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崇棠小檔案
1952 年生,華碩董事長。
台大電機系、交大管理研究所畢。
自創「動物兵法」管理哲學,
提出價值溪流、設計思考等獨到見解。
一本上鎖的透明日記本,從封面就能看到主人的心情祕密;一盤秀色可餐的海鮮墨魚義大利麵、麻婆豆腐飯,麵條竟是電腦的廢棄「電線」、麻婆豆腐是「鍵盤」;像建築模型的遊樂園、湖邊木屋全是由主機板零件組成。
日記原是私人的回憶紀錄,現在部落格卻讓人們把日記內容放到網路與人分享;現代生活哪裡都可以看到的電腦,就像快速、簡易的食物調理包;人對於主機板建構出的數位世界該如何重新想像?是歡樂的「遊樂園」,還是反璞歸真的「湖邊小屋」?
這些都是華碩在設計師週展出的「設計思考」世界,以人的感知為起點,關心人們對於數位的需求與期待。
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原始發想人,就是華碩董事長施崇棠。華碩能在國際獲獎無數,同時在《30 雜誌》「30 世代消費品牌大調查」中,打敗蘋果,在筆記型電腦品類中成為Me 世代(25 歲∼ 35 歲)使用品牌與渴望品牌第一名,華碩的競爭力就在「設計思考」,而未來,更是如此。
「設計思考,蔚然成風,」施崇棠說。當設計思考成為世界趨勢,30 世代不能置身於外,設計思考究竟是什麼內涵?以下是施崇棠最近一場演講的精彩摘要。
以人為本 找出「隱藏版」創意
過去大家在設計電腦時,都是從產品規格出發,處理器是多少Mega HZ、memory 是怎樣,設計思考讓我們做了調整,轉變為「以人為中心(start with people)」,希望改進使用者的生活,把他們的「五感」變成創意的素材。
大家都覺得沒什麼好創新的筆電,只要能以人為中心,還是可以有很多的創意。
生活中有那麼多的時刻,大家是希望能夠記錄美好的聲音,像母親常會記得第一個小孩的哭聲,這種感人聲音在日常生活其實滿多。用了頂級音響B&O 的NX90就是我們對筆電聲音的革命。現在大家都把各式音樂、影片放在筆電裡,但聲音較小時,聽起來有一點金屬聲音,如果聲音變大,好像又變形。
以前,華碩代工與品牌是同一家公司時,我們講GiantLion(巨獅策略),Giant(G)就是量要大,Lion(L)是不斷要有好的創新、好的品質。現在分家了,不管是代工還是品牌,都要把自己的「價值溪流」發揮到極限。
代工的value chain(價值鏈)較短,要以量取勝,所以公式是「G2×L」;如果是做品牌,創新更重要,所以是(G×L)2,這也是為什麼華碩的品牌精神從「華碩品質,堅若磐石」轉成「精彩創新,完美品質」,因為以人為中心,更具有情感的連結。
做品牌要將心比心,不要以為消費者不懂,他們每天都在用這台電腦,清清楚楚。所以賈伯斯也說,最重要的就是要有非常快樂的使用者,這是種商業智慧,消費者任何的快樂與不快樂,都是我們的責任。
我們鼓勵華碩同仁把自己當作是最好的使用者。為什麼開機還是這麼慢?為什麼這個用起來不太舒服?為什麼設計不夠貼心?我們不是口頭說,而是實質鼓勵,這個是列入績效評估的行為指標。
結果,很多工程師跟我講,他們的價值會不會降低?我說,創作,是「創」先找題目,「作」來解題目,我們找到題目後,還要解得比別人薄,比別人漂亮,比別人的功能更好,華碩的技術還是要很強。NX90 其實有70%技術是華碩內部研發的Sonic Master,我們叫聲籟技術,現在也把它運用到更平價的機種,讓更多人享受。
左腦× 右腦 產生破壞式創新
有人開玩笑,福特先生如果去問消費者要創新什麼產品,他會得到「一隻跑很快的馬」,而不會是一部跑得更快的汽車。消費者不會告訴你未來的真正創意,它是隱藏的,這就是為什麼需要設計師思考的技巧,觀察出消費者講不出來的東西。
設計師右腦非常強。常用左腦的工程師要提高到設計思考的層次,就要學右腦思考,觀察生活、體驗生活,從不滿足的地方衍生出的生活趨勢。華碩也有「達文西實驗室」,加上設計中心,希望把設計思考的理念,在內部一步、一步扎實做到。我們也鼓勵設計師善用他們的左腦,要思考到business(商業),對商業有更多的了解,這樣一來,才能夠產生「集體的連環創新」。
左右腦並用變成「全腦思考」,最後才能產生真正的洞見。
我們當時看到的未來洞見是未來的個人電腦(personal computer)變成個人雲端電腦(personal cloud computer)。我那時用的字眼是real time、real place(即時即地),最後是real human,真正做到完全人性化,這就是最近大家在談的「無縫體驗」,如何讓使用者介面做到人跟人、人跟機器更無縫的接觸,尤其將來資料在雲端、mobile 跑來跑去時,還可以把這些數位內容「呼之即來,揮之即去」,這中間其實隱含很多更人性化的使用介面,是用嘴巴呼,或者是手勢揮,也很有可能是你的眼球、脖子在動時,就已經代表你的訊息。
大家都會記得全世界最高峰是聖母峰,那你知不知道第二高峰是什麼?很少人記得。品牌階梯有「七」的門檻,消費者的腦袋只會記到第七名的品牌,如果在舊領域裡已經有前七名,要進到品牌階梯,就要有別人做不到的破壞式創新。
Eee PC 就是從數位新生活找到破壞式創新的例子,我們很快變為領先者,然後繼續在其他地方下工夫,我們在筆電排名不斷往前,希望進入前三名,最後到第一名,你如果還在傳統筆電思維裡,事實上就很不容易前進。
當然,這中間有相當多現實的困難,例如,「馬上」的時間壓力。但是,你又不能因為要完成schedule(表訂),就不去做「重要但不緊急」的事,因為緊急又重要的事,你會做,別人也會做,最後決勝點可能是在「重要但不緊急」的地方。
像2000 年,我們推動green ASUS,那時談綠色會增加成本,真的滿辛苦,現在綠色變成生活一部分,也開始對品牌產生正面效益,我們變成有點倒吃甘蔗。
將來,最重要的人才就是T 型人才,專業扎根要很深,又能夠跨領域,如果本身比較偏左腦,就要思考怎麼再增
加設計師的右腦,不管是哪個background(背景),我都鼓勵你不斷充實,訓練自己成為跨領域的T 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