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投資新手來說,如果有一種產品可以買了就放著不管、讓專家自行配置,退休時再領回這筆錢,那該有多好?
最近就有投信業者跟保險公司推出號稱「懶人理財法」的生命週期基金,訴求的對象就是沒有時間、也缺乏投資概念的人,用很簡單的方法就可以存到足夠的退休金。不過,到底什麼是生命週期基金?它適合什麼樣的投資族群?買這個產品又有什麼該注意的事項呢?
買了放著、一次購足
簡單來說, 生命週期基金(Life cycle fund)就是先預定好自己的退休年齡,然後購買以那個退休時間點命名的基金。例如現在35歲的人,預計55歲(2025年)退休,可以選擇2025年到期的生命週期基金;以此類推,現在45歲的人,可以買2015的基金。
它會自動隨著退休年齡的接近,每年慢慢減少股票、提高債券的比重,逐步降低投資風險。直到退休時間到,會把大部分的資金轉向風險比較低的固定收益投資工具。消費者只要選定好退休年限和每月投資的金額,就可以放著不管,不必每天擔心股價的起起伏伏以及資產配置的問題。
全球人壽市場部副總經理柯寧爾(Brandon Caneer)認為,這是一種「買了就放著」(buyand hold it)、「一次購足」(one stop shopping)的投資產品,優點是簡單、易懂、不用花太多時間,可以用最少的錢買到最多種類的基金,也比自己聘請財務顧問來得便宜許多。
最適合年輕的理財文盲
柯寧爾也建議,退休規畫最好是愈早開始愈好。「以美國來說,25%的人活到95歲。」但大部分的人並不知道這個道理, 總認為自己會在60歲退休,「那長達三十年的退休生活該怎麼辦?」工作三十年,退休生活也長達三十年,柯寧爾認為應該提早開始準備。
比較市面上的退休產品,年金型的優點是有保障、每繳幾年之後一定會拿回預定的金額,保守穩健,但利率最多只比定存高一些些。一般的投資型保單和生命週期基金都有虧損的風險,但也有很大的機會可以賺到高獲利。而生命週期基金又比一般投資型更簡單,不需要自己做資產配置和選擇基金,所以特別適合對理財一竅不通、但又有退休規畫需求的投資人。
不過, 也不是每個人都適合這樣的產品。柯寧爾強調:「如果你對投資和風險很焦慮,不想損失任何東西;或是
股市下跌就睡不著覺,那就不應該買這樣的產品。」此外,偏好自己理財、不想假手他人的也不適合。
投信投顧公會秘書長蕭碧燕就認為,這個產品「對沒什麼投資概念的人是個不錯的選擇」,因為不是每個人都數學好、很會理財,但蕭碧燕還是建議年輕人最好趁年輕、還能夠承受風險的時候,多多吸收理財知識。
不含健康、醫療險
當然,生命週期基金也和一般的投資型商品一樣,都需要長期的投資。因為投保前幾年保險費的比重會比較高,相對地投資的部分就比較少。像富達證券跟全球人壽共同推出的這檔生命週期基金,第一年就有85%在保險費用上,換句話說,只有15%用於投資。如果第一年就贖回,等於85%的錢領不回來。雖然說保費的比重可以依客戶的需求來調整,但至少要等到繳了第五年之後,保險費用才會歸零,之後繳的才全部用於投資。如果只是三年以內的短期投資,應該將基金跟保險分開買。
另外, 生命週期基金目前的規畫就像一般投資型保單一樣,只能連結到壽險,醫療險跟健康險並不包含在內。一般年輕上班族更迫切需要的健康險跟醫療險,也需要另外再加購。
最後, 要注意的是, 同樣的產品向基金公司購買,或向保險公司購買的費用會有所不同。必須先搞清楚自己買這個產品的目的,如果純做投資用,不想買保險,就跟基金公司買;如果想買保險和基金,也需要保險顧問提供諮詢,就跟保險公司買。這些都是事先就要想清楚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