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牌好,年輕更好!
不會吧!大同也有出MP3?」是許多人得知大同也有年輕產品的第一個驚嘆。這個年輕化的轉變,實在很難將大同電鍋、大同寶寶,跟年輕的MP3連結在一起。
商品年輕化 研發數位產品
成立86年的老字號大同公司,也悄悄地把品牌的重心,轉向年輕人使用的電腦和數位家電產品。為了區隔市場,使品牌形象年輕化,老字號的大同公司特地創立了一個名為Elio的品牌,企圖用這個代表熱情、活力的義大利文,來搶佔年輕人的心。
大同甫成立的Elio,今年7月才推出一款結合MP3與數位相機功能的數位播放器,針對的也是2、30歲的年齡層。它甚至依照兩個不同的年齡,而有不同的外型設計。例如為了30多歲的上班族,設計出簡約的時尚黑金外殼;而20多歲的年輕學子,則可以依照個人喜好,選擇自己的多樣色彩。
而這些新產品,走的也是跟以往不同的行銷模式。例如使用網路、公車車廂廣告,甚至在年輕人聚集的商圈由辣妹助陣舉辦體驗會。更特別的是透過異業結盟,讓這款新的MP3出現在黃立行的MTV裡……這些都是以往大同從未採用過的行銷方式。
產業年輕化 招募年輕部隊
在推出年輕商品的同時,也創造了年輕人的就業新機會。已經很少招考新人的大同,旗下的多媒體事業處因為是由一群平均27歲的年輕人組成,處長潘泰吉也因此採用了不同的管理方式,例如責任制、不用打卡、或是用電腦來管理,這也跟大家認識的大同公司有所差距。
一直帶領著這個年輕團隊的潘泰吉認為,企業年輕化的趨勢有兩種:一種是老單位招募新人;另一種是原創性的年輕化,也就是企業本身要能研發出年輕化的產品。潘泰吉認為後者是台灣產業的必經之路。
有了這樣的體認後,大同慢慢地將營運重心,轉向數位家電產品,目前電腦事業部和多媒體事業部佔了全公司營運的95%,顯見年輕化的趨勢,也漸漸入侵了傳統產業。
如此看來,傳統產業也將成為年輕人一展抱負的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