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提升競爭力 提升競爭力 策略執行力實戰6天班,倒數計時,即刻報名

不要小看「你的影響力」!

鳥瞰×倒立,發現台灣的哀愁與美麗

許綠芸
user

許綠芸

2011-03-15

瀏覽數 8,900+

不要小看「你的影響力」!
 

你,不要輕忽自己的力量。常常,我們會聽到「換個角度想,事情會變得不一樣」,也許,如果真的「換個角度看」,你我眼中的世界,就會不一樣,甚至,可以發揮影響力,改變這個世界。

一個坐上直升機,一個倒立行走,「空拍大師」齊柏林和「倒立先生」黃明正,從空中和地上,看見了「不一樣的台灣」。其中,有美麗,但是更多的,是美麗背後的哀傷,並且化成一張又一張照片、一場又一場演講、一次又一次的表演,用一個人的力量,掀起蝴蝶效應。

天上和地上,兩個人選擇不一樣的方式,觀看台灣。一樣的是,他們一路堅持、實踐理想。

20年前,齊柏林開始空拍,從搭上直升機的那刻,他就知道,「飛行,就是認識台灣的開始」。但是當他看見台灣土地開始受傷,家園愈來愈不美好,他抵押房子、甚至負債,但他從不放棄,堅持為台灣做紀錄。

七年級的黃明正,從小喜歡倒立,最大的願望就是要把台灣的馬戲帶到全世界⋯⋯。他的起點,是用「雙手」走遍台灣,終於,在去年完成了5 個月環島,帶回舞台劇「透明之國」,也用「倒立」拍下上千張照片,紀錄著最美的台灣,以及最醜的台灣。

英雄惜英雄,兩人第一次見面,是在去年底台北TED的論壇,齊柏林看到黃明正倒立環台,和自己一樣為台灣土地付出,即使手頭也不寬裕,硬是把自己的演講費,塞給小老弟。

這兩個苦行僧,差了20 歲,卻同樣有著執著的傻勁。他們相信,只要一點點正義感,一點點使命感,再加上一點點明確的理想,台灣都有機會在我們手中改變。

不論是從天上看台灣,從地上看台灣,他們都發現,「人」為了利益,正在無知地傷害土地,濫墾濫伐讓原本的青青山脈不再美好,他們都開始思考究竟該怎麼提醒人們?

經濟與生態的衝突有沒有第三條路?黃明正提出做任何事一定要多一層思考—先保護地球,再服務人類;齊柏林則希望大家多一點勇氣,做該做的事。

他們相信,無知,只是大家沒有看到台灣真正的景象!他們自願扮演「信差」的角色,用照片、演講、表演的方式,一次又一次告訴觀眾,環境需要被照顧,只要每次有一個人受到感動,願意不破壞環境,就是盡一份力,而一個人的力量,累積起來,足以讓世界,變得不一樣。以下是他們的精彩對談:

鳥瞰VS.倒立福爾摩沙的哀愁

為什麼選擇不同的方式看台灣?齊柏林和黃明正,選擇台灣這塊土地為舞台,實踐理想,同時發現,這塊美麗的土地,原來隱含濃濃的哀愁。

齊柏林(以下簡稱「齊」):我之前就有看過你的一些新聞,覺得你很有趣,後來看了你的影片,我整個就被吸引住了,我從頭看到尾,很佩服你,你用五個月的時間去繞台灣一圈,而我用一天就可以飛去外國!你的影片,有很多的迴響笑聲,其實也是一種很反諷,你用另外一種方式,一點點戲謔、一點點有趣的方式去說,一般人可能只看到你在倒立,但是我看到你在消波塊上、垃圾堆前面、土石流崩坍的地方,我看到你對土地的關懷,這和我所關心注意的環境問題,其實一樣。

黃明正(以下簡稱「黃」):一開始我只是單純想要紀念「倒立」這件事,想要去拍照,然後去做, 目的不是想要用倒立來看世界。在環台之後,我也意外發現,好像環台這件事告訴了我,「我要做什麼」。

齊:飛行是台灣的開始,家園的開始,我透過演講的方式,傳達愛護台灣,但是我覺得速度有點慢,因為一場大約幾十個人幾百個人,所以才想要用紀錄片的方式,讓更多人看到。很多人對台灣的印象,是「福爾摩沙」或「美麗的寶島」,台灣很漂亮,但當我從天空另一個角度看台灣,卻發現到更多不美麗的地方,這樣反而使我更想讓大家知道,台灣真實的樣貌。

黃:上山、下海、去外島,我發現,為什麼田的中間,常常有工廠,在排放廢水,為什麼海岸線,一定包給有錢的廠商?為什麼一定要有消波塊?為什麼,災後的重建這麼慢,但是我們辦一個全運會、聽奧,這麼快?台灣的人一開始受傷,只有一開始捐錢速度很快,後來重建卻很慢?環台,讓我看到了台灣現象,最嚴重是價值觀上的衝突。

齊:從空中看,雖然看到美麗的地方, 卻也看到更多更不美麗的影像。921 大地震之後,加上諸多天災,現在台灣土地真的受傷了,我心裡產生不忍,我必須更加速讓大家看到台灣真實的樣貌,希望喚起大家愛護台灣。

最讓我驚心的是,飛上去,馬上看見台灣山脈嚴重的土石崩坍,從石門水庫上游開始,沿著桃園復興鄉、新竹尖石鄉、台中和平鄉,南投仁愛鄉到阿里山,海拔從1000 到2500 公尺左右,不是種高山茶就是水蜜桃,高度被開墾;在花東海岸線,你希望看到藍色太平洋,但沿海全是水泥消波塊,海岸山脈的起點,從花蓮溪開始,整個山上都是遊樂區、觀光旅館⋯⋯。

前陣子新聞說,台灣鹿谷、梨山的茶葉,受到大陸客的歡迎,其實台灣的茶葉,都是用土地代價換來的。921 地震之前,是「觀光工程大躍進」的時期,大量的興建土木。但是,在山區建一條公路,產業道路會從這個主幹開始伸展開,土地濫墾就從這時候開始,在沒有任何水土保持下,種高山蔬菜、果樹。

921 後,我們開始發現,以前大颱風才發生的災情,現在只要下大雨,就有土石流崩坍,而且一年比一年嚴重,可是, 因為一時所需,為了既得利益,山上,並沒有停止開墾的腳步。如果說地球只有一個,坦白說,台灣也只有一個。

黃:環島之初,我並沒有設定環保議題,後來我一直看一直看,才發現,原來我們生活在那麼不堪的地方。我們從大自然中攫取所有食物和材料,送進城市,這個不堪,是我們建造出來的。

原本海乾淨的,田是沒有農藥的,但是因為我們的經濟取向,要不要蓋一條公路,大家不是為了理想而蓋,而是為了有沒有錢賺,或者是有沒有選民投我一票, 我們只思考到建高速公路,是為了滿足人的需求,沒有想到大自然的破壞跟動物的棲息地。

人的整個走向都偏了,只想經濟,只顧自己,賺錢、追流行。一切以錢為主。

我發現,這個生活模式是錯的,所以愈生活愈是破壞地球,你就是必須在這城市生活,不知道外面長什麼樣子,就是要吃、要消費、要用電。

我們是人,是高等動物,但是卻為了蓋房子,就把所有的生態拋開,破壞成只適合人生長的地方,這不是應該有的行為吧?人們用高等生物的名義,行走於這個世界,卻一直在破壞地球。

思考第三條路

生長在這塊土地上的你、我,是渾然不知,還是知而不做?兩人堅定要做個信差,把所見所聞,傳達出去,讓台灣改變。

黃:我在思考,我們的經濟模式是不是錯的?我們爭議一條公路該不該建, 不是為了理想而蓋,而是為了有沒有錢賺;或者是找選民投我一票。

只要2,880元,雜誌+亞諾納25吋行李箱一次帶回家!

搭建高速高路,建消波塊,種高麗菜,都是為了滿足人的欲望,完全沒有考慮大自然的破壞跟動物的棲息地。

我們的教育裡面, 告訴我們要「服務人類保護地球」,沒有這一塊「想要保護大自然」的概念,可是我們應該要反駁,要「先保護地球,再服務人類」,只是反過來而已,就會造成完全不同的結果。

齊:經濟和環保之間有沒有第3 條路?之前台灣要開高山纜車計畫,引起很多爭議,但是我去日本去瑞士,高山纜車滿足了上山需求,他不用開路,破壞其實是最小的,這是不是就是第3 種選擇,可惜台灣沒辦法理性討論事情。

還有剛講的原住民種水蜜桃,如果我們能用納稅人的錢鼓勵他們去種樹,讓他們一樣可以透過種樹交換碳權生存下去,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第3 條路。

黃:台灣人私底下聊天都很會講,當自己是總統,可是出了檯面,就沒轍了,所以那個民間改革的力量出不來。

齊:出了檯面要代表官方意見或代表政府時,大家不敢勇敢講,其實應該要勇敢去做才對。

2006 年,我出了一本「傷心月曆」,記錄平常在地面時不會特別注意到的面向,山崩土流、濫墾濫葬、河流淤積、鐵皮違章屋頂⋯⋯。

其實我也曾不敢講,我發現中部某溪口開始汙染,照片我只敢放在書上,過了幾個月,汙染源擴大了,我在部落格上寫,沒想到勇敢的網友去檢舉,有趣的是,很快我就接到環保署的電話,說他們找到了汙染工廠,已經處理了。

黃:「 透明之國」表演一開始,先給觀眾看到的,是乾淨的水源、土地,人們生活很悠哉,進而到現場的表演,有暴力、選舉,然後倒立先生出現的影像,就是環境的破壞,人的問題,最後,出現了垃圾很多的景象,但是人們還是只清掃自己的地方。

齊:我剛開始演講的時候,結果大概一半的朋友都在睡覺,後來我開始用對比的方式說明,大家前半場看到美麗山、河、海,後半場都是傷痕累累的景象,大家都被嚇醒了。我今天如果不傳達這訊息給台灣人民,其實大家不知道有這樣的問題!

黃:當我去演講,秀給大家看影片照片,大家的反應是「台灣怎麼會變成這樣子?」他們感覺很受傷,也好像真的沒看過這樣的東西,因為大家都在忙工作,吃喝都很便利,不會知道外面的路是怎麼挖,菜是怎麼種,不知道怎麼造成這樣的問題。我感覺到的是,其實大家都關心,只是不知道事實是什麼。也許我們都在傳達一些訊息,做一個傳達真實的messenger。

不要輕忽「你」的影響力

相信,所以繼續做下去!不管飛行和倒立,一樣辛苦!但是,兩人都相信,隨著一次又一次的傳播,世界會改變。你,也別輕忽「你」的影響力!

黃:台灣人忽略了,怎麼永續經營,怎麼讓下一代有乾淨的水、土地,有舒服的地方,不需要很多錢,也可以過得很快樂。所以,現在只要所到之處,我都會努力去傳達我的觀念。我們還有機會,去維護這塊土地。台灣人是不知道,而不是知道了卻不做,所以還有機會!知道了不去做,才是真的沒有機會。

齊:直升機一個小時12 萬6 千塊,一筆贊助飛兩小時就沒了,但是我已經飛了20 年了,我並沒有想那麼多,就是有一點點正義感,一點點使命感,然後加上一些很明確的理想,也許因為現實環境,速度可能會變得很慢,但是我不會放棄。

黃:我不知道,未來是什麼,現在能相信的,是不斷相信自己。不管是哪個時代,絕對是並存著黑白兩種力量,有時候黑的多,有時白的多,他一直拉扯,只能是說我的存在,似乎讓比較辛苦的人能夠快樂一點。我的方式就是透過我的行動在做,這種方式很直接,一次環台,一個縣市碰到一千位觀眾,整個台灣我就碰過兩萬個觀眾!環台,是我一輩子要做的事。

齊:我發現到,聽過我演講的,其實都會關心台灣,看到現在台灣的情況,會覺得被我們這一代搞成這個樣子;社會的中間分子,很想貢獻一己之力,我相信,台灣是有力量改變的。

倒立先生

黃明正

1983 年生

當機劇場藝術總監

空拍大師

齊柏林

1964 年生

國內知名空拍攝影師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