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大哥大總經理張孝威, 在美國念MBA時主修財務,回國後待了交通銀行、大華證券、中華開發等多家銀行及證券公司,歷任台積電財務長,現在接掌台哥大的管理職。
建築系教授漢寶德,誤打誤撞闖入建築大師的世界,從此著迷於建築天地, 不但在學校教授建築史等課程,更積極創辦建築相關雜誌,同時對古蹟的修復也有很大的貢獻。而ING安泰人壽大中華區總裁潘燊昌,選定了保險業之後,就沒有再轉換跑道,將近30年來,即使服務於不同的保險公司,還是能堅持在保險領域的專業,一路走到了現在的位置。
是什麼理由吸引他們即使換了不同的公司,還能在同一個領域堅持下去?
因為這樣的專業,實現了他們的夢想、滿足了他們對自我實現的需求!相對於其他工作者尋尋覓覓自己的方向,選擇這種職涯態度的人,因為確立了自己的志向,將有更充裕的時間來累積自己的專業,並且一步步向上提升。
累積專業墾夢田
累積、不斷地充實、學習,是這個職涯態度的利多。而這也是一般工作者最常有的職涯態度: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但真是如此嗎?
要讓自己脫離不確定的環境,不應只是換公司,換來換去過盡千帆皆不是而已。我們可以更清楚的計畫、分析:我已經有了什麼?我還要什麼?
或是,如果要到達我要去的夢想,我還應該充實自己什麼?
有人說,不斷跳槽,才能越跳越高。但是,30世代的工作者,應該更清楚自己要往哪條路去跳、過程中會經過哪幾個關鍵?這才是重點。
堅持學習跳更高
張孝威不是第一天就能做總經理,漢寶德、潘燊昌也都一樣。不管現在幾歲?在哪個位子?每個工作者都應為自己的下個位子做準備!而當現在的公司無法提供下個位子時,就該是去冒險的時候了。
當然,10年換了12個工作,跟10年換了2個工作的人,是不一樣的態度。前者容易給人功利、浮躁、不穩定、適應力差的印象;後者則給人有成就動機高的印象,因為,相形之下,後者可能更有計畫、更努力學習、更想要成長。
也因此累積經驗、不斷進修是在同一個領域越跳越高的不二法門,諸如考相關證照,或是選修相關課程,甚至讓學歷再往上提升,都是在同一個專業持續維持競爭力的好方法。更重要的是,你是不是有選定好專業,就堅持下去的勇氣?下一次,當你考慮要換公司時,更應該想想,是為了逃避目前的工作困境?還是為了更多的學習與冒險呢?
換公司不換專業,一樣可以打造夢想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