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10點,哄完一對寶貝兒女上床睡覺,橙果設計CEO蔣友柏才開始他一天的「正職工作」──投資銀行家。金融系畢業的蔣友柏,雖然以設計工作在台灣短時間內打響了名號,不過他從來沒忘情所學,常常在夜深人靜之際操盤。
蔣友柏在投資金融界累積了十幾年的資歷, 投資時有斬獲。事實上,像蔣友柏這樣懂創意、又有理財概念,左右腦同時發展的人不在少數。以打造ING安泰人壽馬拉松廣告著名的廣告人徐一鳴,除了以幽默風格的創意在廣告圈闖出一片天外,更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理財高手,「創意和理財是一樣的道理,所有的事情都是資源的整合。」
徐一鳴自己的第一桶金,就是匯整各種資源的成果。當時,只因為要買電腦主機,工程師跟他提到,同樣的功能和規格,華碩主機板的價格只有英特爾的四分之一。隨即在請教投信界的朋友後,徐一鳴毅然將所有積蓄投入當時剛上市的華碩。創意人的敏感度,加上判讀資訊的能力,讓他在這項投資至少獲利十倍以上。
此外,徐一鳴也將廣告提案的思考方式,運用在投資上。在決定一項投資之前,他一定會先問問自己:現在已經有二十個想法支持自己往東走,那麼有沒有第二十一個想法是不支持的?「如果能找出這第二十一個反對的意見, 那就差不多可以決定自己該不該買了。」徐一鳴說。
π型人有兩把刷子
「商業與詩並非怪異的組合,」華爾街投資銀行家約翰‧巴爾(John Barr)說,「我將看到的東西變成錢和詩,我無法想像只做其中一件事的生活。」巴爾也是美國詩會的會長,是第一個擔任這個職務的企業家。
日本管理學大師大前研一提出的「π」型人概念,為創意人的理財DNA,作了最好的詮釋。根據大前的理論,「I」型人是指在某個小領域有深入的研究,雖然是典型的博士,但對其他領域都一無所知。「-」型人知識廣泛但什麼都不專精,每個領域都只知道一點點,更深入就沒辦法了。
至於「T」型人對一般的知識都懂,不過會針對某個領域深入鑽研,是一種在通才上建立的專才,鑽到頂尖就無法替代。而「π」型人是在通才的基礎上,建立了兩個或更多的專才,成功的機會就比「T」型人多更多。
商業、藝術,就是π型底下的兩大支柱。既懂數字、又具藝術美感的π型人就是未來無可取代的專家。文藝復興時期的大師達文西既是藝術家、也是科學家,就是最好的代表。
無論你是從事什麼行業,聽多了市場上氾濫的專業分析師意見?那不妨跟這些創意人,學學他們左右腦兼備的理財觀吧!
達一廣告徐一鳴
賺大的,不要省小的
總是戴著黑框眼鏡、棒球帽,裝扮跟時下年輕人無異的達一廣告董事長徐一鳴,除了是個傑出的創意人,更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理財高手。
ING安泰人壽每年引爆話題的馬拉松廣告,就是出自於他的手筆。徐一鳴除了在廣告圈是個響鐺鐺的人物(他的廣告公司麻雀雖小,卻每年創造出上億的營業額),也身兼大企業集團的行銷顧問,更因為擅於理財,每個月還受邀在財經雜誌上發表專欄。
談到理財,徐一鳴總是開宗明義地點明:「在台灣想要有錢, 又沒含金湯匙出生、也不作姦犯科的話, 只有兩種方式: 一是股票, 二是房地產。」不過他也一再強調,這兩樣理財方式是有階段性順序的。年輕的時候風險承受度高,應該全力投資股票,因為股市進入門檻不高,但短期的回報卻很高;等到40歲之後,有相當的積蓄再開始投資房地產。
用提案技巧投資股票
徐一鳴自己的第一桶金,就是投資股市而來。他回想當年在矽谷買電腦主機板的時候,工程師告訴他相同的功能和規格,華碩主機板的價格只有英特爾的四分之一,讓他非常驚訝。於是回台灣之後,他在向投信界朋友請教後,毅然決然在華碩剛上市時投入所有的積蓄,後來這項投資至少賺了十倍以上。
除了華碩股票外,徐一鳴之後在投資美國網路書店亞馬遜(Amazon)上,也大有斬獲。不過,他也不是剛開始就很懂基金或股市,就像自己擅長的創意本業一樣,徐一鳴認為所有的事情都是資源的整合。他常跟專家請教選股原則,再加上自己的敏感度和判讀資訊的能力,投資成果自然更是青出於藍。
此外,徐一鳴也將廣告提案的思考方式,運用在投資上。他在投資前一定會先問問自己:現在已經有二十個想法支持自己往東走,那麼有沒有第二十一個想法是不支持的?「如果能找出這第二十一個反對的意見,那就差不多可以決定自己該不該買了。」
隨時都在看房子
本業的傑出經營和股票的投資,讓徐一鳴迅速累積了第一桶金,接下來就是投資房地產了。
雖然,時常規勸年輕人要40歲後才「求田問舍」,但徐一鳴自己人生的第一棟房子卻是在27歲就買了。徐一鳴說,因為從小生活困頓,到處租房子住,一家人從來沒有屬於自己的地方,一直到父親重病,他才覺得,「想讓爸爸知道,一個軍人在台灣奮鬥這麼久,總算可以擁有自己的房子。」為了實現父親的心願,徐一鳴將辛苦兼差打工賺來的錢,花了150萬元在台大附近買了生平第一棟房子。當時可是「痛得不得了去買的」,因為「150萬如果拿去投資股票最少也賺3000萬元。」徐一鳴笑著回憶可能是從小對擁有自己房子的渴望,也可能是出於巨蟹座愛家的本性,徐一鳴對房子有著說不出的依戀。朋友甚至笑稱他無時無刻都在看房子,在美國陪孩子念書時,只要有空就去看房子,一年竟然看了上千棟。
的確,談起房子,徐一鳴眼神是會發光的。他得意地出示他最新的傑作,「我隨便給你看個圖,你就迷死了。」上海法租界的小洋房,三面採光、老式磚牆,梧桐樹樹影婆娑,讓人宛如置身歐洲。
徐一鳴憑藉著在廣告業培養出來的審美觀,請老師傅把地板、櫃子上的木板拆下來重做, 親自挑選了有質感的家具,而廚房則使用現代化的不鏽鋼廚具,「外國人一看就愛死了,一進門沒有第二句話,馬上求我租給他,連租金都沒問呢。」
不過, 在眾人讚歎之餘,徐一鳴已經拿起計算機打起來了。「光是租金就有8-9%的投資報酬率, 還不要算未來增值的空間!」不過,這些都不是憑空得來的,三年前決定到上海置產前,徐一鳴把所有關於上海的書都看完了,連霞飛路的歷史也統統研究清楚。現在他每天至少要看三-四份以上的報紙,上海哪裡要挖馬路、哪裡有新的建設,他統統瞭如指掌。雖然去年一整年只在那裡待了幾天,不過訊息可是一點也沒有漏接。
徐式購屋法則
從第一棟房子開始,徐一鳴陸陸續續也投資了許多房子,不僅從沒賠過,有的還賺了一倍以上。他歸納出來的成功購屋原則包括:
買最好的地段
不論在台北、上海、美國買房子,徐一鳴的首要原則就是:「不在便宜的地方買便宜的房子,寧願在貴的地方買貴的房子」。因為最好地點的房價無論如何是不會下跌的,即使景氣不好,一下跌馬上就有人承接。
買容易出租的房子
徐一鳴三年前一到上海,馬上找來專門租外國人的仲介,詢問:「什麼樣的房子外國人會租?」仲介講解了一遍,徐一鳴馬上就學了起來。買在接近上海美國學校、日本學校附近、不靠近鬧區又交通方便之處。
接近學校、圖書館等文教地區的房子
徐一鳴的第一棟房子就是買在台大附近,因為要運動、旁聽,甚至飲食都很方便。他在上海也有一間房子接近美國領事館、日本大使住宅,以及上海最大的圖書館,文教氣息濃厚,任誰都會愛上這樣優雅的環境。
多面向思考
徐一鳴一直強調,買房子是多面向的思考。例如他第一次購屋是為了父親而買,並不是為了投資或增值。而在上海的布局,則是思考到在全中國最好的地方有一個房子,不論是房市、人民幣升值都有獲利空間,而孩子也會因為在中國有房子,想到這裡走走逛逛。
對仲介大方
因為人不在上海,所以關於房子的大小事宜,徐一鳴都交由仲介包辦。他認為對仲介好,仲介就會把最好的房子留給你,因此要「賺大的,不要省小的」。人生要積小敗為大勝,不要積小勝為大敗。
藝人黃子佼
每天花六小時看報表
總是給人古靈精怪印象的黃子佼,廣為人知的除了不時傳出的緋聞外,還有就是三不五時又開新店的消息。自從五年前開餐廳賠了500萬元之後,現在的黃子佼雖然仍不改開店的興趣,但對財務和金錢,可是算得比從前更精了。
年紀輕輕就出道的他,雖然以聰明、反應快著稱,不過一向快人快語的佼佼也坦誠自己以前對錢實在是毫無概念。因此五年前朋友找他開餐廳,他二話不說就撒錢下去。
原本認為這樣一間走在流行尖端、結合服飾和餐飲的複合式店面,一定可以大賺一票,沒想到卻不受消費者青睞,幾個月內500萬元就賠光光。
「500萬是我主持好幾百場記者會的收入呢!」現在回想起來心還在滲血的黃子佼說。
不懂的絕不投資
不過,500萬也買來痛定思痛的教訓。黃子佼分析原因說,當時引進的服飾雖然當紅,但是單價都在3000、4000元以上,對年輕族群來說是很大的負擔。
再加上他工作很忙,根本沒時間過問經營狀況,也從不看財務報表,所以人生的第一次重大投資才會以慘敗收場。
現在,黃子佼對投資格外謹慎小心,不懂的絕不投資;不能親自參與經營的事業,也絕不投資。對金錢的使用更是親力親為、不假他人之手。目前黃子佼手中有三間店:一間工作室、一間餐廳、一間專賣公仔的小店。這三間店總投資加起來還不到之前虧損的金額,而且都是他非常感興趣的事。
除了上通告的時間外,黃子佼現在每天會花六個小時在讀這幾間公司的財務報表,隨時關心它們的營運狀況。
除了開店的投資外,黃子佼還把收入分為固定和活用兩個部分, 約有三分之二收入不會被動用,只購買定時定額基金,而生活費、保險、房貸,則都從另外三分之一的活用部分支出。
雖然目前除了投資店面之外,黃子佼的資產都交由會計師打理,但等到他了解基金及股市的原則,黃子佼還是希望自己能夠親自操作。畢竟,把錢交給自己,總比給別人安心多了──這就是黃子佼花了500萬學來的寶貴教訓。
嘉裕副總溫筱鴻
從買菜到買衣,都講報酬率
時尚業一定都是刷卡不眨眼的敗金女嗎?嘉裕副總溫筱鴻可說是個例外。時尚公關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溫筱鴻,過去許多一線精品都是經由她的巧手宣傳。
從小就不愁吃穿的她,雖然從來不需要為錢傷腦筋,不過在用錢上可是精打細算,務必讓每一分錢都發揮最大的效益。
這樣錙銖必較,可以說是徹底顛覆了一般人對時尚行業的人,不擅理財、花錢如流水的第一印象。像是這個產業必備的流行行頭,溫筱鴻非但沒有堅持一定要買當季貨(新品雖然最in,但是也最貴),反而是特賣會的shopping女王。
靜、評、聽、想、動
有次她跟朋友一起到設計師品牌的特賣會,踏進門不到半個小時,溫筱鴻已經效率超快地挑了一大堆,而花的錢卻比手上只拎著兩、三件的同事少。
秘訣就是不管有沒有on sale,試穿之前一定先看價錢。她的習慣是先看款式, 看對眼之後,再看看價錢,確定是自己可以負擔得起的價格後才去試穿。一旦打定主意樣式喜歡、也買得起,就會開始衡量它的投資報酬率,想想家裡有哪些衣服可以搭配。
從買菜到買衣,都講報酬率嘉裕副總溫筱鴻這個「靜、評、聽、想、動」的購物五字訣,就是溫式投資保酬率精算法。溫筱鴻認為,如果購買行為都經過思考,就絕不會是失敗的投資。有腦袋才能省口袋,買不買,完全取決於它對你的投資報酬率有多高。
不僅買衣服要計算投資報酬率,日常生活開銷也是。溫筱鴻偏好到超級市場買菜,因為這樣可以清楚地知道份量和標價,知道到底可以煮多少次。特別是在美國買肉,小販不會幫忙切成一塊一塊,因此溫筱鴻買一隻全鷄回家時,會把每個部位切好、用保鮮膜包起來,然後分配哪一天做宮保雞丁、哪一天做蔥燒雞腿。鷄骨也不浪費,可以用來熬湯。
對溫筱鴻來說,花錢就是一種投資跟學習。如果小至日常生活用品, 大到買房子、車子,都能善用腦袋精打細算,一定可以省下一大筆沒有必要的開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