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5大職場煩惱一次解決

將缺點變風格》

整理/方正儀
user

整理/方正儀

2012-03-01

瀏覽數 6,350+

5大職場煩惱一次解決
 

方案A、方案B、方案C,看了半天還是不知道該選哪一項;預訂的計畫被打亂,整個人馬上焦躁到不行;遇到灌迷湯的同事,總是乖乖接下額外的差事;學英文、上健身房、寫日記,總是持續不了3 個月…。雖然很想完美演出,卻無法控制自己,實在好煩惱!

有句話說「缺點即優點」,意思是,如果把缺點換個角度看就會成為優點。個性沒有理想範本,缺點不會永遠存在,只要找出改善對策,5 個職場煩惱,全部散退!

1. 如果做事無法持續該怎麼辦?

你是不是因為做事總無法持之以恆,所以責怪自己意志薄弱?

對各種事物懷抱興趣,進而嘗試挑戰,非常有意義,問題在於必須持續的事物卻在中途停止了。無法持續並不單單只是意志力薄弱的問題,有時候或許只是不知道容易持續的方法而已。

改善對策1:找到自發性動機

若想不斷持續,必須把動機轉化為從內在自動自發想要投入的「自發性動機」。不是因為人家這麼說,所以我才做,而是要將想法改變為「因為我自己決定這麼做,所以我才做」。

改善對策2:目標的設定

明確了解「為什麼而做?」、確定「為了提升工作所需技能而持續」等目的後,再決定最終目標,例如,「半年內上完函授課程」等目標。在這個階段中加入具體的時間與數值目標(完成目標),可以加強潛意識的運作。

更進一步,還可以對朋友或家人宣告自己的目標,這樣就不容易中途停止,更能期待持續的效果。

改善對策3:設定小小的讚許

若想長期持續,「讚美」也很重要。人對於感受不到實際成效的事物通常無法持續。連續不斷的讚許可以維持動機,因此,目標的設定愈精細愈好。比起「3 個月瘦6 公斤」,不如設定「2週瘦1 公斤」。

另外,還要評量每個小小的目標,盡可能稱讚自己。若每達成一個小目標就獎勵自己一下,也能得到很好的效果。

改善對策4:建立適當的環境

若想更進一步持續,「環境」也很重要。假設目的是為了把不足的部分補足(如果運動量不夠就慢跑,如果想考證照就參加函授課程),就要建立一個容易持續、馬上可以開始的環境。以慢跑為例,不要把運動衫收到衣櫃,而要放在隨時看得到的地方。另外,為了不讓自己有「運動衫洗了還沒乾,沒辦法慢跑」之類藉口,最少準備兩套運動衫。

2. 如果對自己沒有信心該怎麼辦?

你是否對自己沒有信心,認為自己很懦弱、什麼都不會,因而討厭自己?

倒不如說,沒自信的人通常處事謹慎,較能抱持謙虛的心,能夠想像各種不安的要素,具危機處理能力。

這種性格的人一旦擁有自信,甚至會成為實力堅強的大人物。因為,你具備慎重且穩健處事的能力,但一般擁有自信者常出現的「粗心失誤」或「個性專橫討人厭」等毛病,卻不會發生在你身上。

改善對策1:自我暗示

自信的根源在於「自我認定」,有一個最簡單的方法能夠建立這種正向的認定,那就是「自我暗示」,也就是告訴自己「一定會順利成功」。

在鏡子面前對自己說:「我可以的,我不會失敗,一定會順利成功的。」潛意識就會認定自己「辦得到」,如此就能引發真正能夠達成目標的力量。

改善對策2:捨棄撒嬌心態

有時候,不好的想法會影響自信的形成。例如,並不是真的因為沒有自信,只是想到可能失敗,為了找出對自己有利的藉口,一開始就說自己「沒有自信」。

如果丟棄這種撒嬌心態,時時保持積極挑戰事物的心情,自然就會培養出自信。

當你冷靜思考時就會發現,其實就算失敗也不是什麼大問題。過度考慮預防對策,錯失建立自信的機會,這樣的損失或許更大。

改善對策3:追求小小的成就感

另外,不斷累積成功體驗也有助於培養自信。以往辦不到的事,透過努力或訓練達成,這時所感受到的成就感, 在心理學上稱為「A-ha 體驗」(A-ha experience)。透過重複A-ha 體驗,小小的自信就會在不知不覺中成長茁壯。

譬如,可以在每天早上(或前一晚)把這天該做的目標設定好,在紙上條列出,然後,一天結束後再來評量目標的完成狀況。看到完成的目標,就可以獎勵自己「做得好!」,如此就能培養出更大的自信。

3. 如果總是焦躁不安該怎麼辦?

一直處於焦躁不安的輕度發怒狀態,可能意味自己預測的行動總是被某人阻礙。雖然這可以說是「性急」,但也可說是比他人「更善於行動的預測」,而給予肯定。由於部分行為也有可能成為優點,所以只要擴大這一部分並同時改善思考方式就好。

改善對策1:多方面預測

總是被他人搞得焦躁不安,表示自己所預測的結果與對方的行為有相當大的差距。如果能夠更準確的預測對方的行動,應該就能減少焦躁不安的頻率。

【會員限定活動】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時代的選擇!立即報名>>

例如覺得對方的電話應對太差,可能是因為這時剛好是許多社會新鮮人進入職場的時間。如果能夠想像對方的背景,就不會感到那麼焦躁不安了。

要懂得從所面臨的狀況推測今後的發展,想像會危及自己的事物。另外,如果發生出乎意料的狀況,思考事情發生的原因有時也能夠消除怒氣。

                     改善對策2:原因分析

還有,最好試著冷靜找出發怒的原因。追溯原因之後,或許會覺得大部分情況都「不應該那麼生氣的」。

這樣做不僅可以減輕焦躁程度,也能開拓視野,了解對方的心情。平常就思考各種可能性與觀點,抱持著尊重對方行動的心情。

改善對策3:改變價值觀

總是不自覺就焦躁不安的人,不妨試著改變價值觀,告訴自己光是會生氣是很蠢的。如果這樣還是壓抑不了焦躁情緒,就不要勉強自己,不妨做些開心的事來發洩,或把不安的心情說給別人聽,抒發煩悶情緒。

改善對策4:「血清素」效果

另外,從腦科學觀點也有抑制焦躁不安的方法。

焦躁不安與腦內物質血清素(Serotonin)有很大的關係。血清素具有安定心神的功用,只要在飲食上適量攝取肉類與砂糖即可。此外,白天要曬太陽,晚上要有充足睡眠,同時,規律的運動也很重要。編織、洗鍋子等單純的活動或是有節奏的走路都很有效。

4. 如果在重要時刻會怯場該怎麼辦?

不擅在眾人面前說話或容易怯場的人,總是會想像失敗的場面而變得消極、負面。

不過,怯場也有它的好處。譬如,人會利用怯場製造緊張狀態,如此一來,態度就會顯得誠懇。運動比賽時,適度的緊張感會締造好成績;面試時,適度的緊張也容易帶給面試官好的印象。

因此,如果能夠與怯場的自己好好相處,控制情緒,就能帶給對方好印象,也讓對方記住自己的風格。

改善對策1:改善思考方式

若想控制緊張的自己,就必須改善思考方式。也就是說,要想像自己在眾人面前說話,大家都深受感動的畫面,或是想像自己說得很好,大家都在拍手叫好。

另外,若能暗示自己「我一定會做得很好」,啟動潛意識以引發自己的潛力,也能得到很好的效果。            

改善對策2:不要在意他人評價

如果在意他人對自己的看法,便會覺得不安,慢慢的,就會感到緊張而怯場。這時就要告訴自己「就算失敗也不會丟掉小命」、「他對我才沒興趣」,這麼一來心情就會比較輕鬆,不再擔心失敗,而能夠保持從容的態度。

改善對策3:深呼吸

人一旦感到不安或恐懼,身體就會分泌神經傳導物質「正腎上腺素」(Noradrenaline),活化交感神經而形成興奮狀態,並使心臟快速跳動、血壓升高。這個心臟跳動的聲音甚至會讓人感到更加緊張。這時可以利用深呼吸(腹式呼吸)來緩和緊張情緒。

胸部不動,讓腹部膨脹吸氣,再縮起腹部吐氣。這麼一來就可以抑制正腎上腺素分泌,舒緩緊張,達到放鬆狀態。這時,如果持續深呼吸,就能解讀現場的氣氛,腦子也會變得靈光。

改善對策4:準備的必要性

事前的準備不足,也是讓人緊張怯場的主因。如果已經決定好在眾人面前發表的主題,一定要事先彩排。若是借用大型場地,也要勘查場地,在腦中想像成功的畫面。最好也事先確認文具、麥克風或是投影機等用品是否準備齊全。

除此之外,還要調查清楚聽眾是誰。一旦了解聽眾的背景,很意外的,人就會變得不容易緊張。

5. 如果無法拒絕他人該怎麼辦?

無法拒絕他人請託的人,多半擔心人際關係惡化,也討厭因人際關係而引發的麻煩。不過,其中也有些人因為性格體貼,總是考慮對方的立場,不知不覺就犧牲了自己的利益。

改善對策:有條件式同意法

平常就無法拒絕的人可以使用「有條件式同意法」來應對。例如,對方要求你在下班回家之前把事件做好,這時就可以提出自己的條件,回答對方:「如果能夠寬限到明天中午,我就一定能夠做好。」這樣的方法能讓對方看到自己接受請託的誠意,但也不會犧牲自己的利益,是一種折衷的回答方法。這種方法基本上讓對方看到你「想要接受」的意願,而不是冷淡的拒絕,所以不會搞砸人際關係,既尊重對方,也保護了自己。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