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Google時代 一定要會的整理術!

別瞎忙了

梅瑞爾(Douglas C. Merrill)、馬丁(James Martin)
user

梅瑞爾(Douglas C. Merrill)、馬丁(James Martin)

2010-12-01

瀏覽數 5,500+

Google時代 一定要會的整理術!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為什麼我們總是忘東又忘西?又為什麼老是臨危就亂?還感嘆體力與腦力不濟? Google 前任資訊長梅瑞爾說: 「錯不在我們。」

現今世界瞬息萬變、資訊氾濫、充滿超連結,我們的腦很難適應這樣的世界,更無法在有限的時間與注意力下,順利處理源源不絕的大量資訊與事情。捨棄一般傳統整理法,梅瑞爾提供了結合現代科技、符合人腦、人性的整理原則,教大家終結忙亂的生活,做事更有效率。

這樣整理不煩「腦」

1:管理你的生活,以減輕腦部負擔。

大量資訊爭相吸引我們注意,使得我們的腦部負荷過重。設法將負荷減至最低前,弄清楚注意力如何運作。一旦我們注意到某個事物,它就進到短期記憶。在那裡會判斷它對我們是否有任何意義,接著決定要不要處理。我們的短期記憶一次最多只能容納五到九件事。若你非要放進十件事,一定會有事情被擠出短期記憶。

2:趕快把資料從你腦袋中移出,愈快愈好!

你的短期記憶很快就超載,你也會忘記你原本要記住的。當你同時處理好幾件事,你等於妨礙你的腦做事,它正努力讓資訊進到短期記憶,只要一不小心,就會前功盡棄。一旦資訊不能成功進到短期記憶,你永遠不會再記起來。

3:同時處理多項任務,通常只會讓你更沒效率。

同一時間處理多項任務,無法全心注意周遭實際發生的動態。沒聽見或沒聽進去,當然不可能把資訊轉進短期記憶,而遺漏了許多重要資訊。把資訊從短期記憶移進長期記憶,認知科學家稱這個動作為「編碼」(encoding)。編碼的重點在於過程中不能分心,不然資訊就編不成碼。

4:用故事來記事情。

做好整理前,得先將零碎資料做有效排序,做好編碼與回想。你的腦希望想到的是故事,而不是零散或一大堆資訊。做到有效的統整,必先學會將事實嵌進故事裡。我們習慣用故事來記住事實,而不是事實本身,事實既枯燥又乏味,我們無法跟事實產生連結,也很難消化吸收。

5:就算某件事有其一貫作法,也不表示是最適當的。

自我審視看看現有模式是否適合你,若答案是否定的,希望你採取行動試著改變。你一天到晚都在用錯誤的方式做事,你或許從不自知。更明智的做法應該是做些突破,才能使交通更順暢、小孩照護更簡單,也讓我們更有生產力。

6:知識不是力量,分享知識才是力量。

在職場上想要順利完成工作,或是想要生活更井然有序,若能懂得跟人分享所知而不藏私,你將會做得更好,壓力也會更小。現今知識唾手可得、流動速度快,不用花大錢就能取得,就算擁有了,也不再帶給你力量。既然如此,你何必把一堆資訊硬塞進腦中?更明智的做法是建立一套存取知識的系統,方便日後需要時取用。

7:對自己全然誠實,但別預設立場。

去找別人談一談吧!那人可以是你的另一半、死黨、同事或是任何能夠坦率說出對你看法的人,有助看清你有哪些行為模式阻撓自己前進。對自己做全方面檢視,你會發現自己做事的慣有模式,並看出自己通常在哪些地方出錯。有些限制無法克服。你唯一能做的是設法避開,試圖將衝擊減到最低。

8:在發動引擎前,清楚知道你要去哪裡、要怎麼去。

訂定明確的目標,這能讓你之後所做的每件事情產生脈絡與意義,也幫助你更有效率採取適當的行動。目標愈明確具體,就愈容易達成,成效也更容易評量。接著擬定行動計畫時,同時必須考量跟計畫相關的真實限制,且訂出時間表和可用的資源(人力、時間、金錢和資料)。

9:達成目標的方式不只一種,要懂得變通。

達不到目標,不必局限於某種方法,把目標變得更精確或調整原有目標。變通之後,我才能看到全新選擇,抵達想去的地方。計畫再完美,若不可能達成,也是枉然;還不如一個差強人意的計畫,搭配上可能達成的目標,成功機率還大些。

這樣整理效率「高」

10:不用歸檔資料,靠搜尋就好。

你的收件匣最後會變得和你的檔案櫃一樣,塞滿亂七八糟的東西。你不用再管歸檔的事,看完就把它留在收件匣。利用電腦的搜尋功能非常好用!不管你把電子郵件歸檔在哪個檔案或資料夾,都搜尋得到,只要用幾個主要資料夾管理電腦所有檔案就可以了。有了搜尋,才能在資訊時代存活下來!

11:唯有真正需要的東西才記進腦中。

「過濾」這項技巧幫助把不需要編碼的資料排除在外,只挑出跟目標相符、被認定是重要的資訊,剩下的一律不管。知道資料對你的用途後,你才能妥善管理。過濾資料前,如果還沒有目標,要做得好很難,重複和重讀資料的過程,往往會幫助你釐清它對你的用途。

適逢故宮百年,快帶小朋友來基隆塔參加《穿越故宮大冒險 大小書粉高空派對》吧!

12:將大體積的東西拆解成數個小單位。

試著養成習慣,遇到任何資訊隨時以二分法區隔為不用理會的和日後可能用到的,然後把第二類資訊再分成兩種:哪些要先儲存(以電子或紙本形式)? 哪些是要存進腦中?

13:世上沒有一套組織系統是十全十美的。

每天我們都有一堆需要保存、但不用存到腦中的資料。釐清某份資料對你的用途,能夠幫助你選擇適合的方式(如紙類或電子工具)儲存或管理它。然後客觀評估幾個常用的工具和方法,質詢自己當初選擇的理由,找出令你不滿意的地方和原因,試著找出解決方案。

14:盡可能使用你已熟知的工具。

我們正經歷紙張與電子的轉換期,在巨大的轉變裡,的確需要時間去消化新東西。倘若我們不能揚棄舊有的溝通模式,迎向全新媒體,就無法善用新媒體特有的潛能與優勢。儘管用電子工具儲存資料比較有效率,但有時紙張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15:記下註解有助於你之後的情境轉換。

在轉換情境時,你的腦挪出空間給新資訊,有些資訊就在這過程中流失了。認清哪些人事物讓你分心,才能減少轉換的影響。每天撥出一點時間給自己,利用這段時間,讓自己清空思緒、沉澱感官、整理好工作。

16:將情境相似的工作安排在一塊。

盡量把主題相同的會議或工作、有關聯的案子或任何用到腦中同樣部位的事情,都集中處理,短時間內就不必在預算的情境裡轉進、轉出。盡可能把分量輕的工作,在你最可能精神不濟的時段來做。

17:整合工作與生活;別再妄想達到兩者的平衡。

要想整合兩者,你得跳脫舊有思維,用全新眼光看待。別把工作與生活當成兩個獨立的個體。我們有時得埋頭苦幹,工作的時候就要集中注意力,有效管理、專注眼前的工作,其他時候則盡情玩樂,你才能有更多珍貴時間與親朋好友共享,或是保留給自己。

暫時把腦子關掉

我們耗盡極大心力,為了應付每天碰到的所有資訊、工作和挑戰。等哪一天,遇上一件突如其來的事件時,我們卻沒有多餘心力可應付。腦所能做的卻非常有限,往往可能有錯誤發生。

現階段我們能做的,就是學習建立一套自己的工具、系統和技巧,藉此幫助自己在雜亂無序又充滿壓力的世界,仍能過著井然有序又無壓力的輕鬆生活。

梅瑞爾(Douglas C. Merrill)

Google前任資訊長。身兼音樂迷與科技狂。曾被美國著名IT雜誌《eWeek》評選為「全球 IT業百大最具影響力人物」,2008年被EMI挖角過去擔任數位事業部總裁,並兼任新潮音樂部門的營運長。

梅瑞爾自小患有失讀症,數學學不好,閱讀也有障礙,多虧父母耐心陪伴,才逐漸有起色。因為自身學習障礙歷程太艱辛,他花了許多時間試圖找出原因,後來在普林斯頓大學取得認知科學博士學位,深知人腦的構造與限制。從小到大,他都在不斷發展各種系統,幫助自己做事更有組織。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