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在「傑出基金金鑽獎」中參加「研究人員獎」的評選,至少要有兩年的從業經驗,擔任研究員才第三年的大華證券自營部副理林茹靖,居然一舉打敗眾家前輩,成為金鑽獎創辦以來,最「菜」的得主。
菜鳥何德何能,可以在經驗至上的投資研究領域當中脫穎而出?林茹靖先是謙說運氣好:「大概是因為口試那天我剛好精神不錯,講話比較有條理吧!」不過,真要說她得獎原來全憑運氣時,她卻又孩子氣的急著為自己辯護:「但是在這兩年,真的真的真的,我非常的堅持,而且努力!」
或許,這就是林茹靖的成功方程式吧!近乎自我解嘲的謙虛,同時又有堅強的韌性與固執。想在需要做苦功的投資研究員領域發光、發熱,的確需要兩者兼備。
「要當產業研究員,尤其是像我們這種本土投資機構的研究員,一定要謙虛一點才行啊!」
林茹靖所謂的謙虛,包含兩種意義:面對整個產業的、還有面對個別企業的謙虛。
傳產資訊封閉,用腳跑數據
隔行如隔山,這話完全命中研究員的痛處。「每個產業都有學不完的東西,要做好研究,就一定要謙虛。」林茹靖比喻,明明已經花了很多研究功夫,還是要永遠覺得自己懂得不夠,面對每個產業,就好像是面對一個全新的世界,而且不能只是「走馬看花」欣賞風景,必須找出這個世界的運作邏輯,「要深入這世界的每個角落。」
光研究單一產業,就已經夠令人頭大,林茹靖才剛入行,卻得一口氣接下七個不同的產業研究,從傳統產業到科技業,從觀光、橡膠、紡織,到IC通路、電子設備廠商。每個產業,對林茹靖來說,都是隔行如隔山,每個新領域,都像是一次新的冒險。
「傳統產業的資料不好找,要從各方『搜括』各種資訊,記得有一次光是要找窗簾的銷售數字,就得跑遍所有廠商,只為了做出一張表格啊!」林茹靖哀怨地說。
可別以為資訊一籮筐的科技產業,就比較好跑,林茹靖說,資料太容易取得,更不容易研究出「獨家」的分析,「如果沒有更進一步地找出不同數據之間的特別脈絡,那麼,你的研究報告可能就和網路上隨手取得的資訊一樣,是沒有價值的東西。」
聯合盟友,瓦解企業大小眼
具有獨家觀點的分析, 是怎麼得來的?特別是林茹靖不過是個菜鳥,既沒經驗又缺人脈。她坦承,菜鳥要先學會自我解嘲,才能調適某些企業的「大小眼」。
「有些公司的發言人,永遠不會跟你多說什麼,甚至,有些公司會很明白的說,他們光是應付外資法人就夠了,沒有多餘力氣來處理本土法人的問題。」林茹靖苦笑說。
碰釘子的經驗多了,林茹靖一樣會有挫折感, 「有時候會覺得研究員這工作有點可悲,好像研究能力不如社交能力來得重要。」懂得交朋友、背後有外資法人當靠山,好像才能受到企業的重視,拿到第一手消息。
抱怨歸抱怨,不能因為這樣就不管這家公司,林茹靖也沒有這麼容易認輸,「他們沒有錯,我的確不是重要角色,不能帶給這家公司什麼了不起的好處或利益,對方當然沒有理由要對我好。」
慢慢地,林茹靖學會這樣告訴自己,在面對挫折時能立即調整心態,換個方式再進攻,「我有可能找幾個前輩一起進攻這家公司,要不,就是『奪命追魂call』,call到發言人跟我變成好朋友,總之,就是要打進這家公司才行。」
使出必殺大絕招:奪命追魂call,需要兩個條件,一是臉皮夠厚,另外,是打死不退的堅持與勇氣。後者,正是林茹靖能夠成功的重要關鍵。
「堅持也有兩種,一種是面對工作挑戰,一種是面對市場變化。」林茹靖說,研究員每天上午7點半前要趕到公司,「把所有報紙翻過一遍,不能錯失任何一個和自己領域相關的訊息。」表定的下班時間是4點半,但通常那時林茹靖還在跟各上市櫃公司周旋,「好不容易回到家,工作還沒完,要寫個股研究報告,一個禮拜恐怕會有兩天以上得熬到凌晨2、3點才能睡,在法人說明會密集舉行時,甚至整個禮拜都是熊貓眼。」
面對挫折,打死不退就對了
但更難的,卻是「面對市場波動時,需要超人的堅持和勇氣。」林茹靖說,研究員的建議直接牽動客戶的投資績效,有時,一檔個股明明基本面前景可期,但股價卻是反向走跌,「這時,你有兩個選擇,一是承認自己錯誤,另外就是告訴客戶,這個市場走勢是錯的,未來終會還給股價一個公道。」面對「現買現虧」的暴怒客戶時,要堅持己見,可不是件容易事。林茹靖說,「別想太多」這個心態很重要,某種程度而言,這可說得上是她的勇氣來源。
「你會遇到一些很尷尬的狀況,比如說,一檔慘跌的股票忽然有了投資價值,你敢建議客戶買進嗎?一檔勢頭正熱的個股恐怕要回檔了,你敢提出看空的報告嗎?」只有別想太多時,才能過濾掉「別人怎麼想」的雜質,能夠有勇氣,根據自己的研究與分析,做出最理性的判斷。
「當然,我也有槓龜凸槌的時候。」林茹靖說,這時,就要先謙卑承認自己的渺小,然後還是那句老話,別想太多,才能走出挫折感。
本來嘛!都說股海茫茫,股市就像大海,風雲難測,林茹靖這時又收起精明、銳利的眼神,像個任性而愛耍賴的孩子,「遇到波折別想太多,打死不退,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