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資產的維護只依賴媒介的宣傳與法規的制定是不夠的,因為枯燥的說明與強制的處罰,並無法教導一般百姓。如果以長遠計,應該及早把保護文化資產的理念灌輸給學童,讓他們先有這一層認識:「文化就是在一個社會裡,人們的生活方式。」把文化資產的維護視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件事,這件工作自然水到渠成。文建會與雄獅公司合作出版的這四冊兒童文化資產叢書,便是以此為主要目的。
《瑄瑄學考古》藉著書中小女孩瑄瑄的認知過程,介紹了考古這一門有趣的學問。故事由爺爺的學生在瑄瑄的「秘密基地」上做考古工作,詮釋了考古工作在文化維護方面的重要。最後,瑄瑄發現挖土機正在遺址上整地,趕快打電話通知爺爺,凸顯了保護遺址的重要。
小中見大
從書名來推敲,認定《大家來寫生》是本教導寫生的手冊,那就大錯特錯了。實際上,這本書應該說是台灣近代繪畫演進史。它介紹日據時代寫生大師石川欽一郎如何在台灣各處寫生,如何帶領學生走人藝術殿堂的經過。這些學生後來都成為傑出的畫家。台灣這個美麗家園,自然成為他們筆下最想表達的主題。
《五月五龍出水》以介紹宜蘭二龍村的龍舟為主,把端午節的來龍去脈做了十分詳盡的介紹。全書以一位小男孩回到礁溪外公家過節的經過,鋪陳出一個值得保存的習俗的演變。輕鬆幽默的筆調,加上色彩鮮艷的插圖與實物照片,使得全書讀來興趣盎然,毫無枯燥之感。
《小小鼻煙壺》對於「小中見大的藝術珍品」鼻煙壺的製作材質、創意造形、佩帶方法等,均有十分詳盡的說明,讓讀者感受到先人對藝術真善美層次的執著。令人嘆為觀止的「內繪」技術更展現了傳統中國文人的高超繪畫底子和書法造諳。多少歲月沉浸於藝術的追求上,這種執著就是中國藝術珍品至今仍為世人愛慕的主因。
這四本書,不論是以報導文學手法,或是藉著書中學童的參與來展現,都給讀者帶來喜悅,並進一步瞭解文化的意義與維護的重要。每本書後的「文化副冊」都是十分詳盡的解釋性資料,「專家導讀」、「小檔案」與「動手做」可以使讀者完全溶入書中介紹的一切,並有參與感。在重視親子教育的今天,這四本書非常適合親子閱讀與課外教學。為人父母的不妨帶著子女一起神遊於其中,陶醉於文化的洗禮,必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本文作者為國立花蓮師範語文系教授)
書 名:兒童文化資產叢書 (共計四冊)
出版時間:一九九七年三月
出版公司:行政院文也建設委員會策劃出版
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製作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