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手機大變身,貼近生活更親近地球

未來概念正流行

陳竫詒
user

陳竫詒

2008-06-01

瀏覽數 3,700+

手機大變身,貼近生活更親近地球
 

根據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的統計資料顯示,台灣的手機門號人口普及率高達104.6%,亦即一百名的台灣民眾,就擁有104個手機門號;高飽和的通訊市場及手機普及率,清楚看出手機與現代人密不可分的連結,成為與人親暱到幾近隨身攜帶的標準配備,究竟要具備哪些功能,才貼近使用者的理想境界呢?

廠商打出未來概念牌

高畫質照相手機、無線上網、觸控式面板?這些功能恐怕都不夠看了,日前,手機大廠NOKIA與英國劍橋大學合作,推出一款名為「Morph」的概念手機,讓你對於手機有更多元的期待。

澄澈透明泛著螢光綠的外觀, 展現酷炫的未來感; 手機表面具有自我清潔功能,水分、髒污都難以附著,手機浸水短路的情況再也不會是你的夢魘。而隨時隨地都可充電的太陽能電源裝置,以後出門不必再掛心充電器是否帶在身邊;另外,貼心的環境感應系統,協助你蒐集四周環境的相關訊息,舉凡天氣、空氣品質等訊息全都一網打盡,更神奇的是,「Morph」還能替消費者檢測水果殘餘農藥的程度,甚至是分析人體內部的血糖,就像隨身攜帶家庭醫師一般,為使用者的個人健康把關。

最與眾不同的地方在於,這款手機能夠隨心所欲地扭曲摺疊,變換出各種形狀;折起來,可當傳統的話筒使用,一攤開,又形成薄如紙張的寬大平面,可以充當顯示螢幕、接收資料、或者做為觸控鍵盤都不成問題。而不需要使用時,就如手鐲一般圈在手腕上,搖身一變成為充滿時尚感的腕錶;不僅如此,還能夠依你的喜好,隨意變換顏色及圖案,簡直就像是手機版的變形金剛。

「Morph」之所以能輕易彎曲,準確地變化出使用者想要的形狀,關鍵就在於透過奈米科技開發出的柔性材料特性;類似蜘蛛絲的韌性與彈性,利用生物蛋白質纖維製成的主體,使得其構造組成更具延展性。這類師法自然的材質,也極易被分解,對生態環境相當友善。

這款概念手機目前正在紐約的現代藝術博物館(Museum of Modern Art)展覽,預計在七年內問世;不過劍橋大學奈米科技研究部主管馬克(Mark Welland)則保守估計,還要再十年才有辦法量產,千萬別因此延遲了你更換手機的時程表。

生物科技搶救環境問題

像蜘蛛絲一樣強韌的手機,彷彿科幻小說才會上演的情節,但事實是,生物科技已逐漸跳脫醫藥應用的局限,往自然生態與消費產品上的應用方向結合,生物樹脂廠商「Cereplast」就是例子。

Cereplast樹脂的主要原料來自於植物,例如玉米、小麥、馬鈴薯和樹薯的澱粉,而非石油。就今日來看,生物樹脂與傳統的塑膠相比並沒有比較便宜,但在油價高漲的年代,該是發展其他選擇的時候了,況且,生物樹脂可回收再生,以及在特定控制條件下可被分解的特性,在環保意識抬頭的21世紀,預期將有龐大的市場潛力。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麻省理工大學之前也發明出「病毒電池」,利用對人體無害的病毒,聚合成薄膜,成為極薄且極富彈性化的電池包膜;技術成熟後,只要把所有成分倒在一起,病毒就能自動組合成電池。依此製作出的電池只有3微米,甚至比頭髮的直徑還小,比起現今富含鋰等有毒物質、任意廢棄會嚴重污染水源與土壤的傳統電池,病毒電池有八成可以經由生物分解,不僅更環保,能量的產生過程也更有效率。

科學發展到一定的極致之後,人類必得更謙卑地轉身向大自然學習,生態科技在消費產品上的應用因之蓬勃發展,除了NOKIA之外,IBM、摩托羅拉、富士、HP等大廠也紛紛投入;未來,使用馬鈴薯做成的手機、鮭魚DNA製成的電燈,都不再是天方夜譚。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