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爭取唯一一位國家代表名額,參加今年4月底的全球「G4 Challenge」決賽,台灣兩百多位越野競賽好手,早在去年10月便開始進入初選、複選、決選。今年2月,代表台灣去挑戰未知冒險的小伙子出現了,就是27歲的黃軍維。
何止考驗十項全能
G4 Challenge有多難?光是選拔過程就充滿挑戰,決賽場地之一的南美洲玻利維亞(Bolivia)高原,在海拔三千公尺的荒原,給你一輛車,兩公升油料,指北針、地圖,然後把你丟在荒野裡,要你限時之內找到數十公里外的指定地點。
「在那個既無指標,也沒路的荒野莽原上,透過地圖,找到自己的位置與方向,然後仔細計算車子油耗,爬坡涉水時,還得同時注意車不能陷在裡面。」黃軍維回憶今年春節期間,他和台灣區另外兩位複選勝出的選手,到英國伊斯特諾堡(Eastnor Castle)模擬玻利維亞高原的場地,那種攝氏零下5度低溫的刻骨銘心比賽經驗,「一整個禮拜,衣服都是濕的。」黃軍維說,有個關卡是在一片十幾平方公里大的林地裡,藏了數百根小棒子,然後給你地圖與座標,要在限時內把棒子找回來。從地圖可以清楚看到,沿著馬路邊的棒子不少,沼澤附近的就比較稀落,你必須在當下就判斷,該走哪條路?好走的馬路競爭者多,沼澤則比較難,但競爭者少。「這是個性問題,我最後選擇沼澤,最後找到七根,很多選馬路的,因為要搶,最後一根也沒拿到!」
G4 Challenge就是這麼一場考驗參賽者智慧、膽識、體能與意志的全球性挑戰,考驗的內容從路跑、越野單車、獨木舟、溯溪、潛水、攀岩、垂降、夜間定向,以及四輪驅動越野車的駕駛與維修技巧,甚至還有口試與筆試,而且全都以英文進行。
在這些不同的考驗裡,「你只會知道每天行程的大致時間表,但事先你永遠不會知道下個挑戰內容是什麼!」黃軍維強調這場競賽,從初選開始一切都是在考驗你的臨場反應,第一次的難忘經驗,就是在墾丁那場兩天一夜的台灣區代表複選,「我們十個通過初選的選手,接受了整整一天考驗,到12點好不容易可以休息,結果不到一個小時又全被挖起來,沿著海邊跑了十公里!」
打開了視野之門
27歲的小伙子,去哪裡累積這麼多越野技巧,以及接受挑戰的勇氣與熱情,最後打敗兩百多位國內好手,取得台灣代表權?「其實就是對山的興趣開始,才逐漸累積對野外活動的興趣。當時念台北科技大學時,參加登山社,就這麼迷上爬山,一次大年初一就出門爬山,連家人都無法理解我到底怎麼了!」後來工作之餘,黃軍維就開始練長跑,從十公里到二十一公里,正準備要接著挑戰四十二公里長跑時,參加了G4 Challenge,從此打開了一個最精緻、最嚴謹、難度也最高的戶外運動之門。
去年報名G4 Challenge比賽前,才剛把BenQ手機研發工程師工作辭掉,回到政大念AMBA的黃軍維,回想起他退伍後這第一個工程師生活,每天就是關在實驗室裡,不斷尋找電路板上的問題,剛進BenQ的前半年,還在幫Motorola代工,後來才開始開發自有品牌的產品。那兩年左右的工作,讓他有兩個較深的體會:「一個是要開發自有品牌真的很不容易,第二個則是工程師的工作,真的很無聊!」
「參加G4 Challenge之前,從沒想過原來野外活動,可以設計得這麼有趣!」黃軍維形容,在這個活動裡,每個關卡都設計得充滿未知與挑戰,永遠比你認為自己的極限還要再難一點,只要願意向自己挑戰,就有機會克服它!現在,黃軍維每天腦子裡想的事情,除了訓練自己的體能與各種越野技巧外,更努力思索著,該怎麼好好學習英國人設計這種戶外活動的精神與內容。
「我本以為, 放棄BenQ的工作,到學校念AMBA,是打開未來新希望的一扇門,卻沒想到,無意中參加的G4 Challenge,一路從台灣走到英國,接下來還要跨越半個地球的冒險行程,這個過程中打開的視野,以及認識的國際朋友,那才是真正打開我人生熱情與希望的一扇大門。」黃軍維從興趣衍生熱情, 從熱情找到希望,邁向30歲的路上,他很高興自己已經找到可邁開大步的踏實方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