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歐盟首都布魯塞爾,直覺的印象,應該是個冠蓋雲集、達官貴人群聚的人文薈萃之地,若不如巴黎那樣具有歐洲貴族富麗恢宏的氣勢,至少也該是個明朗乾淨便捷的現代城市吧?!
傳統又摩登
然而深入了解這城市的歷史與傳統, 即可明白, 這城市長久以來, 一直徘徊於傳統與現代、認同與顛覆的對立與妥協。布魯塞爾一直想保有兩種不同的身分︰一是深具歐洲傳統特色的小國首都,另一方面又因身為「歐洲首都」,必須擁有未來投資發展與便利的前景。而這兩種身分就本質來看,即是矛盾的對立。其實,只要從這城市建築結構的破壞與混亂來看,不難發現,她長時間一直是處於對立與妥協的交替階段。
布魯塞爾本應是相當具有歷史傳統的城市,她曾經創造了歐洲史上偉大的藝術與建築,但卻沒有好好地規劃保存,甚至將傳統格局破壞殆盡。為因應歐洲首都的需求,不斷將傳統山形尖頂建築剷平,改建成摩登透明的高樓大廈,像緊鄰布魯塞爾商業中心的北站地區改造工程,即以玻璃帷幕的摩天大樓,取代原本極具特色的老城區;但另一方面,穿梭於街角小巷中,又經常能不經意地發現歷史輝煌的見證。
和諧又突兀
布魯塞爾曾經是歐洲新藝術(Art Nouveau)的重鎮,至今於市中心遊覽,依然隨處可見某些住宅外觀, 留著新藝術典型精緻雕花蔓藤的金屬裝飾,以及美好時代(Belle Epoque)的雪泥鴻爪,甚至可於城中心發現建築史上各時期各流派獨領風騷的足跡。布魯塞爾大廣場,甚至被譽為歐洲最優雅的城市中心廣場,無論是廣場四周具有法蘭德斯風格的巴洛克行會會館,還是廣場視線的焦點——哥德式的市政廳,亦或是完美體現和諧平衡原理的廣場黃金比例,都是布魯塞爾傲人的傳統遺跡。只是穿梭於城市之中,卻常能發現一排19世紀紅磚斜頂老舊的傳統建築當中,幾棟整齊劃一、醜陋灰白的現代建築很突兀地夾雜其間。唉!這就是布魯塞爾,一個容許著對立與矛盾共存的城市。
權貴與貧民
至於這裡的居民,亦將這種矛盾對立,發揮到淋漓盡致。
布魯塞爾不僅是歐盟首都,亦是北約總部的所在地,對權勢階級與商業團體而言,有著極其誘人的吸引力。因位居歐洲中心的地理位置,與歐洲各國交通便利,又有對外商的賦稅優惠與多語文化,所以特別能得到跨國企業以及許多國際組織的青睞。因而歐盟、北約的高級官員與家眷,以及各地商業外僑均聚集於此,形成布魯塞爾新興白領階級。但另一方面,布魯塞爾由於歷史淵源、地理位置與移民政策等因素,尚聚集許多來自中亞阿拉伯國家、非洲、東歐等各地移民,複雜人種與宗教,加上嚴重官僚體制所造成超低工作效率,形成另一批窮困勞工階級,藏匿於高級商業區與貴族區的彎曲林蔭大道間,隨時跳出來嘲諷著此城的亮麗與虛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