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羅尤美:核心投資為主,非核心為輔

楊紹華
user

楊紹華

2006-06-01

瀏覽數 4,150+

羅尤美:核心投資為主,非核心為輔
 

三成的30世代股票族熱衷短線操作,這個調查結果並不令人意外。事實上,就算是「基金族」,台灣的散戶投資人也非常短線,平均持有一檔基金的時間只有八個月而已,遠低於美國人平均持有基金四年以上的水準。

先提出幾個數字「嚇嚇」短線投資人好了!以2004年以前的美國S&P500指數來看,如果投資十年不動,每年平均報酬率達到11%以上,但若在這十年當中,剛好錯過了漲幅最大的四十天,那麼,你的年平均報酬率會由正轉負,變成-4.11%。換句話說,短線投資人十年下來只要做錯幾次,就是虧錢居多。

核心投資需長期

那麼,正確的長期投資策略應當如何?正確的投資應該是像一朵美麗的花,花的核心部分,就是你的「核心投資」,而花瓣則是「非核心投資」。我認為,30世代每月至少應該提撥薪水的25-30%,用於你的整體投資。

其中,核心投資部位就是你這輩子的投資主軸,以五到十年以上的長期投資為出發點。對30世代來說,投資心態雖然可以較為積極,但核心投資必須以「穩定」為前提,所以具有分散區域風險效果的全球型股票基金,或是市場成熟穩健的美國股票型基金,應是可以考慮的選項。基本上,核心投資必須占你所有投資部位的一半以上,甚可彈性提高到九成。

非核心投資要停損

至於非核心投資部分,就是選擇適當時機,掌握特定市場的波段行情,為自己的資產伺機加分,建議選擇單一產業或新興國家股票型基金。不過,千萬別被這種「機會財」沖昏了頭而大舉介入,非核心投資不該超過你投資總額的一半以上,且須設定停利、停損點,要停損於「無傷大雅」的程度。

另一方面,雖然核心投資是以長期投資為考量,在投資組合上,「以不變應萬變」是基本原則之一,但投資人隨著年齡階段、投資目標的轉變,也要適時予以調整。如果簡單用股、債兩種工具做分野,建議30世代的債券部位不必超過兩成;但在接近40歲時,可調高到三成左右;而年過50之後,則可進一步提高到四至五成比重。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