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成功創業家要膽大心細、鍥而不捨

專訪亞洲創投教父徐大麟

林靜宜
user

林靜宜

2009-06-01

瀏覽數 4,450+

成功創業家要膽大心細、鍥而不捨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創投是鼓舞創新與創業家精神的最大力量,現任漢鼎亞太董事長徐大麟是將創投帶進台灣的第一人,名列美國《富比世》雜誌全球百大科技創投領袖、美國《商業週刊》50 名「亞洲之星」。這位享譽國際的華裔創投大老,事業版圖遍及全球,至今累積的飛機里程數幾乎可繞行地球150 圈,主導與參與多個大型國際投資案,看過的創業計畫與創業家不計其數,他近25 年的創投生涯宛若一本亞洲創投近代史。

Q:你認為,人人都能成為創業家嗎?

A:創業能帶來創意、創新,也創造了就業機會,讓經濟更活絡,有效降低失業率,在個人的職涯規劃上比較有成功希望,但不能說創業最好,安份守己工作變成次之,人應該適性發展。像新加坡為了刺激經濟成長,政府立法規定人民要創業,那不是好方法,創業風氣跟民族性、個性有關,無法強迫而得,對於有創業意願與能力的人,我很鼓勵他們去嘗試,一國要提升競爭力,需要更多人投入創新。

台灣能做「亞洲那斯達克」

Q:比起世界各地,你怎麼看台灣的創業環境?

A:台灣的民主氣氛、容錯精神適合創新,而且台灣沒有像龐然大物的政府與國有企業,因而形成好的創業環境。台灣的創業家很敢創新,像施振榮在30 多年前就做品牌,創業要與創新連結才能真正

大成功。

其實,台灣不但有創業環境,還很適合做「亞洲的那斯達克」。我們主導的Array(安瑞科技)5 月正式興櫃,這也是第一家在台上市的外國企業,為何選擇台灣?因為台灣資本市場非常國際化。中國、

印度等地的興盛創業活動會讓亞太區變成未來的世界矽谷,台灣有很大的機會可以成為亞洲的那斯達克。

適逢故宮百年,快帶小朋友來基隆塔參加《穿越故宮大冒險 大小書粉高空派對》吧!

Q:以多年觀察與協助許多創業家的經驗,要怎麼創業才能「大成功」?

A:網路普及與資金管道多元讓創業變的容易,不過,想要大成功有5 個關鍵。第一,創業者要了解世界環境與局勢,因為面對的是全球競爭。好的創業家要有世界觀,要能跟上變化,像能源幾年前還被認為是「小菜」,近兩年油價飆漲,變成「主菜」,各國政府紛紛大力發展替代能源,絕對是大趨勢。

第二,要認識自己,如果個性不適合,寧可進入組織工作。第三,要具備「burning desire」的創業意願,很多成功創業家都有非創業不可的想法,日夜想著這件事。這牽涉到文化,愈能接受失敗的社會,愈能孕育創業家,因為創業與創新都要能不怕失敗。第四,要有冒險精神,第五要有萬全的準備才開始。

很多人對創業有不切實際的幻想,認為能一次可成、一夜致富。創業的大忌是自滿,以為做成一點事,賺了一點錢便沾沾自喜,這是失敗的開始,會成功一定是謙虛的人,他們會知不足,不斷學習新事物。

創業要大成功,不僅方向要對,還要仔細規劃,創業者更要膽大心細、鍥而不捨,我認識很多的創業家已經創業過5、6 次,還持續創業,像是serial entrepreneur(連續創業家),好像不創業就渾身不舒服。

Q:談談觀察到的創業趨勢?

A:現在興起的社會企業(social enterprise)會是趨勢,這幾年的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也在討論這個主題。創業不能只以獲利、上市為目的,未來的創業家應該有幫助他人的大胸懷,像比爾蓋茲、華倫巴菲特在功成名就後,都捐出大多數財產回饋世界,既然如此,為何不一開始就納入創業目的,而不是成功後才做的第二目的?創業家若能有此想法,就會與眾不同,格局自然也大,方向就會愈來愈對。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