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提升競爭力 提升競爭力 策略執行力實戰6天班,倒數計時,即刻報名

10萬元旅費買人生小確幸

快樂小夫妻消費誌》花錢要計畫

林正文
user

林正文

2012-06-01

瀏覽數 5,600+

10萬元旅費買人生小確幸
 

這對夫妻在交往初期,兩人的用錢習慣像是光譜的兩端。太太愛購物血拼、大學打工月賺5 萬仍然花光光。先生則物欲不高不愛花錢,但也沒有積極賺錢存錢動力。直到兩位打算共組家庭,他們才開始認識「金錢」,進而了解需要大幅調整消費習慣。

目前剛滿30 歲的李韋融和先生黃仁志,在5 年前,決定結婚時,就積極調整消費展開存錢計畫。尤其是太太李韋融,從一個月光族成為存錢達人,改變非常大。但她不認為生活品質受影響,反而在計畫消費的自律中,感受購物的快樂。

外型甜美、身材高挑的李韋融,在大學時就經常利用課餘時間在各大展場擔任「Show girl」,一個月賺5 萬元。當時她吃住在家裡,沒有生活壓力,5 萬全由自己花用,不知不覺就養成賺多花多的習慣。

「尤其是化妝品,我對限量完全沒有抵抗力。只要一說限量,不管三七二十一絕對買。」曾經,她有一整個抽屜塞滿沒有開封的化妝品,最後分送給親朋好友,而動輒2、3 萬的名牌包幾乎每隔月就得買一次。

大學畢業後,她找到廣告公司的正職工作,月薪2.6萬。從5萬元降到2.6萬,消費習慣無法說改就改,2.6萬當然花到一毛也不剩。「當時我覺得不對,怎麼正職居然賺得比打工少?」於是,她開始研究什麼工作收入比較多,結果發現保險業務員應該是不錯的選擇。

進入壽險公司後,李韋融開始從工作中接觸理財觀念。對她影響最大的是時間複利概念,每個月存1萬元,經過20年穩定投資,複利效益可能會累積千萬財富。她回過頭想,如果大學時代賺的錢存下來投資,可能已經累積數百萬,她才知道花錢需要管理,未來才能有財富。

該如何聰明消費,又能兼顧理財儲蓄,夫妻倆藉由下列幾種方式來調整消費習慣:

聰明消費1:計畫購物,取代欲望購物

當初每月薪水的7成都花在裝扮自己上,「這些東西都不是真正需要,只是滿足購買欲望,其實是種浪費,」李韋融說。為什麼會買下這麼多不該買的東西?她發現最主要的問題就是愛逛街,而一上街又很常因為銷售人員的推銷而失去理性。

為了減少「衝動消費」,李韋融現在都採取有計畫消費。以前讓她荷包大失血的化妝品,現在只趁每年週年慶和母親節折扣時才會買。甚至會事前收集百貨公司DM,先勾選好要購買的品項,並且規畫額度,避免超支。

跟過去相比,他們已經大幅降低逛街次數。偶爾逛街時,也會有意識地告訴自己,今天可能會衝動消費,但不能超過一定的金額。

聰明消費2:降低逛街次數,改用網購

夫妻兩人現在都是保險業務員,因為業務需要都必須維持專業穿著打扮。「這是工作所需不能省,應該用投資的眼光來看。」但是,他們改變購買方式來降低消費。

過去,他們會在百貨公司專櫃買衣服,現在改用網路購物以及跟進口衣服小店買。尤其他們會跟幾家專門進口韓國衣服的小店維持熟客關係,不僅可以拿到好的衣服也能打折。

聰明消費3:名牌包1年買1次,只在暢貨中心買

李韋融笑說,從以前常常買名牌包要降到完全不買,根本不可能。所以,她限定自己1年只買1次,而且會事先計畫,利用出國遊玩的時候,在國外的暢貨中心購買。以COACH來說,打折下來,可以用不到新台幣5000元買到。

張敏敏老師《 策略執行力實戰班 》6 天班・用 OGSM 2.0 串聯策略與行動,台北、台中開課,最後報名!

聰明消費4:增加開伙次數,降低飲食費用

記帳一段時間後,他們發現在「吃」居然可以花掉大半薪水。原來,一般人會覺得「吃是必需品」,所以不會特別去降低次數。

透過記帳,李韋融發現,她和黃仁志一天三餐都外食,例如餐廳的商業午餐一份250元,兩人就花掉500元;晚餐下班想要犒賞自己吃美食,略有知名度的餐廳一人要3、400元,兩人就要600元。合計後,發現兩人一天的伙食費就要花費上千元。若再加上假日和親友聚餐,1個月可以吃掉3、4萬元,相當可觀。

現在,他們會有「層次」地安排吃,平常就吃價格較低的小吃店,或者自己煮來減少外食次數。想要犒賞自己時,他們會搜尋網路資訊,特別去找有特色但價格約在每人3、400元的價位。

「因為特別去找,所以吃的會特別有感覺。」他們認為,不是一直維持在消費高檔才叫有生活品質,反而因為高消費的頻率低而顯得特別珍貴,有提升生活品質的感受。

聰明消費5:旅行不省,小豬撲滿存旅費

李韋融和黃仁志都特別重視出國旅遊。從一開始交往,每年都會出國好幾次,尤其跨年一定出國旅遊,這幾乎成為他們的「傳統」。

現在,他們1年出去3次,其中2次是公司獎勵旅遊。跨年那一次,為了避開熱門時段的高價位,他們已共同決定把這項傳統改到農曆年前來降低費用。

「旅遊是我們兩人年度最高的一筆花費。」為了事先規畫,他們還開了旅行帳戶,每月提撥固定金額存入,這樣想要旅行時,就能夠好好規畫。而黃仁志每天身上有剩下的50元硬幣則存到小豬撲滿,1年可以存滿2、3次,也能多存好幾萬元,這樣出國旅行時,也不用太擔心花太多而讓消費暴增。

聰明消費6:比例原則,避免賺多花多

李韋融和黃仁志都是從事保險業務工作,只要努力付出,達成業績目標,薪水自然會節節上漲。兩人訂下適合的「存錢比例原則」來避免「賺多花多」。

例如兩人薪資中的5成,透過直接扣款或信用卡轉帳方式直接存入保單或儲蓄帳戶,1成為子女費用準備,3成支付生活開銷,其餘1成可以做「非必需品」消費,當作辛勤工作的犒賞。

李韋融強調,當比例原則訂下後,就必須嚴格遵守,不能超支。不過,由於兩人薪資會因為每月獎金浮動,如果獎金較少,儲蓄金額並不因此減少,而是由生活開銷和純消費的金額來調整。但是如果獎金較多,也不會花完,而是保留結餘等到百貨公司打折或出國旅遊時,再進行大額的消費。像是今年母親節,平時節省的黃仁志買了一雙要價5位數的歐洲精品高跟鞋,送給李韋融當作第一個母親節禮物。

價值觀曾經大不同的李韋融和黃仁志,在一起生活的過程裡,就像一般情侶或夫妻總有意見不合與口角,但他們總是願意將錢的事情理性討論,找出能夠滿足彼此、卻又不減損生活品質的消費方式,朝相同的理財目標前進。

現在他們每年幾乎可存100萬,已經累積500多萬的存款,希望在35歲前達成買房子的夢想。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