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只要觀點不同,不必高智商

工研院創意中心

瞿欣怡
user

瞿欣怡

2007-01-01

瀏覽數 5,250+

只要觀點不同,不必高智商
 

感覺硬邦邦的工業技術研究院裡,有個活蹦亂跳的單位──創意研發中心。

這裡有完全不懂程式設計的動畫家、學娛樂科技的年輕設計師、熱愛藝術捏陶的藝術家..這樣的團隊,如何合作?

創意中心主任薛文珍找工作夥伴不問學經歷,卻要面試者用大把熱情說服她。

講什麼都不會變笑話

對薛文珍來說, 一個有著與眾不同觀點的人, 比高智商的人還要重要。她堅信這是一個用科技感動他人的年代,所以她要求團隊中的人都要不停地向內挖掘。她說︰「做科技研發,我都要問同仁『How?』但現在卻要不停追問『Why?』為什麼要做這些計畫?」很多時候,團隊成員的構想只是來自於小時候的記憶,或者一個埋藏在內在的熱情。薛文珍認為,任何一個從未被放棄的夢想,都有價值,以向內探索為前提下,讓團隊覺得「安全」非常重要。團隊成員都知道,在創意中心不管講什麼都不會被當成笑話。這樣一個臥虎藏龍的地方,整個大團隊以薛文珍為主,往下分支的小團隊繼續進行跨領域的雜交,生產出一個個新穎動人的創意作品。

舒靜珉:用傻氣與決心貫徹創意

養過老鷹的舒靜珉在到創意中心工作前,是個電腦動畫設計師,也搞過純美術,但是對工業設計一竅不通,這樣一個門外漢,心中卻有極珍貴的創意夢想。

他第一個夢想是做隻肥胖可愛在水中悠遊的「水中械」,可以陪伴無法出門的人。原來他曾經短暫地陪伴過一個身心障礙的小女孩,小女孩無法出門,父母就送給她一隻魚,不久後,魚就死了;父母送第二隻魚給她,沒多久又死了,小女孩關起心門,躲回自己的角落。十幾年前的舊事讓舒靜珉耿耿於懷,若有隻可愛卻不會死亡的魚,小女孩會更快樂。

從小對機械人非常著迷的他,從不認為非得要高科技才能設計出有人性的機械人,相反的,簡單也可以很有深度,但是一個沒有理工背景的人來說這些話,也有點悖離現實。

「水中械」的概念,比一般機械人難執行,因為水是3D環境,在水中悠晃得克服水流干擾。他光是提案就提了半年,薛文珍一直不肯通過,認為不管在技術或資金上都非常困難,最後薛文珍好不容易撥了10萬元,讓他能夠有個起頭。

苦心實驗打動工程師

協助的工程師卻不斷說舒靜珉根本在空想,於是他自己去找做船模型的師父學做模型,常熬夜測試模型下水後的狀況,他自己大笑形容是「初學者的傻氣」!可是傻到底,工程師們也被他的意念感動,一起創造出後來取名為「波波魚」的「水中械」。但當「水中械」完成,舒靜珉打電話要告訴小女孩,他終於設計出不會死掉的魚時,小女孩已經在前一個月過世。

舒靜珉帶著來不及傳達的愛, 繼續努力改造「水中械」。成功推出第一代以後,有次經濟部前部長何美玥來參觀,開玩笑地說︰「如果這隻波波魚可以洗魚缸的沙子,我就會買!」其他人都當玩笑話聽,只有舒靜珉聽進心裡,最後研發出會洗沙子、能自動餵食,還可以當保全系統的第二代「水中械」。他強調,做為團隊領導者,要有堅強的意念與決心,其實他感動團隊的還有那份溫柔的心意。

林盈孜:學會用不同的語言溝通

林盈孜只有28歲,笑起來就是個可愛女孩,但可別小看她,她擁有建築師的專業背景,還在美國拿到娛樂科技的碩士。然而,擁有雙重武器的她,在回台灣後卻非常茫然,不知道自己該選擇建築師事務所,或是到日漸凋零的娛樂產業工作, 更讓她心灰意冷的是每家公司徵才時,只在乎技能(skill),而非才能(talent)。

當時創意中心正在徵才,她上網站一看,發現這裡竟然不問背景,只在乎一個人的特質,也正在尋找跨領域者;薛文珍也看中她天馬行空的創意,便聘請她進創意中心。

張敏敏老師《 策略執行力實戰班 》6 天班・用 OGSM 2.0 串聯策略與行動,台北、台中開課,最後報名!

沒想到這兩個人光是為了寫一份企畫書,就互相折磨了半年。林盈孜自認是很能融入團體的人,於是她硬逼自己寫出中規中矩的企畫書,可惜她努力寫的企畫書,感動不了自己,也讓薛文珍傷透腦筋。

薛文珍後來終於警覺到︰「我找進來的,是個有夢想的女孩,可是這個框框讓她變形了。」兩人決定拿掉所有框林盈孜:學會用不同的語言溝通架,讓林盈孜用擅長的水彩畫跟動畫取代企畫書,她一畫出來,就感動所有人。

浪漫想法要靠團隊牽成

解決大團隊的問題,林盈孜還要領導自己的小團隊,問題又來了,她沒有工程背景,常常認為簡單得不得了的地方,工程師卻直接告訴她「做不到!」她氣得抗議︰「我畫得出來,為什麼你們做不到!」林盈孜希望自己設計的魔鏡能夠有音樂,有LCD燈,燈的顏色要隨音樂變化,這是個很浪漫的想法,但工程師老是畫不出她要的顏色,只好投降:「畫家很容易就能調出顏色,卻無法透過語言告訴別人。」

她乾脆要工程師教她怎麼寫程式,準備自己來,沒想到工程師給了一堆數字,要她用數字調,讓林盈孜不知如何是好。

眼看事情就要卡住不動,林盈孜突然要求工程師︰「只要給我小畫家,我就會畫。」這還不簡單嗎?工程師便設計出一個小程式,各退一步,大家就能繼續往前走啦!做為團隊領導者,林盈孜在創意中心學會寶貴的一課︰做自己很好,但要學會正確的溝通。

萬象:熬過磨合期心態更成熟

萬象從一開始就在工研院工作。他是水資源處的資深工程師,也做過計畫主持人,比創意中心許多人都資深。但他的磨合期卻比任何人都長。

重建工作習慣與價值

萬象本來以為自己的職場生涯不會再有變動,每天準時上下班,內心對創作的渴望已經漸漸走遠,卻意外得知創意中心要成立。他花了半年的時間思考要不要轉任創意中心?他熱愛動手動腦搞創意,但真能適應全新的部門嗎?

勇敢轉任後,果然,第一年衝突不斷。創意中心沒有學長學弟的制度,萬象要重新建立工作習慣與價值,他說︰「我再怎麼樣都是個主管,但來創意中心後,我什麼都不是。」

剛開始時,他認定自己要「領導」大家,靦腆地笑說︰「不打不相識嘛! 」最後他問自己︰ 「我為什麼要來創意中心?」發現一年來雖然每天上班24小時, 卻很快樂, 他找回對創作的熱愛,這就是一切的原點。心想通了,人才能安頓,才能創造。

在水資源部門,他很少被問「為什麼?」可是在創意中心卻必須不斷自我追問。一次與兒子的對話,更讓他思索關於「怪獸與英雄」的存在。有天8歲的兒子問他:「爸爸,世界上有沒有怪獸?」萬象當時回答:「神話裡才有。」兒子竟然接著說:「沒有怪獸?那就沒有英雄了。」萬象不知道該如何回答,想了一年,才告訴兒子:「怪獸就在我們的心中,英雄也在我們的心中。」

他創造的怪獸機器人司芬克斯(Sphinx),結合了「人臉辨識」、「語音辨識」與「語音合成」三大技術,可以讓人與機械人互動。萬象故意將斯芬克斯做得很巨大,因為斯芬克斯在希臘神話中是個吃人怪物,常擋在路中間問人謎語,答不出來便會被它一口吃掉,然而最後破解謎底,殺掉怪物的,仍舊是人類。

經歷職場生涯的轉折,及新團隊的磨合後,萬象似乎更成熟,他笑著說︰「我只想傳達一個觀念,如果你答不出生命的謎語,就會遭到反撲,如此而已。」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