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花錢無罪刷卡有理

何曼卿
user

何曼卿

1997-06-05

瀏覽數 15,700+

花錢無罪刷卡有理
 

本文出自 1997 / 6月號雜誌 1997大學風雲排行榜

信用卡具有魔力,讓人輕鬆消費,也教人喘息負債。

一九九六年底,聖誕節、新年假期採購熱季到來前,美國華盛頓郵報週日版上出現一篇討論信用消費的專文,搭配著醒目的四格漫畫,兩位漫畫主角幽幽地點出信用卡的魔力。人物A:「美國家庭每戶平均年收人三萬六千美元,但是要在「消費天堂」過個道地的美國式家庭生活,一年至少得花上八萬兩千美元。如此一來,每一戶家庭還剩下什麼呢?」人物B:「有啊!不是一堆信用卡帳單嗎?」

文中指出,美國家庭每賺一塊錢就花掉一塊一毛錢,前一年年底,每戶家庭債務更高達年收人的百分之九十五。有趣的是,各家信箱還持續收到多達二十七億張的信用卡新卡(即事先核准申請書,簽名就可刷卡,一九九六年郵遞量則為二十四億張)。對此,作者巧妙引述紐約一位財務分析家的話:「信用卡變得像迷幻藥(narcotic)。」一語點出美國人逐夢又築債的玄機。

信用卡在台灣雖然還未產生顛覆性影響,但這一、兩年來,發卡銀行大打免年費、回饋促銷戰,一時間,戰火將信用卡申請熱燒到最高點。

首先,原本是便利支付工具的信用卡,在土洋銀行大戰、老中青發卡銀行攻防的促銷下,搖身變成電話、提款、道路救援、旅遊保險、購物打折以及參與社會公益等超級機能的「萬能卡」。接著,幸運的持卡人蛻變為尊貴、得利無限,而且smlart(聰明)的「大贏家」。

連帶地,發卡量從民國八十年的一百三十四萬張飆到今年初的一千萬張。同期間,簽帳金額表現更好,由三百七十三億元呈六倍速跳升為兩千七百二十四億元。

隨著一路長紅的業務量,信用卡開始釋出迷人又危險的魅力來。

「購物刷卡,可以賺到利息錢。」外商公司財務部資深助理榮映潔是標準的刷卡族,她的刷卡哲學是結算日前一、兩天消費,如果當月來不及入帳,一個月的利息就賺到了;八折買下的裙子,如果五折還賣,那就再「刷」一條,平衡折數。

犒賞自己,刷爆也不為過

刷卡消費的便利性,十分符合享樂主義者的胃口。榮映潔所有消費,一切以犒賞自己工作辛勞為原則,她每年至少出國玩一趟,盡情購買喜歡的東西。去年報名參加游泳池俱樂部,兩年會費五萬元,加上平日的消費,幾乎都是「先享受後付款」。為了自己想要的生活,「信用卡刷爆也不為過。」她自己四張信用卡以及雙胞胎妹妹友情贊助的,加起來不知爆過幾回。

台灣大學應屆畢業生小娟是同學公認的刷爆族。走在椰林大道上,小娟全身上下穿戴的一定是一眼就能認出mark(牌子)的名牌貨。她向男友與好友告白,無法自拔地刷卡購物,只為了填滿不足的自信心。最近考慮塑身的小娟,對即將負債畢業的事情一概絕口不提,只是忙著找工作。

同校另一位研究所的男同學就幸運多了。他出國遊學、自助旅行及刷卡消費所積欠的一疊帳單,全由還在念書的哥哥東湊西借還清。不過,整件事還末了,這次「破產」事件已成他日後唯一不能碰觸的「恥辱」。

有過相同經驗的楊宜均(化名),則是類似情境中的「姊姊」。過程中,她第一次嘗到信用卡消費「解放」預算的厲害。

事情是這樣的:楊宜均手上的金卡附有海外旅遊平安保險,所以她替常常出差的弟弟申辦附卡。不料,善於理財的她失算了;弟弟洋洋得意地拿著金卡(很少人能認出「正卡」與「附卡」的分別)和女孩子約會、宴請朋友,直到月結單打上二十幾萬的簽帳金額時,她才知道自己低估信用卡金卡的「Jones Effect」(象徵尊貴成功身分地位)與代價。

和許多刷爆族「受難家屬」一樣,楊宜均有點不平;美國信用卡社會有破產法與社會救濟制度做緩衝,但台灣沒有,個人呆帳反而要靠家庭、親友來吸收。她極度不解,難道信用消費與帳單累積過程中沒有煞車預警的防護措施嗎?

當然有啦,信用卡是獲利大、風險高的無擔保授信業務,發卡銀行都會在投資報酬與風險呆帳的天平上,裝設風險控管調節系統。簡單地說,警戒關卡有兩道,一是發卡前,銀行對請卡人債信紀錄的徵信,一是刷卡時,特約商店向發卡行取得的授信。

「受難家屬」心中不平

至於警戒關卡靈不靈,還得通過市場試煉才知道。

信用卡的產業特色是以量取勝,獲利即成長。依市場人士估計,發卡量十萬張以上,財務表上的赤字才會消失。換句話說,台灣信用卡市場上的兵家們,有一半以上的發卡行仍在為生存搏鬥,少數幾家跨越經濟規模的勝利軍,則在擴大勢力範圍中。雖然發卡行規模大小有別,但無不使盡力氣,千方百計地想要打開發卡量。

一家新銀行信用卡業務部蔡姓主管承認,業務員衝鋒陷陣時,篩選客戶難免會「放水」。他無奈地說,信用卡業務員下班後、放假時還得跑到街上、進入校園「擺攤」,等待客戶上門都來不及了,怎可能要求請卡人按部就班,提出扣繳憑單、存款帳戶、不動產等財力證明?這樣豈不是要嚇跑客人?

人手不足是信用卡業務部的另一個無奈。以國內最大發卡組織財團法人聯合信用卡處理中心為例,各會員行信用卡部門規模不一,大到千人,小到十幾人,非主要發卡行的徵信品質要如何跟大行比?就算是大型的發卡組織,百密也有一疏。十九歲的小麗從未辦過信用卡,但在身分證遺失一個月後,一家知名發卡銀行的信用卡帳單催繳信函就找上門來,弄得她莫名其妙。原來銀行不察,讓人冒名請卡。

為了方便客戶請卡,許多銀行不僅前線接案關卡鬆動,後方徵信動作也開始簡化程序。

銀行從旁協助累積債務

按照正常程序,保險的發卡步驟是向自己、友行及財團法人金融聯合徵信中心等單位,查閱請卡人過去的信用紀錄、借貸與還款情形。但是正常的程序耗時、費力、花錢,對搶時間、重成本的業務單位來說還是能省則省。全國最大徵信中心的感受最清楚,發卡行逐筆逐項調閱個人信用資料的情況,已不多見。

一位不願具名的外商銀行信用卡部主管也有同感。她說,政府規定發卡行須將每張信用卡持卡資料報到徵信中心建檔,但是基於商業機密,各發卡行提送資料多有所保留,而且提報標準不一。面動作尚且如此,所謂的行間彼此照會、信用資訊交流則可想而知。

更令她憤慨的是,部分銀行只顧發卡量,對持卡人的不良信用紀錄,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付款能力有問題的持卡人,有「漏洞」可以一家一家申請到信用卡,銀行不但幫他擴大信用,還從旁協助他累積債務。在廣告公司上班的小君就是標準的例子。小君講究吃穿,簽帳消費全然無節制,她的好友一度以保人身分為她償還簽帳卡的欠款。如今流行信用卡,銀行又讓她申請,而且一張刷爆再換一張,過去的紀錄全然不受影響。若每張信用卡額度以八萬元來算,連續刷爆三、四張後,這位「負債高手」的好朋友又得傷透腦筋了。

不僅發卡作業的徵信關卡受到市場嚴苛挑戰,授信控制系統的弱點,也一一遭到考驗。在戰火中,持卡人能否保持警覺、避開砲火,則考驗持卡人自我設防的能力。

正規經營的發卡銀行最怕特約商店自作主張,末經發卡銀行授權,就讓持卡人刷卡消費,特別是停留在人工刷卡的特約店;因為沒有電子即時授信系統可控管,持卡人動不動就「闖關」刷爆。不過,信用額度最大的授權者還是發卡行自己。

沒有卡就活不下去

持卡人的簽帳金額可說是發卡行的衣食父母。負責信用業務的蔡主管不諱言,持卡人信用刷爆後可能還會有額度。這聽起來很奇怪,其實是銀行希望你消費簽帳多一點。

任職於資訊公司的張秘書,就碰過特約商店不認簽以及銀行即時擴充信用等兩次刷爆經驗。自認是銀行好客戶的榮映潔則沒有申請不到金卡的困擾;銀行見她刷爆紀錄不錯,主動要幫她把普卡換成金卡,調升額度。

三十歲的攝影記者鍾先生,刷爆過程和前面兩位女士略微不同,發卡銀行特別體諒他媒體工作需要,自動放寬信用額度。去年,鍾先生不知不覺又刷滿十萬元信用額度,銀行默契地沒喊停,還寬限他超刷兩萬多元。月終清帳,這筆超額因不明因素未列入帳上,結果第二個月起,他又不知情地超刷同一筆額度。直到第三個月收到完整的帳單明細他才傻眼,原來已經連爆兩次。

遠見訂閱贈西堤餐券2張,知識與美食一次滿足!優惠組合價$2,880,立即訂閱>>

大學念商的鍾先生不太清楚發卡銀行的遊戲規則,但是他知道利息這回事。他認為,銀行好心讓他刷爆,是為了要多收循環信用利息,而他也願意動用循環信用,至少比朋友刷爆一張再申請一張來得好。

位居國內消費金融業務領導地位的花旗銀行副總裁廖紫燕,從國外的信用卡消費經驗來解讀,認為刷滿或刷爆一張就再換一張,是「西化特徵」的持卡行為,與美國持卡人先享受的習慣,以及沒有卡就活不下去的心態近似。

中國信託信用卡處江衍輝經理則從另一個角度來解釋,排除額度設定不足的因素外,信用刷爆與延遲繳款有絕對的關係。國內持卡人刷超額度與動用循環信用的比率有上升趨勢,兩大發卡行花旗銀行與中國信託都同意,同時也不否認呆帳率有增加的傾向,尤其是市場戰況激烈的這幾年。

國內信用卡市場表面上榮景可期,江衍輝私下卻有些擔心。信用卡發卡量雖突破一千萬張,實際上,只發到四分之一的消費者手上,至少有一半的民眾還不知信用卡為何物。此外,信用卡簽帳金額雖然屢創新高,但是只占總消費額的百分之六,顯示信用消費習慣還末普及。曾有過「血淚經驗」的他相信,在市場僧多粥少、行間互挖客層的情況下,難保不會有銀行做出風險高的「危險動作」。他說,這些危險動作會「戕害」持卡人的信用觀念。

催收紀錄跟著你一輩子

這種說法,自嘲是刷爆族「受難者」的楊宜均非常認同。她注意到,信用卡促銷廣告、申請書及合約書,一味暢談消費回饋、旅遊服務、旅遊保險、失卡服務以及輕鬆付款方式,對於瘋狂消費後如何理債,如何降低個人財務風險,以及信用破產的後果等善後事情,卻閉口不提或淡化處理。

面對持卡人的質疑,一位信用卡業務主管很尷尬地表示,前線業務員招攬客戶都來不及,怎可能拿這個問題去碰壁,更何況持卡人也不見得都願意聽、願意看。

許多被發卡行奉為貴賓的持卡人和鍾先生一樣,知道刷卡的魅力,卻從來沒聽過聯合徵信中心,不知道自已遭催收的紀錄將在八百萬多筆的信用卡檔案中留底,跟著他一輩子;也不知道銀行接著將「執行法律動作」,查封他的動產。他甚至為了減輕超額的信用卡債務,接受朋友建議,一口氣跟了五萬元的會,利用利息還「利息」。

一位信用紀錄不太好的持卡人,年初氣急敗壞地打電話到財政部金融局申訴,具名指控跟他往來的幾家銀行,竟然因他的一張信用卡遭停用,同時封殺他所有的信用卡,說得政府官員啞口無言,不知道該如何向他解釋「信用」與「徵信」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台灣持卡人信用觀念偏差的例子,銀行界時有傳聞。但是,發卡單位及特約商店所組成的信用交易環境,也未必讓持卡人如意。

信用良好不一定吃香

一心期待用刷卡帳單寫日記的榮映潔很失望地說,繳款時,她趕銀行跑郵局也要準時匯款,不敢延遲;刷卡時,金額太小,商店就懶得理,金額太大,銀行則絞起神經,問個沒完。因此,最近一則「三十元也要刷卡喔!」的廣告,非常討她歡喜。

其實,準時繳款、紀錄良好與否,在目前的信用市場狀況下,很難看出差別。沒有獎勵,沒有懲罰,大家一視同仁,都繳年費,或者都免年費。就算你刻意分期付款買車(其實你很有錢),討好銀行,希望建立良好的債信關係,似乎也發生不了太大的作用。

關於這點,中央銀行的統計數字說了一些話。今年三月底為止,國內一般銀行的放款業務仍以擔保業務(抵押貸款)為主(占六成之強)、無擔保(信用貸款)為輔。換句話說,憑著零缺點信用卡持卡紀錄向銀行貸款,還不一定比紀錄不良但有房地產抵押的人吃香。另有一種有力人士,只要政商關係夠,擔保品、信用紀錄都不要,就可以借到大筆的貸款。君不見,農會、公營金融單位超貸風波不斷。更離譜的是,有的人甚至拿合法的信用卡直接向非法的地下錢莊抵押借錢。

無論持卡人的信用觀念是否及格,信用交易環境是否健全,理財投資專家蔡其勇還是提出呼籲:信用,絕對是現代金融社會裡,顧客和銀行打交道的通行證。但是信用卡會不會變成迷惑人花錢如流水的「消費鴉片」,還得看看信用卡新兵--台灣,有沒有智慧參考國外前車之鑑,避免重蹈冤枉路。

閃靈刷手

去年底,購物旺季來臨前,電視廣告上出現一位等待男友的妙齡女子,突然以瘋狂的速度刷卡購物,打發男友遲到的十五分鐘。片尾,很酷地封上一個新名字--「閃靈刷手」。

這則廣告召喚的持卡族群,是一群每週必逛、每逛必刷的新新人類。不少市場行銷單位也先後透過問卷調查,急著尋找這群刷手族的「芳蹤」。

哈里士國際調查台灣分公司今年三月分的調查報告顯示,台灣北中南三大都會區主要信用卡消費者,是一群二十五歲到二十九歲的上班族與頂客族。他們收入愈高,擁有的卡數愈多,而持卡數愈多,每月消費金額就愈高。一般而言,每月刷卡金額多控制在兩萬元以內,五成是花在服飾上,消費超過三萬元者更愛打扮自已,不過,繳費時也比較吃力,因此習慣動用循環信用。

至於刷卡高手究竟在想什麼?東方廣告公司從ICP資料庫交叉分析發現,持卡數兩張以上、經常使用且唯恐額度不足的刷手,對名牌及走在時代尖端的新產品抵抗力特別弱。他們出手刷卡消費,一心只希望秀出自已的與眾不同、有個性,以贏得別人的羨慕與讚美。

值得玩味的是,樂在消費中的刷手們特別敏感,尤其是害怕別人說自己買得笨或太浪費。

無論買來的東西是不是需要,他們深信,面子和排場才重要。因此有人依性別另外給他們封號:「時代夏娃」與「瘋狂發燒客」。

年前,萬事達卡國際組織所做的跨國性一包括台灣一調查,進一步探索國際卡刷手的微妙心理。他們喜歡在高級俱樂部刷卡消費的尊貴感受,並充分享受一流餐廳侍者的高水準服務,尤其是手持金卡時。

(何曼卿)

信用卡怎麼用?

如果你驚覺信用卡帳單太「沈重」,沈重到必須採取行動,那麼第一步反擊行動鐵定是「節制」,不過這點沒人能幫得上忙;第二步則是「留心」,相關注意事項不妨參考幾位刷爆族及發卡單位的經驗與建議:

●申請信用卡,盡量不要發卡單位郵遞新卡,以免卡片沒收到,帳單先寄來。消費者文教基金會常接到類似的申訴案。

●簽帳消費時,特約商店沒有「刷卡」取得銀行授信,別誤以為是貴賓禮遇。商家圖的是生意成交,不知情的你,可能要為刷爆的帳單勒緊褲帶一段時間。

●上網刷卡購物,時髦又便利,但在網路安全漏洞仍無法全面控管的情況下,最好是「謹言」、「慎行」。

●簽帳月結單久久沒收到,請別偷笑,還是先問清楚原因。萬一不幸被信用卡大盜攔截,更換地址、漫天濫刷,麻煩才要開始登場呢。

●準刷爆族如果想要「細水長流」,就請別帶著全部的信用卡出門逛街,挑戰自己的「抵抗力」。

●信用卡遺失的基本動作是「火速掛失」,特別是在國外掉卡。有經驗的人都知道,外國特約商店門市小姐常常忙得沒空看客人簽名,更遑論核對陌生的方塊字。

●現在小額信貸滿街是,千萬別想不開,拿信用卡到地下錢莊借錢。據統計,從信用卡發卡以來,類似案件從未消失過。

(何曼卿)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