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已經不是我們印象中的落後國家,短短十年之內,泰國首都曼谷已經成為一座經濟產值驚人、饒富東方魅力的城市,從庶民小吃、商品設計到生活空間,其豐沛的創意能量征服了無數文化創意人。本次「30講堂」特別邀請周遊世界各國的作家李俊明,以及身兼專業領隊與部落客的工頭堅,分享他們如何品味泰國曼谷這個美學之都。
觀街景,見證曼谷創意位移
李俊明:最近五年的曼谷一直不斷地在改變,才幾年不見,曼谷竟搖身成為柔美與知性兼具的氣質美女。可能是在媒體工作的餘毒未解,讓我有強烈的好奇心,想知道為什麼曼谷的改變如此迅速?
一直到2006年底,我認識一群年輕的泰國新生代設計師,他們幫我打開一扇窗,讓我不只看到這個國家和城市的表象,還讓我有機會深入曼谷,使我在曼谷多年的觀察更為透澈,剖析這塊東南亞人文匯聚的亮麗寶石。
曼谷在這十年經歷了金融風暴,但是曼谷一直呈現往高空「向上」的力量,主要原因是她的外資蓬勃,帶動泰國整體的經濟、創意競爭力和國際化腳步。現在有很多美國、英國、歐洲等地的青年創意人移居曼谷,這表示,曼谷城具有足夠的包容性,提供國際人才一個安身立命的位置,以及發光發熱的工作舞台。
帶動曼谷走向國際舞台有兩項重要因素,其中一個是曼谷的母親河──昭披耶河(湄南河),河岸兩邊眾多的酒店、飯店、河邊餐廳因運而生,遊客也可以坐船體驗河岸風光、在半島酒店喝下午茶欣賞街景,端看湄南河如何滋養這座優雅的城市。
另一項原因是2006年9月新開幕的曼谷機場(Suvarnabhumi),雖然作業延宕,有很多亟需解決的大問題,但不容爭議的是,短短一年的時間,它已經成為東南亞的運輸中心,泰國政府對它寄予厚望,預期它將成為帶領泰國前往下個世紀的重要起點。
自助行,徒步穿透在地生活
工頭堅:曼谷,是一個會「黏人」的城市。踏上曼谷,第一個感覺就是非常的舒服和悠閒;雖然她有「黏人」的熱帶氣候、交通也很繁忙,但曼谷城有美麗的河流、綠地、眾多的休閒娛樂設施以及泰國人樂天的個性,她是夢幻旅行的最佳地點。
我建議先找一家當地的設計旅店,住在裡面享受泰國的生活元素,體會建築的設計原則,其次再到市集中體驗傳統的泰式小吃,用各種不同的角度體驗這個風情萬種的熱帶城市。
到曼谷,很簡單!只需要一個週末三天兩夜的時間,用「BMW」享受熱帶風情。
B指的是曼谷的空鐵BTS(Sky Train),M是MRT(地鐵),W是Walk(走路)則是穿透力最高的方式,所以大家可以利用空鐵、地鐵和走路瀏覽曼谷,你不會覺得自己只是一位過路的旅客,而是在短短幾天融入當地的生活。尤其曼谷早已蓋好完善的高架捷運和地鐵,把市區內的重要景點串聯起來,免去塞車的種種不便,又能玩到、看到曼谷的精華。
我們可以慢慢學習避開一般遊客的旅行的方式,從網路、旅遊書上查詢新興資訊,安排一趟讓自己「休息的旅行」,尤其不管在方向指標、景點說明簡介、menu點餐都看得到英文,所以只要懂英文,就能輕鬆享受曼谷城的旅遊便利性,相信藉由BMW大眾交通運輸系統,是未來曼谷自助旅行的新趨勢。
逛市集,賞味泰式色香味
李俊明:飲食,是了解地方文化最直接的方式。尤其泰國是一個充滿色彩的國家,曾經有一位設計師和我說:「泰國人是一個喜歡誇張的民族。」當我深入泰國,才發現這個形容很貼切!
因為泰國人十分擅於吸納他人的文化,再用自己的方式消化,變成屬於自己的「泰式美學」或是新興「泰式融合料理」,例如:泰國有關雞蛋的「甜點文化」,是受到早年葡萄牙傳教士的影響;泰國也把法式鴨肉加入當地特產的「羅望子果醬」, 襯托出特別的酸甜口感。
我建議大家到泰國的一個最大市集「Chatuchak」,看曼谷人究竟吃什麼、喝什麼,和觀光客吃的東西有什麼差別;他們對色彩的搭配很有創意,喜歡把不同的顏色互相堆疊,例如,看似簡單的義大利麵,卻融合了泰式、義式和日式口味;以黑色的義大利墨魚麵、紅色的日本明太子,加上泰國的海鮮、檸檬、九層塔等香料,炒出非正統的「義大利麵」以及淋在剉冰上面的鮮豔涼粉,顏色對比都非常強烈。
這些特色顯示出泰國人對每道菜都非常講究,從排列餐點、佐料、香料、香味、顏色的調和,都展現出另類的美學藝術。前陣子,我特別到曼谷學做菜,老師帶我們到市集採買,認識這些豐富的滋味用的是什麼香料,讓我在撰寫新書《風格之競@曼谷》時,得到許多靈感。
工頭堅:我二十幾歲出國旅行的時候,喜歡買具有設計感的小東西,但到四十歲後回頭一想,發現有很多出國買的小東西早已不知去向,但對二十年前吃過的某道料理卻仍印象深刻。
於是我開始改變自己的旅行習慣,出國買當地特色食材、香料,品嚐當地居民的食物。尤其泰國在「吃」的方面有很多選擇,她融合各國食物,再加入海鮮,相當符合台灣人的口味,我記得最有趣的是「將軍麵」。那碗麵需要四個壯漢「抬」出場,並用泰語大喊:「將軍麵!將軍麵!男生吃了ㄅㄧㄤˋㄅㄧㄤˋ,女生吃了漂亮!」這碗料多、味美、實在的八人份將軍麵,深受團員們的一致好評。
晚上可以到泰國政府特別規畫的Suan Lum夜市,它和台北的夜市機能相同,但它的動線、店舖規畫相當乾淨完善,除了各式泰式小吃外,還有整齊的平價購物區,他們用很簡單的概念、傳統材質與亮麗色彩套用在家具、小飾品和衣服上,走進五彩繽紛的Suan Lum夜市,很舒服。另外,從曼谷半島酒店往對面看過去有一棟金色圓頂的建築物(Sirroco),建議大家下午在那邊喝下午茶,可以看日景也能看夜景。
養創意,生活巧思俯拾即是
李俊明:記得Mr. P嗎?這是泰國Propaganda公司推出的產品,這個可愛造型的玩偶加上大膽的設計,設計出嘴巴膠帶台、屁股筆筒等辦公用品,讓每個人會心一笑。泰國人的設計其實沒有太多的哲學或道理,但一定會有幽默和小小的趣味在裡面,讓每個人看到它就感到愉快,這就是泰國人的生活美學。
到曼谷記得多逛幾間購物中心,你會發現他們的店家不強調單一品牌,稱之「Select Shop」,它選擇很多有趣的商品,呈現一個完整的風格;例如在同一家商店,它賣唱片、衣服、雜誌、公仔玩偶等,看得到現代藝術和傳統美學的融合,以及新生代創作者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傳統的崇敬。我曾經採訪一些設計家,他們做出迷人的壓克力佛像,甚至將佛教涅盤的蓮花放入他的設計裡面,商品的柔性和趣味,就變成了這家商店的獨特魅力。
從曼谷的顏色創意與設計概念,想一想,台北未來可以變成什麼樣子?台北適合什麼樣的風格?也許我們應該調慢腳步,放鬆繃緊的神經,讓台北的城市魅力盡情伸展。
工頭堅:從曼谷看美學設計,你會發現泰國人都從生活最基本之處發揮創意,包括食物調配的色彩、每天上下班坐的捷運等,都能看到他們的設計巧思。若每天沉浸在美的環境,對美感的要求也會愈來愈高,我相信這就是泰國近幾年「設計美學」蓬勃發展的主要原因。就像我第一次看到BTS的把手拉環,心裡很納悶,「為什麼要設計這種奇怪的弧度?」後來我發現,人只要拉著拉環,就自然而然的順著弧度疏散湧擠人潮;如果每個人站直排排站,所有人就會擠在同個方向,像烤小鳥一樣!
想深入了解泰國的美學,我也認為一定要逛他們的生活雜貨,很多平價的小東西,就像膠帶台、筆筒、小時鐘都充滿多樣性和亮麗的色彩,讓你在辦公室、住家裡增加創意的樂趣。
曼谷人從最基本的小吃、日常用品到國際性的設計產品,都擅用簡單、傳統、天然的材質套入,他們的文化創意產業有感動全世界的能力;反觀台灣,我們還在「關懷本土」和「放眼國際」中遊走,思索我們的靈魂是什麼?我覺得泰國人很清楚知道他們自己是誰,台灣人卻還在追尋。如何讓國際注意到我們,一定要先找到自己的個性和風格才能繼續往前,找到屬於台灣的創意美學。
工頭堅 40歲 本名吳建誼
◎知名部落客,現為時報旅遊行銷企畫部副理及國際領隊,曾與同事查理王成功舉辦過 「東京經典棒球賽之堅果團」、「部落客圓夢計畫」、「曙光號圓夢之旅」、「雅典奧運加油團」等部落格旅遊團。
李俊明 33歲
◎自由作家,政大新聞系畢業。曾任《遠見》
《Career》雜誌資深記者及《世界地理》《雅砌》雜誌總編輯,專致生活美學、設計、建築等題材。著有《風格之競@曼谷》《驚艷上海》《哥本哈根設計現場》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