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每個人心中都有個少年PI

金獎導演李安

王維玲
user

王維玲

2012-12-01

瀏覽數 4,550+

每個人心中都有個少年PI
 

別以為這就是李安。「安」,字形上看起來像是一個女人在屋頂下蹲著,他說,這完全是大家以為的表象,只要一遇到電影,他心中的那隻老虎,就會充滿野性地衝出來。很多人都看不懂李安,他的內心世界總是讓人難以想像。其實,58 歲的李安,如果要更傳神地說,他的身體裡就住著一個「少年PI(代表數學上的無理數π)」。

在奇幻漂流及冒險旅程上,李安一直在測試自己有沒有辦法解開所有人都害怕的「人性」,所有人都無法解開的電影中的「無理數π」,一如他的新作《少年PI 的奇幻漂流》。少年PI,就像那隻他內心亟欲衝出來的老虎,是孤獨的、無懼的,也是哲思的。

「愈是被人說拍不出來就愈想拍,後來就著迷了,非要做出來不可,」李安靦腆地笑笑說。很多人為李安著迷,不只是他的電影,而是為什麼他總是可以讓電影中的角色訴盡人生,最後讓觀眾自己的人生也跟著活起來。

在李安身上,有3 種說不出的奇妙因子。一旦挑戰愈困難,他就愈有興趣,像小孩、動物、水,是電影界公認3 大最難拍的元素,拍《少年PI的奇幻漂流》,他不但3 項一起挑戰,而且還加上3D 第4 項挑戰;二是明知人生有很多無解的習題,一如數學的無理數「π」,他卻可以花長達4 年思索,在少年PI 身上尋找答案;對於挑戰他總是飢渴的,每拍完一部片,他從不重複成功,馬上又開始找尋找下一隻老虎 。

明明才以東方親情衝突的「家庭三部曲」打入好萊塢,他馬上就跳脫「華人導演」限制,挑戰西方經典文學《理性與感性》;才以充滿詩意的《臥虎藏龍》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帶起中國武俠片熱潮,他又跳到《綠巨人浩克》,大膽挑戰大成本的漫畫英雄片;票房不成功,當大家都以為他會就此低迷不振,他卻可以用一部低成本的獨立電影《斷背山》,成為第1 位拿下奧斯卡最佳導演的亞洲導演。這就是李安。

在接受訪問時,李安說,少年PI 讓他彷彿已在汪洋大海中漂浮了4 年,靠岸的那一刻,反而有點來不及感受重生的喜悅,這恰好是人性最有趣的矛盾,因未知而勇敢,因安全而脆弱。人生其實就是一場未知的漂流之旅,在不安的流動中,有時你會勇氣十足,有時你會絕望無比,但也正因為前方的不可知,人才有冒險的動力,因為未知漂流,反而能夠勇敢成長。

愈困難愈興奮的冒險精神

愈是被別人說拍不出來,我就愈想拍,後來就著迷了

在緊鑼密鼓的世界宣傳行程中,李安看似無限風光,但是當他回到台灣,顯得疲憊,電影從籌備到完成,花了整整4 年的時間,「我精神的折磨非常大,常常心裡的掙扎好像PI 和一隻老虎在小船上漂過太平洋一樣難,不曉得哪天到岸。」

《少年PI 的奇幻漂流》,片中主角少年PI 音同於數學中的無理數「π」,而李安拍這部電影,也像在挑戰一道看似無解的難題,但是愈困難,反而更讓李安充滿熱情。

無解的原因在於,拍攝這部電影在過去被認為是「不可能的任務。」原著小說早已暢銷全球十餘年,也一直有導演想改編成電影,卻一直沒有辦法執行,原因在於這部電影同時包含動物、小孩、水,電影中躲避不及的3 類危險難拍的因子,全被李安碰上了。

李安說,即使在好萊塢,拍水的電影一定會超過預算2-3 倍。何況在他看來,世界上還沒有一部電影能把水拍好。困難重重,李安似乎還嫌問題不夠多,主動又加入了一個難以控制的元素,「4 年前我有一個很天真的想法,我乾脆再加一個挑戰,把3D加進來解決這些問題,要玩就玩大的!」

勇於冒險,才有突破的機會。李安認為,限制跟突破其實只是一體兩面,因為有了限制,才會更吸引人不斷去跟現實奮鬥,愈是被人說拍不出來愈想拍,後來就著迷了,過去大家都拍不出來的電影,反而更激發了李安體內挑戰的熱情。

過去,3D 多半應用在極具未來性和商業性特色的電影,像是《阿凡達》、《變形金剛》,但喜歡冒險的李安卻拿來拍一部充滿人文哲思的小說,「玩3D 的李安就像小孩在玩新的遊戲軟體,」陳文茜這麼形容。

長達227 天的漂流, 透過3D 技術,觀眾彷彿也像PI 一樣在汪洋大海中漂流,一起承受驚濤駭浪的暴風雨,躲過鯊魚的襲擊,也一同見證天地的廣闊與美麗,幻覺與真實界線變得模糊,李安果真將3D 電影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

挑戰未知,才是健康的探索

拍片最大的樂趣,在於不斷攀越困境

遠見訂閱贈西堤餐券2張,知識與美食一次滿足!優惠組合價$2,880,立即訂閱>>

4年前,李安帶領3000 名工作人員在台灣拍攝少年PI,很多人問李安,為什麼離開熟悉的好萊塢?因為李安很清楚,歷史悠久的好萊塢已形成一套固定的拍攝思考邏輯,在那種環境之下拍片,很難跳出框框思考,不如將劇組拉到台灣,大家一起重新摸索。

整部電影的拍攝過程,其實是一個不斷解決困難的過程。離開舒適圈,在陌生的地方重新探索,說起來輕鬆,其實李安要承受的風險高到難以想像,因為他要凝聚好萊塢及台灣劇組,以強壯的形象帶領他們一起解決各種技術困難,給予片商及劇組一種信仰的力量。

全片有超過80%都在台灣取景,台灣沒有的拍攝機制,李安就想辦法創造出來,他耗資500萬美元,在台中水湳機場打造了全世界最大的全自動波浪裝置水槽,這個水槽能模擬各種海上環境,效果比起《鐵達尼號》等電影更加真實。

這是一個痛苦的過程,這麼龐大的投資,李安如何把握藝術與商業的平衡?複雜嶄新的3D技術,似乎有永遠解決不完的問題,如何才能完美呈現海中漂浮帶給人的不安及絕望?

在電影花絮中,有一幕是李安疲憊而安靜地思考,漂流過程中,一直保有希望是件困難的事,但在經過絕望與折磨後,人才會有所成長。所以李安回首這段歷險時,他感嘆地說:「No pain, no gain」,你在人生中想要獲取的東西,常常必須用痛苦換得。

「有時候你知道如何做,反而會失去興趣,因為沒有挑戰性。」李安認為,在掙扎的過程中,有時問題會自然迎刃而解,有時是自己豁然開朗,反而會疑惑自己之前為什麼想不透,一步步地前進,走不通時,就想辦法突破或轉彎。

因為未知,所以才有好奇,花了很多的力氣才能發現(nd out),「這是一種健康的探索,也是拍片最大的樂趣,」李安笑著說。

不安於室 永遠在追尋下一隻老虎

不玩舊規則,時時創造「Wow!」的驚奇

227天的漂流裡,PI與老虎相依為命,但是當他終於獲救,老虎卻一躍而出他的人生,頭也不回地離去。這隻老虎,代表的是李安心中不受世俗束縛的創作野性。

李安每每出現時,總是一副溫良恭儉讓的模樣,小野甚至戲稱李安「謙虛到有一點虛偽」,但是李安卻是這樣解釋自己的:「安」是一個女人蹲在一個地方,上面有一個屋頂蓋著。這個屋頂是李安的表象,而李安的內心,則是一隻不安的老虎,蓄勢待發,等待一躍而起。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李安害羞,不喜歡出格,但是當他拍電影時卻喜歡冒險,「在電影裡我不需要謙虛,可以盡量地衝、盡量地冒險,讓大家看我的電影時都可以『Wow !』 的一聲叫出來。」

一般導演成功之後,常常受限於自己的風格,難以突破,例如好萊塢名導史蒂芬史匹柏的招牌特色就是規模宏大、擅用特效,而鬼才導演提姆波頓作品總是充滿恐怖鬼氣與黑色幽默。

李安卻永遠在推翻顛覆自己。20多年的導演生涯,李安至今拍過12部片,每部片的類型與拍攝手法絕不重複,也不會因為某部作品大受好評,就複製過去的成功。

他說,每部電影都是一段未知旅程,「每部片結束之後,我會繼續尋找下一隻老虎,」絕不會耽溺在過去的美好,而失去了繼續前進的動力。

勇敢放掉過去,挑戰下一個未知,在李安身上,我們清楚看到他的闖世代靈魂,永遠飢渴地找下一隻老虎,而人生,不知不覺就到了另一個境界。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