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做「人生股份有限公司」的CEO

20.30.40全職涯規畫

林靜宜
user

林靜宜

2011-04-22

瀏覽數 4,650+

做「人生股份有限公司」的CEO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全球有30 億人,每天在名叫企業的股份有限公司中服務,但你有沒有想過,人生中,你要不要為自己成立一家「XXX 人生股份有限公司」?

20 歲抱怨找不到好工作,30 歲發現老闆不識千里馬,40歲看到別人升遷沒有自己的份,50 歲憂愁人生退休下半場沒著落,如果你不想成為一生的窮忙族,你得先開一家屬於你自己的「人生股份有限公司」,寫下一份專屬自己的人生營運計畫書。

2011 年,景氣快速回春,48%的企業有增員計畫,職場中有35 萬個職缺在等著你,加上兩岸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Agreement ,ECFA)」,全球焦點都轉移到華人市場,這些春燕般的新機會,請重新想像,你站在什麼相對位置,能有什麼樣的人生可能性。

即將畢業的你,職場中的你,待業中的你,請注意!發球權現在轉到你的手上,如果球發得好,將為自己創造10 年黃金職涯。

有七成以上的上班族想轉職,又有30 萬應屆畢業生準備進入職場,市場大好,誰能拿走最好的機會?就定位之前,你要上的第一堂課就是學會把「人生」當成「公司」來經營。

目標決定成功機率

如果不知道自己要去哪裡,通常,哪裡也去不了。

人生經營企畫書第一個要填的就是目標。哈佛大學研究顯示,人生目標愈清楚,成功機率愈高。這項研究針對智商、學歷、環境相仿的年輕人,進行目標對人生影響的調查,結果有3%的人清楚自己的長期目標,10%有明確的短期目標,但高達6 成目標模糊,餘下的27%沒有目標。

25 年後,朝著長期目標前進的3%那群人,幾乎都成為創業者、行業領袖的各界頂尖人士;10%的人不斷達成短期目標,生活水準穩定提升,大多成為社會中上層的專業人士,如律師、醫師、工程師、高階主管等。其他的就沒那麼幸運,目標模糊者多半生活在社會中下層,沒有特別成績,當初沒有設定目標的27%,他們抱怨生活不如意,常常失業。

由此可知,就算起跑點相同,因有無目標的差異,結果大不同。「人生股份有限公司」就是讓你能及早開始思考,未來想成為什麼樣的公司(人)?產品優勢與獨特性(個人競爭力)是什麼?目標市場(就業市場)為何?設定目標,規畫屬於自己的職涯策略。

「台灣人最欠缺的職場競爭力,不是專業能力,是職涯規畫能力,」PAC 測評中心(測驗出版社)執行副總廖郁菁說。

這是為什麼很多人到30 歲後,因為工作不快樂,才開始思考夢想、自我價值的原因。

趕快拋掉你的職涯甜筒

以往傳統個人職涯發展習慣跟著組織走,在組織內部上下水平發展,久而久之希望構築出像吃冰淇淋一樣的「職涯甜筒」。

但是變動的21 世紀,組織不再是永續的生存保證。 所以,趕快拋掉你自以為是的職涯甜筒,因為它可能看得到吃不到。

變動的年代,該怎麼寫下人生股份有限公司的營運計畫書呢?

新的職涯發展理念,最好以10 年為一個階段,認真思考你的「人生股份有限公司」的階段性策略。這種「生涯齒輪」式的職涯規畫, 還能透過齒輪間的自轉與連動,借力使力,幫助許多窮忙一族翻身(詳見圖1)。

為什麼是10 年?研究指出,畢業10 年,有職涯發展目標的平均收入是無目標者的3 倍,有目標並寫下執行計畫的人,不但10 年有成,還創造出極高的差異化價值,他們的平均收入為10 倍。

職涯規畫做與不做,10 年有如此驚人差別。

社會學家也觀察,現代人不斷進行職業「再造」,工作年數比30 世代的祖父母輩還長。再看知名國際職場顧問公司的調查,平均每人在職業生涯中擁有12 到15 種工作,每份工作維持3.6 年,明白顯示,我們已經進入新時代,而職涯規畫也該有創新的觀念。

觀念1 大象 VS. 跳蚤

要當會跳舞的大象,也要做制高點的跳蚤

組織大師韓第在《 大象與跳蚤》一書指出,在現在及未來這個更彈性的世界中,每個人都會經歷成為跳蚤的轉變。韓第年輕時是「大象組織」殼牌石油的經理人,49 歲時,他決定成為自由工作者,開始經歷「跳蚤」生涯,學習行銷個人品牌、自我定價、平衡工作與生活。當跳槽與轉換跑道成為常態,不論是自願或非自願,你必須學會用更短時間適應職涯的變化,累積「專業性」與「一般性」的技能,例如,不論在哪個產業都需要時間管理、溝通談判、建立人脈等一般性的技能。

適逢故宮百年,快帶小朋友來基隆塔參加《穿越故宮大冒險 大小書粉高空派對》吧!

唯有,同時擁有這兩大類技能,讓你能當會跳舞的大象,也能做躍上制高點的跳蚤。

究竟人是為工作而生活, 還是為了生活而工作?

韓第說,這個老問題已再度成為人們必須迫切回答的問題。

從職涯規畫開始,就要思考這個老問題。因為,生命歷程不再是線性的一次攻頂,是不斷演變, 重新開始的波段循環,現階段可能在「大象組織」,下階段變成「跳蚤」,後來又跳回組織內。

保持均衡的工作與生活,才能在一次次的週期循環,借力使力,讓「生涯齒輪」愈轉愈大。

觀念2 島耕作 VS. 達文西

島耕作固然可敬,但未來流行達文西

如果職場是一幅畫,亞洲社會推崇的價值觀,你可以看到這樣的畫面,就像日本漫畫主角「島耕作」,在一家大公司打拚,從小職員一路升遷,最後攀上頂峰,當了社長。但,現在這幅畫面可能很不一樣,因為環境總是180 度大轉變,你必須由從一而終的島耕作,變成360 度多元發展的達文西。

達文西雖然是文藝復興的畫家,畫作只有「蒙娜麗莎的微笑」等幾幅,原因是他多角化經營事業,又做雕刻、機械工程,還是發明家,他曾發明類似現代望遠鏡的軍事用品。

這個很像韓第「工作組合」(portfolio life)的概念。職涯全貌必須由5 種工作組合而成,包括有薪工作、收費工作、家庭工作、義工工作和學習工作。

韓第重新定義自己:他每年花150 天來做有薪工作、100天學習研究、25 天給義工工作,最後90 天留給家庭工作和休閒。

「凡是出於自己選擇,而非迫於某種需要所從事的工作,就是好工作。」

這是韓第的新工作觀。如果你不要一生嫁給工作,你必須先找出自己的天賦與興趣,用彈性取代單向,排列與組合出職涯發展的各種可能性。

20.30.40 全職涯規畫書

因應全然不同的職涯時代,《30》雜誌特別策畫了《20.30.40 全職場生涯規畫書 》專刊,讓大家對職涯規畫有全新的理解,正確規畫職涯發展。經營人生好比經營一家公司,在這家「人生股份有限公司」裡,最好的CEO人選就是你自己。

《20.30.40 全職場生涯規畫書》 分為四大部, 共30 堂課,四大部就像幸運草的四片幸運葉瓣,學會了,你的人生可以愈活愈幸福。

第一部的第2 到第8 堂課,教你盤點資產負債表。大部分人愛看盤,股票族必看股盤,對生命有疑惑的人會找人分析星盤、命盤,可是,在人生最重要的職涯規畫上,大家往往忘了「盤」點資產負債表,幫助自己了解利基,釐清真正的能力。

學會看職涯的盤,才能決定要帶哪些武器(能力),練就哪些功夫上陣。

第二部的第9 到16 堂課,一次囊括各大產業所需人才的DNA、CEO 會出哪些考題、10 年內有哪些好工作,讓你成為就業市場的「銷售王」。有時,不是產品(你)不好,而是鎖定錯誤的銷售市場,或是,沒從產品組合中,拿出對的產品給客戶。

清楚自身的市場在哪裡, 「 人生股份有限公司」才能順利營運。

第三部的第17 到第21 堂課,更是五顆星的重點。Stepby Step 教你做20.30.40 全職涯規畫書,從人生20、30、40 到50,每個階段所需思考的規畫步驟一次到位, 讓你成為運籌帷幄的CEO。

ECFA 後的兩岸工作,中國已成為10 年內全球最大的就業市場之一,連國際人才都蜂擁而至,ECFA 後兩岸人才共同市場成型,但是你的機會在哪裡?

你適合留在台灣,還是當個冒險家?不管去或留,都要想好「兩岸職涯發展」藍圖,寫出自己的獨特故事。第四部的第22 到第30 堂課,教你評估自身優勢與位置,運用4 種策略,做大職涯發展的藍圖與格局,同時告訴你20 招大陸、台灣職場生存心法。

想交出「人生股份有限公司」的漂亮成績單,身為CEO的你,要先懂得20.30.40.50 全職涯規畫,歡迎與《30》一同深入研究「人生股份有限公司」各個產品的生命週期與營運計畫,希望你能為自己創造人生最滿意的投資報酬率。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