了高中就不行了。大學後,生活中需要計算的事越來越少,就算有,身邊心算快的人也早就算出答案,我的計算能力是越來越退化;不過,這一切在我來到這家公司後完全改變了……

非十進位?老外投降!

我的澳洲上司Richard,是個完全沒有數學細胞的人。澳洲是用公制,他剛開始搞不清楚一呎是幾吋也就算了,可是他問了我至少有十遍了還是搞不清楚。每次都要隔著桌子大老遠地喊:「Monica!1呎是幾吋?」

有一次我們必須幫客戶做一個掛在店外的旗子,實際尺寸是20吋×90吋,我們用的軟體最多只能做到48吋,所以必須按照實物的比例縮小來做圖。

Richard坐在電腦前問我跟和日本同事美和子,到底檔案的尺寸是多少?我們兩人站在Richard的兩邊,看著他給我們的尺寸,兩個人的想法一模一樣,連反應的時間都一模一樣,兩人異口同聲地說:「做10×45好了!」 但馬上又想, 45吋還是太大了,不好印,所以兩個人又同時說:「不,做5×22.5!」

小學數學震驚office

當我們說完,卻發現Richard 用一種不可置信的表情看著我們,眼睛瞪得老大,彷彿我們剛剛表演了什麼驚人的特技……「你們是怎麼辦到的?」

不會吧?我們只是把兩個數字分別除以2之後再除以2,這還需要我解釋嗎?我以為Richard是在開玩笑,所以根本沒回答。可是他居然很認真地又問了一次:「你們到底怎麼辦到的?」

《造山者》拍出台灣半導體的人情與選擇,7/31空中沙龍帶你聽見幕後真實|立即報名>>

Richard,這連小學生都會的算術你要我怎麼解釋呀?我只好裝做很習以為常地說:「喔,我們是亞洲人呀!」彷彿我們真的解了什麼數學難題。他卻完全聽不懂我話中的諷刺,還以為我們真有神秘的東方數學魔法,不過一旁聽到的同事早笑彎了腰。 從此之後,我成了辦公室裡的「數學天才」,凡是要計算尺寸的工作全落到我頭上來了。

亞洲數學簡直是魔法

另一次,英國同事Diane問我之前幫客戶做的店內布條尺寸是多少,我查了一下檔案:寬28吋,長52吋。Diane問我:「那這樣是幾呎幾吋?」因為我的心算能力其實並不好,我必須喃喃自語來幫助計算,而且英文和數學運算這兩種功能在我腦袋裡顯然是無法同時進行的,所以我還得念出中文才算得出來:「28呎是2呎4吋,……52,52減48等於 4……4呎4吋。」「Diane,2呎4吋乘上4呎4吋!」只見Diane一面記下我說的數字,一面喃喃自語:「我完全不知道你是怎麼辦到的……」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