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即將掀起一陣分時渡假風!東森媒體集團在桃園楊梅,投資30億元,開發近兩萬坪的東森溫泉渡假村,並加入以「分時渡假」聞名的RCI全球渡假網絡系統,已於11月正式營運。
聽到分時渡假,民眾常聯想到過去台灣業者販賣海外渡假村,運用不當的銷售手法,不但買到一個根本不存在的渡假村的使用權,或是去了國外渡假地點,才發現與當時購買影片的介紹差距甚大,會員權益因而受損。
然而分時渡假到底是什麼?分時渡假即是推動「分時共享」(timeshare)的概念,會員預先購買渡假村的住宿權益,依據不同商品的設計,有不同的年期。若購買二十年期的會員,每年可使用固定的旅遊時數或點數。在此期間,住宿價格不變,會員也可與系統內的國內外渡假村進行住宿交換,體驗不同渡假村的風格。
台灣市場有潛力?
事實上,國外推行分時渡假已有三十多年的歷史,較適用於家庭組織。東森這次與占有全球分時渡假的三分之二市場、在世界有三千八百家結盟渡假村的RCI分時渡假交換平台合作,便是想利用其豐富的經驗,經營台灣市場,並藉其大量的分時渡假會員人數,吸引更多國外旅客。而台灣也是RCI首度推行點數制的亞洲國家,消費者不但可利用點數住宿,機票、租車、餐飲等均可運用點數抵扣,增加使用彈性。
東森這次大手筆的投資,便是看上國內外旅遊市場的成熟。全球2005年觀光客達八億八百萬人次,較2004年成長5.5%;而2005年來台的旅客也達337萬8千人次,較前年成長14.5%。雖然經濟普遍不景氣,但台灣出國人次還是維持約八百萬,國內旅遊的訂房率也居高不下,現今欲主動安排行程的自助旅行者比例也大幅增加。
RCI台灣行銷總監吳惠雯表示,台灣民眾的收入已有一定比例用在旅遊消費上,且人口結構也已多元化發展,再加上出國方便,台灣人多已了解如何選擇旅遊方式。以目前台灣分時渡假會員只有一萬人的情況看來,未來若預計有10%的市場,分時渡假仍有極大的發展空間。
大手筆可否奏效?
斥資30億元興建的東森溫泉渡假村,園區內除了有現代化的休閒設施,如東南亞最大的De Mon SPA會館、十一座網球場、四座游泳池、健身房等,更申請開發溫泉,並結合當地的自然生態,買下一萬多坪未開發的原始森林,讓渡假會員得以接觸自然森林與溫泉,藉由抓泥鰍、種水稻體驗回歸原始的風情。
東森國際公司總經理廖尚文表示,不同於國人過去大多採取走馬看花、馬不停蹄卻沒有得到真正放鬆的旅遊方式,東森溫泉渡假村要給消費者樂活式的休閒旅遊型態,即採取定點、深度、悠閒的渡假方式。
會員選擇一段時間到此,便能享受山林、溫泉、客家文化與現代化的軟硬體設備,不須舟車勞頓地趕赴下個旅遊景點,使身心靈真正獲得放鬆。
針對消費者過去對分時渡假的不良印象,東森集團欲利用分期、將法定鑑賞期由原本的五天延長為十五天等方式,以獲取消費者的信任。然而世新大學觀光系主任陳墀吉認為,分時渡假的年限長,消費者購買後很難立即使用,因此鑑賞期應該拉長至一至兩個月才算足夠。另外,東森的分時渡假也應考慮國內人民的旅遊與觀光習性,提供更多元的渡假地點選擇。
雖然國人逐漸接受深度定點旅遊的觀念,但仍尚未普及,若要民眾一次拿出大筆金額,投資預買未來二十年的旅遊計畫,似乎不是個容易的決定。因此東森的分時渡假村是否能夠很快招募到預計的會員人數,不但需要第一線銷售人員詳細解說產品與權益,消除客戶疑慮,也考驗著民眾對東森品牌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