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照明,一般人首先想到的多半是燈具的實用性,夠不夠亮?能不能省電?商業照明已廣泛應用在公共空間與建築外牆美化、加強戶外廣告的特殊效果......並且逐漸朝向設計感、更強調藝術性的方向發展。近年環保意識高漲,具節能效果的燈具成為市場新寵。去年剛剛獲得經濟部「中小企業新創事業獎」金質獎的正暘科技,便是看好節能市場的無限潛力,決定以節能光源的設計與應用為公司的核心發展方向。
以「微型企業」型態起家
2006 年創立的正暘科技,是一家僅有5 名員工的超小型公司,負責營運管理的總經理吳佩殷,是帶領公司團隊向前衝刺的靈魂人物。吳佩殷原本是一家遊樂事業公司的光電事業部主管,適逢公司主體移往中國發展,剛好給了她一個停下腳步、思考自己未來走向的機會。五年級後段班的吳佩殷,當時抱著「年輕不怕跌倒」的正面想法,決定自行創業,投入自己熟悉的光電領域。
在籌備階段,吳佩殷反覆思索的是:找出有價值的機會、分析市場需求、了解顧客行為,以及公司的「核心能力」與「提供給顧客的價值主張」。決定公司的定位之後,她開始對外尋求創業夥伴,首先邀請一位前同事,專責應用端、客戶服務及銷售職能,在技術面,她認為LED 將是節能光源的要角,於是將目標鎖定業界一位LED 模組應用研發高手。吳佩殷口中這位「玩光玩了十來年」的專家,成為最後一位加入的夥伴。
一無二的光源表現,與其他同業專攻製造生產的發展走向截然不同,而這正是正暘的競爭力所在。正暘創業之初,便以優秀的品質與創意,拿下國際性標案(台北深坑假日大飯店,Holiday Inn),同年,並成為台北捷運唯一一家可以製作特殊光源的廠商,廣告業主想在車站與月台的廣告燈箱作特殊光線表現,就要找正暘。而經由台北深坑假日大飯店案與捷運案的曝光,正暘的能見度得以成功打開。
以正暘的規模型態來說,人力不足與資金短缺,是兩項勢必會遇上的難題。在人力上,吳佩殷隨時注意周遭優秀的人才以建立口袋名單。非公司核心能力的部分,找有合作經驗與配合默契的廠商做長期委外合作;另一方面,吳佩殷在創業前兩年便開始與客戶洽談接案,讓她可預知創業後一年內的狀況,便可從容規劃第二次增資時間。
然而,吳佩殷與正暘的企圖心不止於此,進軍國際市場,是他們必然的理想與目標,她也希望,能將相關廠商有效地整合為一個平台,串成一個價值鍊,並互相分享資源。恰好去年外貿協會正在推動「輔導產業群聚發展共同品牌」,吳佩殷藉此開始籌措共同品牌,也順利吸引國外客戶的探詢。
機會+團隊+資源=成功
正暘的創業過程,讓吳佩殷有機會實踐她的論文研究成果,「一個成功的營運模式需思考三件事:機會、團隊、資源」,她侃侃而談。而從紙上談兵演進到實戰作業,讓吳佩殷進一步體認,創業在不同的階段會面臨不同挑戰,三項原則需要能隨著事業發展而做出動態的平衡。以正暘的創業經驗來說,草創時期看到的機會很大,但團隊很小、資源有限,因此必須分析各個機會做出判斷,最後決定以刪去法,留下最能掌握的機會。待團隊開始茁壯,資源變得豐富,面對機會便可重新佈局。
立足台灣,放眼國際,正暘將一步一腳印,逐步實踐小兵立大功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