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於敗戰後的日本團塊世代,成長於艱辛的環境,隨後在經濟復甦的六○年代投入企業戰場,將日本建設成首屈一指的經濟大國。
但今年起將有六百八十萬名團塊世代屆齡退休,這些曾叱吒全球的企業老將,正成為下波中國企業最搶手的勞動資源。
中國企業求才若渴
這群被稱為「元氣銀髮族(active senior)」的退休團塊世代,大多在體力和精神上仍是活力十足。他們多半得等到65歲才領得到年金,為了未來五至十年的生活費用,有人響應日本政府的號召二度就業,有的則無法忘懷在日本高度成長期度過的青春歲月,選擇到中國市場開闢事業第二春。
「對曾在充滿活力的六○至七○年代打拼過的我來說,現在的日本實在無聊了點。」現年64歲, 任職於日本電計上海分公司的鈴木茂昭曾派駐北京,難忘當地的活力,退休後選擇到中國二度就業。根據日本外務省的統計,目前光是長期旅居上海的日本人便有四萬多人,僅次於紐約。
但許多西進中國的日本企業,仍面臨技術人才匱乏與成本控管的問題,比起從日本派遣正職員工,就地雇用有中國經驗、且技術嫻熟的日本銀髮族,不僅能填補這類空缺,還能省下派遣正職員工的種種津貼,實乃一石二鳥之計。
專司中國市場人力仲介的網站Kmome.cn表示,原本他們最大的使用族群為30歲前後的日本女性,但目前上該網站登記者已有五成以上是銀髮族。
除了上海、北京等重要都市,廣東沿海的經濟特區也在向這些老將們招手。這裡的日系企業多以技術性的製造業為主,對技術達人是求才若渴。
此外,也有愈來愈多和日本有業務往來的台商、港商及中國當地企業,開始招聘有人脈和技術指導能力的日本銀髮族。
不過,有鑑於中國當地的仇日情緒,人生經驗豐富的銀髮族也做了一些省思。前述的鈴木茂昭就捐贈了400萬日圓,在緊臨越南的雲南邊境創辦一所教育當地少數民族的中學,「希望這些學生們長大後,能想起日本人也曾做過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