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每次去探望父母,總會特地繞去附近一家點心專賣店。有一天,爸媽忍不住問我為什麼那麼喜歡蝴蝶餅,我才說起自己造訪那家小店的心情。
我其實不是為食物,而是為一個工作人員的態度而去。我說「工作態度」而非「服務態度」,只是要強調,並不是因為她把我奉為上賓,所以我喜歡去,而是這位工作者與她的職責之間美好的互動,深深吸引了我。
我猜這位小姐應該還不到25歲,她年輕的臉上有穩重與寧靜的氣息。小店的兩面都是玻璃窗,每次點購之後,我就隔著玻璃窗看她熟巧靜心地完成手中的工作。
我喜歡她不慌不忙、非常有效率的動作,她善用零碎的時間與良好的工作習慣,使我同時感受到理性與細膩。雖是在玻璃屋中工作,但因為她很專注又輕手輕腳,所以就一點都沒有顯出表演給他人看的刻意姿態。
看起來雖是一個靜靜的年輕人,但與人交接時溫暖有禮。當她帶著完成品離開玻璃屋到結帳櫃台時,神情就不再那麼嚴肅。她開口時誠懇含蓄地笑了,說的也不是制式語言,只表達東西已做好,該注意的幾句叮嚀,並致上簡單誠摯的謝意。這個年輕人的樸實,讓我想起「得體」兩個字的美好;我很訝異她竟在這麼年輕時,就掌握了做事與待人的恰到好處。
在觀察這位年輕人時,我不覺想起自己年輕時,我的工作態度足以受人欣賞嗎?就像我所看到、又如此受吸引的幾個特點:不用上司監督而能完善掌握時間、用精確的思考調整工作細節、誠懇地與人相處。
前兩天,在餐敘中遇到另一位年輕人,她隨上司來赴宴,但用餐時手不離機的態度讓人印象深刻。我以為她為工作而不停以簡訊聯絡,所以沒有理會大家,但她老闆說:「她正跟其他人炫耀自己在吃什麼。」頓時,在座稍有年紀的人都輕蹙眉頭,而我則不禁想起河邊小店那個受人敬重的年輕人。
這幾個月,正是職場加入新血的過渡期,我的小女兒也在兩週前開始實習,體會起專業職場上的種種新奇與辛苦。在祝福她上路的第一天,我把河邊的故事告訴她,希望她能成為一個「忠於自己」的工作者;無論在態度與專業上,都能以成熟的方式來表達過去在家庭與學校所受教育的結果。
就學與工作雖在生活形式上有極大改變,卻是各種能力積與用的延續。只要腳踏實地,繼續做一個勤學誠懇、善用時間的人,我深信這個求才若渴的社會,一定有能力欣賞自尊自重的新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