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永遠讓別人來找你

劉鏡清
user

劉鏡清

2012-08-01

瀏覽數 4,600+

永遠讓別人來找你
 

暑假是求職的旺季,不少年輕學子從校園畢業,正準備踏入職場。當然,也有不少人蠢蠢欲動想換東家,希望「下一位老闆會更好」,或抱持著「騎驢找馬」的心態,都讓這個職場跟著炎熱的夏季般,熱鬧滾滾。

回到問題本質,常有人會問自己:「產業前景不明,我該不該離開現職,跳到其他產業去發展?」,或說「另一家公司薪水較高、福利更好,我是不是該換了?」等等。這些似乎是凡動過「跳槽念頭」的人都會考慮的事,也常被拿來是否轉換職場的參考依據。

其實大家都想反方向了,真正要緊的是你有沒有價值?你對公司的貢獻是什麼?這才是在就業市場上要先搞清楚的事,而不是我要跳去哪裡?有沒有更好的機會等等?說現實一些,如果今天你對公司的貢獻極大,你對公司來說價值極高,那你就是公司裡的VIP,公司反過頭來要巴結你,怕你跑掉。這時,該有的promote(提拔),甚至加薪,都會不請自來,根本不用你去想、去煩惱。甚至外面也有人想挖角你,提著大好條件上門來說服你,就像林書豪成為搶手的後衛明星一樣。

難嗎?其實不難。「永遠讓別人來找你,而不是去找工作」,這也是我的工作哲學,更是我工作至今的寫照。說穿了沒什麼,方法很簡單。首先是如何在同事中勝出,這叫做知己知彼,才能戰勝對方。

要做到公司怕你走,不是你去找工作

檢視一下同事們的能力及專長,不管資歷多寡,將大家的優點及專業一一列出來,做一個對照表格,如此更能一目了然。這樣的好處是列出同事間的專長能力,並了解自己的長處在哪裡?如果自己不如人,就要努力去補足及充實,花1到3年去充實,不一定要超越,但至少要能相提並論。這樣3年後,你補足原先沒有的能力,而其他同事可能仍在原地踏步,你就比別人更有優勢。

其次,往上發展也一樣,找出與上司的差距(gap),例如差經理有多少?差協理有多少?差總經理又有多少?做一個職涯計畫表,如何在未來幾年內補足相關能力,達到經理、協理及總經理的等級。這是可以照著策略及計畫來做,而不用以跳槽或抄捷徑來達成。如果沒有實力,不論跳槽或被挖角,最後也會露出馬腳。

有一實例是,一位在外商公司任職的經理,被本土公司挖去當副總,算是一個很大的promote。不過因為他本身條件仍未具備副總的能力,不到1年就被請走了;結果迫於現實壓力,屈就接受了某家公司副理的職務。這是很現實的社會,也說明真才實料的重要性。

換工作不要愈換愈小

換工作還要注意的一點是,不要愈換愈小。這裡說的是,你的職務是不能愈變愈小的。不可能跳槽,結果經理變成副理,甚至變成資深工程師。這不符合市場預期,也會被人質疑是不是發生問題,讓你職務變小。另外,一般人常遇到的「雞首與牛後」的爭辯,到

【會員限定活動】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時代的選擇!立即報名>>

底要待在大公司當一名經理,還是在小公司當副總呢?當然這沒有標準答案,只提供參考重點:問問你自己適合當一名領導人嗎?你有沒有領袖的特質?還是你只適合幕僚的角色?覺得待在第二線比較安穩自在。這都是可以先問自己的事,找到自己最合適的位置。

如果覺得可以獨當一面,那就去當雞首,有一天說不定可以成為牛首。如果覺得個性適合在牛後,那也沒有關係,做好自己的本分,不胡思亂想,那就OK。

工作不是短跑,它是一場馬拉松。要看長遠的發展,不能短視。還是一句老話,「如果沒有那個能力,坐在那個位子上也坐不久」。這意思是說,唯有功夫扎實了,

才可以下山除害(壞人)。否則是被害除去, 白白送命。評估自我條件及能力後仍決定要換工作,那就要有無懼的態度。不要懼怕,勇往直前吧!未來操之在你手上,成就也是你自己決定。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不論在哪個單位,秉持一貫主動、極積的態度,就能受到新主管的認同賞識,不會有轉換的問題。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