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等待沒有饑餓的春天

7歲的夢

康文炳
user

康文炳

2006-10-01

瀏覽數 3,100+

等待沒有饑餓的春天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南半球的七月,冬意猶濃。飛揚的塵土中,26歲的珊妮李西薇(SenelisiweZondo)帶著乾瘦的4歲兒子,赤腳走了三個小時的路,來到世界展望會的糧食發放站。領了玉米粉、黃豆和些許食用油,珊妮沒有稍事逗留,就將食物頂在頭上,向枯黃的原野走去,留下孤寂的背影。

在十公里外的村落,珊妮李西薇還有一位11歲的女兒、一位8歲的兒子,以及66歲的母親,等著她回家煮中餐給嗷嗷待哺的孩子們吃。

2002年,長達四年的乾旱侵襲辛巴威之前,珊妮李西薇一家每年還可以收成二十五袋每袋五十公斤的玉米,糧食足夠維持到下一季的收成,除了自用外,還有剩餘的十袋可以到市場變賣現金。但乾旱開始後,珊妮李西薇一家人的生計便一年不如一年,損失了六頭牛,今年收成也僅剩下五袋玉米。珊妮李西薇的丈夫被迫離家到城裡做建築工人,但由於收入微薄,因此也從未拿錢回家。

唯一願望就是孩子不要餓死

在平均壽命只有37歲、貧窮人口占總數的83%、失業率高達80%的辛巴威,珊妮李西薇一家的情況還不算是最糟的。

在台灣世界展望會設在辛巴威盧磐地區的營養餵食學校裡,7歲的莫特提(Mottety)天真地和一群同年齡的孩童排在隊伍中,等待工作人員將一杯150cc的玉米糊倒入他手中的大餐盤。食之無味的玉米糊,可能就是他今天僅有的一餐。

領到食物後,莫特提和其他同學紛紛到樹下席地而坐,每個孩子都吃得津津有味,捧著大餐盤將玉米糊舔得一乾二淨。學校老師說,據他們調查約有三分之一的學生,一天只有學校這一餐,回家後就沒有食物可以吃了,所以孩子很喜歡到學校來上課。

莫特提父親去世了,母親不知去向,現在跟高齡81歲的老病祖母住在一起,只能依賴住在附近的伯伯桑松接濟,但59歲的桑松自己也有八個孩子要養,今年四公頃的田地,只收成八袋,目前就靠著變賣牲口過活。

莫特提年邁的祖母無奈地說,她太老了,完全不能工作,對未來也不知道該怎麼辦,而孩子除了到學校有食物吃,實在也沒有其他辦法,她現在唯一的願望就是莫特提不要餓死。

【會員限定活動】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時代的選擇!立即報名>>

兩百九十萬人急待國際救援

辛巴威原名羅德西亞,1980年推翻白人政府獨立後,現任總統穆加比掌權已超過二十五年。然而,由於社會動盪,外債高築,加上愛滋病蔓延(一百八十萬人感染愛滋病,另有一百五十萬愛滋遺孤),讓辛巴威的經濟就此一蹶不振。

更慘的是, 近年來連年乾旱,導致嚴重的糧食短缺,民不聊生。過去一年,辛巴威的通貨膨脹率高達1193%,人民買不起足以糊口的糧食,饑荒迫使人民遠離家園,全國一千六百萬人口中有將近四百萬人出走,而無法離開的人,只能靠著政府和國際組織提供的糧食配給苟延殘喘。

但是政府提供的糧食幫助緩不濟急,平均需要花四到六個月才能送到災區,而且數量也嚴重不足,使得許多人瀕於餓死的邊緣。據國際救援組織估計,目前辛巴威全國有兩百九十萬人面臨糧食短缺,需要二十二萬五千噸糧食供應,才能解決此一危機。

辛巴威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及文化傳統,過去也曾繁華一時,現在雖然看似前景黯淡,但誠如辛巴威世界展望會緊急救援事工處長愛德華‧布朗(Edward Brown)所說的,辛巴威是具有潛力的國家,人民識字率90%以上,也曾是南部非洲最主要的糧食出口國,未來只要獲得適時援助,他相信五年內就可以獲得改善,恢復原來面貌。

辛巴威的政治不一定能有清明的一天,苦旱的天災也不曉得什麼時候會結束,但來自地球遠端的愛,或許可以讓7歲的莫特提,看到未來的春天。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