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我相信我能飛

李紹唐
user

李紹唐

2005-11-01

瀏覽數 3,800+

我相信我能飛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三個月前,我向甲骨文亞太總部提出辭呈。礙於公司內部規定,這種高層人士異動必須由公司正式統一對外發佈消息,所以,我奉命必須對這件事高度保密。

司機小蔣和我相處了兩年半,最近老是覺得我行蹤詭異,心裡納悶了好一陣子:「奇怪,老闆最近怎麼老是在看房子?一個月來起碼看了二、三十棟房子,是不是有異動?」一位經銷商朋友Sunny不知從哪裡耳聞,甚至專程打電話來探口風:「David,我聽說你最近租了一棟新的房子,怎麼搬家都不通知一下?你是不是打算包養二奶啊?」我含混應答:「唉呀,沒那回事,這裡住久了,只是想換換環境而已。」

做好準備,勇闖新天地

九月底,直到我即將離職的消息正式曝光之後,我至少接到兩百通從北京、上海、台北等處打來的電話以及上百封電子郵件,千篇一律都是問我:「David,你為什麼要走?」。「David,你不是做得好好的?這兩年半的業績也一飛沖天啊!難道有什麼不愉快嗎?」

有一天,我才剛剛走出電梯,迎面碰到一位客戶,他立刻拉高分貝:「唉呀,我看到報紙刊登你離職的消息,這可是我們IT(高科技)產業的大事啊!你接下來要往哪裡高就啊?」

憑良心說,我在甲骨文做得非常愉快,上層十分器重我,給我相當好的待遇,出門有加長型豪華轎車,住在上海前法租界區的高級公寓裡,出差搭乘飛機坐商務艙…,實在沒有比這些再好的條件了。我和上海甲骨文這批工作伙伴相處得很融洽,很多員工紅了眼睛,小蔣、秘書、打掃的阿姨得知消息後都難過得掉眼淚。

關於個人去留問題,我猶豫了許久,痛苦地做了抉擇,心中百般不捨,充滿歉意,好像扔下這些員工於不顧,背棄他們。我的頂頭上司-亞太區總裁用了一句簡短的英文形容我的去職:「It''''s sad to hear this!」為此,我足足失眠了一個多禮拜。

經過仔細推敲評估,我在「去與留」之間掙扎不已,甚至特地去請教了一位命理專家,對方鐵口直斷:「你應該動!」他的一番話,更是給我吃了一劑定心丸。

我只有一個想法:「我該下台了!」

進入甲骨文之前,我給自己設定了五年的時間表,如今,這張時間表到了,我再回頭重新看自己,檢視整個生涯還需要再添加些什麼?減少些什麼? 瀟灑地走了這一回,不枉此行。我決定轉入另一個跑道,放手追求不同的生涯旅程。

決心放手一搏

過去二十四年,我始終都在外商公司服務,一般外商的組織健全,資源豐富,只要跟著制度走,很容易發揮。而我的新職將投身於一家本土手機軟體通訊產業:中國多普達公司,擔任首席營運官,工作地點仍在上海,我相信這個產業是一個深具發展潛力的市場。

【7月空中沙龍】會員免費參加>>半導體產業如何成為護國群山?

本土產業作風一向比較保守謹慎,大都是由老闆直接當家作主,我喝慣了洋奶水,如今再回頭喝土豆漿,需要一段時間去適應不同的企業文化,這是我面臨的新挑戰。

前不久,從花旗銀行跳槽到中國信託金控的一批高層幹部紛紛掛冠求去,這批人當初跳槽的新聞在台灣炒得轟轟烈烈,但最終還是與本土家族企業不合,導致水土不服,也暴露出外商專業經理人與本土企業磨合的難度。

在每個人的職場生涯裡,換工作的確是一件大事,生涯專家總是再三提醒「謀定而後動」、「三思而後行」。

也許,就像當年我從IBM跳槽至甲骨文,曾經跌破許多人的眼鏡。不少人對於我這次的轉職並不看好,很多朋友好意警告我:「小心喔,你放棄原有的東西,你冒的風險很大。」

我承認,但我還是決心放手一搏。

延伸企業生命力

根據美國人做的統計,一個人一生當中平均要換五、六次工作。除非是不得已被強迫離職,否則大多數人換工作的原因不外乎「追求更好的職務」、「更高的待遇」、「更大的發揮領域」等等,藉著換工作尋求自我提升,跳槽是必要之舉。而我,則是要去做一個我從未做過的夢,實現另一個人生理想。感謝所有的朋友的關切。的確,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

前「奇異」公司總裁傑克.威爾許說過一句話:「每一位離職員工都會繼續代表公司,成為公司的大使。」換一個角度想,我的離職,對於甲骨文而言也是企業力量的延伸。我珍惜曾經得到的一切榮寵與所有一起與我打拚共事的伙伴,讓我盈滿而歸。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