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郭敬明:「新的中國,是個崇尚想法的市場」

中國風雲榜》 專訪郭敬明 找到中國「心」方向

採訪∣江佩蓉 整理/賴玟如
user

採訪∣江佩蓉 整理/賴玟如

2008-03-01

瀏覽數 3,850+

郭敬明:「新的中國,是個崇尚想法的市場」
 

出發到上海採訪前,郭敬明這個名字已經糾纏了我有兩個月之久。這兩個月之中,我讀遍手邊盡可能蒐集到的作品或報導。他的形象由平面而立體,終於在見面那一刻揭曉。

連續三天高燒不退,剛打完點滴的郭敬明滿身藥水味,瘦小的身形看來更顯羸弱。即使身體狀況不佳,他仍是一個思緒極其敏捷且深諳媒體運作的受訪者。坐下來10分鐘後,擬定的題綱已經訪完,句句精采,我可以打包回台灣寫稿。事實果真如此嗎?

這種受訪者對記者來說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遇上這種強中手,採訪起來格外刺激,一個小時的訪問,我問了六十個問題,不想回答的問題,他毫無遲疑地直接拒絕。他的對答如流令人印象深刻,強烈的企圖心與不服輸的性格也讓人望塵莫及。

郭敬明是中國80後世代的縮影。一胎化政策下,這個世代受到前所未見的關注,享有的資源與財富是過去世代的六倍。世界最大的舞台正等著好強爭勝的80後,面對挫折他們不輕易低頭,永遠相信,最終攀上頂峰舉旗歡呼的人會是自己。面對擁有如此強烈鬥志的競爭世代,台灣的30世代準備好接招了嗎?

問︰(《30雜誌》問,以下簡稱問)你因為蟬連

兩屆「新概念作文比賽」一等獎,開始成為一個

作家,當初為什麼想參賽?

答︰(郭敬明答,以下簡稱答)我很喜歡《萌芽》雜誌刊登的第一、二屆的獲獎文章,學校裡的老師要求的文章總是很嚴肅,但是《萌芽》雜誌刊登的得獎作品風格非常自由,散發出一種特別的、新鮮的氣息,令我嚮往,很想參賽。

問︰剛開始寫作的時候,曾經想過自己會成為

一個作家嗎?

答︰我在初中、高中的時候開始寫作,當時不考慮靠著寫作過活,還是想著「我要念大學,找份好工作」什麼的,因為覺得「作家」離我們太遙遠了。等我出版了第一本書之後,我發現,「成為作家」、「靠著寫作過活」不僅僅是一個夢想,而可以是很實際,可以實踐的一個理想。

問︰成為一位成名作家時,你才20歲,如何承

受突然成名的壓力?太容易成功曾讓你出現「大

頭症」嗎?對此做了什麼調適?

答︰嗯,太容易就成功會讓自己變得驕傲。最初一兩年,會覺得自己很了不起,變得高調,說話帶著驕傲的成分。那是年輕一定會犯的錯誤,那種成長很痛苦。但是習慣了以後,有點像久病成醫,講起來有點無奈,就是既然無可避免,那我覺得做好自己就行。

問︰在《悲傷逆流成河》之前,你遭遇了人生的

重大挫折(被控抄襲作品敗訴),可以請你談談

這件事情嗎?

答︰那其實就是一個小孩子學習面對,承擔許多複雜的情勢。像是心知肚明不是我的錯,卻不能公開說明白的事,像是冤屈或是不公平等等。那形成生命中很大的一筆財富,讓我知道發生那樣的狀況,該如何解決。

我很佩服林志玲說過的一句話,「無論是正面或負面的報導,我都感謝他們,正是這些報導成就了今天的我。」同樣的,那些負面的新聞報導帶給我很多養分,改變我的人生態度。

問︰你在那次事件中學習到什麼?先前你提過

遭遇抄襲官司,不會擊倒你,你會證明自己可以

繼續走下去,現在依然是這個想法嗎?

答:如果攻擊一來,我就受傷了,從此一蹶不振,那正是別人真正的目的。我學會加強防禦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厲害,變得更強,這樣才是真正成功的人。所以,我要不斷寫書,一本比一本厲害、暢銷。因為我是很好強的人,別人愈踩,我就愈反抗,我想證明我不是別人所說的那樣,這應該是我的天性,我不願意在那樣的打擊下,成為大家所認為的一蹶不振。

問︰你在遭遇挫折的那三年,做了很多人生計

畫,計畫的內容是?

答︰那是我人生最挫折的三年。作家是一個太脆弱的行業,根本沒有保障,這個職業的力量很渺小。有一天,不寫了就什麼都不是。我覺得我的人生不應該只是這樣。其實那時候成立「島」工作室的想法已經開始醞釀了。

張敏敏老師《 策略執行力實戰班 》6 天班・用 OGSM 2.0 串聯策略與行動,台北、台中開課,最後報名!

我要做的是文化產業,而不僅僅是一個作家。所以,後來開了個人公司,做了書籍雜誌等刊物的出版。我希望從事的是文化,而不是「郭敬明」個人的形象。

問︰做為一個22歲已經有100萬版稅的作家,

為什麼還要辛苦的自行創業?

答︰我第一本書的版稅已經很多了,但是後來覺得不夠。不是因為錢的數目,而是覺得自己應該更有企圖心,達到一個更高的高度。「覺得不夠」是出於對自己人生的期許,而不是銀行裡數字的積累。比如說做了一本暢銷雜誌,我會問自己還有沒有辦法再做另一本更暢銷的刊物,會想要挑戰自己。

至於創業,心裡更多的是一種不甘心,我不甘心自己只是個作者,只是個寫字的人。我應該可以做更多事,可以規畫很多項目,希望人生能有更多的挑戰。

問︰中國很大,作家很多,你會不會擔心自己有

一天被取代?

答︰我覺得每個人都會被取代,只是時間多久而已。我會盡量選擇跳躍性很大的題材,比如我寫了《幻城》,接下來一定不是《幻城二》,不只是不寫續集,而且不繼續寫奇幻題材;重複做別人或是自己做過的事就是落後了,我一定會讓自己保持在最引領潮流的這個位置。

四、五年之後,可能我的聲勢已經不那麼熱了,我希望可以漸漸轉入幕後,出版我想出版的書,推廣我覺得好的產品,不一定是我的作品。如果以後想成為那樣的人,那麼我前期一定要學會很多事。漸漸轉入幕後,做出版是我兩年前的計畫,現在是兩年後了,的確是已經差不多了,差不多快到轉換的分界點了。

問︰這是指你將從作家身分變成一個品牌嗎?

像是讀者買《最小說》,是因為那來自「郭敬

明」?

答︰有些人是因為我,信任我,然後變成信任我所製作的東西。我不會輕易地做一個東西,我要做,就一定會做到最好,我希望別人對這個品牌永遠都是很信任的,只要看見「郭敬明」,就知道是質量保證。我的公司有很多簽約作家,開始漸漸受讀者歡迎,也很紅,我在幕後企畫這些作家的發行,如果有一天有個很棒的,可以取代我的作家,他的確可能來自我的公司,甚至就是我的接班人。

問︰被稱為「80後」作家的代表,你怎麼看待

你這輩的作家與過去作家的不同?

答︰這可能是整個社會變化的結果吧,上一輩的作家,大約40、50歲這一輩,他們崛起的時候,整個社會還沒有「明星」的概念,也沒有所謂「娛樂化」這個概念。

我們這個年代,如果作家本身很有實力,又很注重外型,這個已經形成的市場就會以它固有的法則去衡量你,這其實是自然形成的趨勢。作家跟藝人其實還是不一樣的,作家還是需要具備寫作的素質和能力,否則世界上好看的人太多了,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變成暢銷作家。

問︰很多人都想挑戰中國市場,你覺得對80後

的人而言,中國是個友善的市場,還是競爭相對

激烈的地方?

答︰我覺得中國市場擁有很多機遇、機會,因為這是個崇尚想法多過資本的市場。如果你有個很棒的idea,那就可能讓你迅速致富、迅速成名,這是以前的年代不具備的。

以前是中規中矩的年代,誰有錢誰就是老大,網路衝擊也沒那麼大。但現在你有想法、有才華,可能一下子就被別人看到了,這是對我們這個世代很好的一點。

但是,也因為我們這個世代有太多有才華的人,非常競爭,如果不是百分之百的強勢,就不會脫穎而出,所以一定要比別人強很多,別人才會看到你。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