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民意橋

遠見編輯部
user

遠見編輯部

1997-08-05

瀏覽數 15,800+

民意橋
 

本文出自 1997 / 8月號雜誌 日本的第二隻眼睛──大阪的新城市思維

三十而立之後?

除了企業家的第二、三代,真正三十而立,白手起家的似乎只有所謂的SOHO族;他們擁有堅強的鬥志,更突破的觀念,再加上正確的努力,使這群人在三十歲時就擁有財富與地位。

但十年前甚至五年前那些三十而立的代表人物,是否仍能持盈保泰,抑或已黯然下台?不少的青創楷模在得獎後就開始走下坡;甚至有些來勢洶洶的年輕公司在產品取得國家榮譽不久後,卻因競爭力衰退而面臨解散。

人生是算總帳的,只要有一口氣在隨時都可以「翻本」;三十而立,四十而斃,常是少年得志的寫照。如何常保活力,開創新機是永續經營的基本條件。

如果「遠見」有心針對此一主題做詳盡的報導,可否將「遠見」從創刊以來所訪問過的「三十而立」對象做一追蹤報導,看「三十而立」者應注意些什麼?

汐止鎮 吳秉璋

從彼得杜拉克看修憲

適逢故宮百年,快帶小朋友來基隆塔參加《穿越故宮大冒險 大小書粉高空派對》吧!

台灣朝野政客「修憲」,用彼得杜拉克在文章中「奧地利皮褲」的例子來形容--無論憲法有沒有破洞,朝野政客強行在憲法上東補一塊布,西貼一塊皮,修修補補,憲法上全是補釘,失去了它本來的面目。

彼得杜拉克在文章中提到,最差勁的一種領導人是,一手掌權,過於強勢,無所不管,卻沒有策略,不能「將對的事情做好」,不能「找對人,放對位置,做對事情」、濫用權力控制部屬的決策,結果只會產生「聽話」、逢迎拍馬的昏官。

彼得杜拉克有一句話,「問題問對了,問題就解決了一半。」問題很簡單,台灣想做什麼?台灣該做什麼?台灣能做什麼?

台灣人想清楚了沒有?

桃園縣 廉雅容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