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想一個情境:你好不容易在辦公室提出新構想,並且做了精彩的簡報與說明,沒想到與會中1/3的人在睡覺,另外1/3的人在玩手機,少數幾位洗耳恭聽的聽眾,帶著不友善的眼光:一位對你展開毫無建設性的評論,一位自高自大的發言轉移主題,更糟的是你的直屬主管當眾扯你後腿。
這種經驗讓你抓狂?你對此感到非常沮喪、困窘、憤怒?這不只關乎你的榮譽感,也關乎你的新點子就此銷聲匿跡。這當中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領導與變革權威、哈佛商學院教授柯特(John Kotter)認為,在企業變革中,成功的溝通策略在於:積極引進反對者,並有效回應他們的攻擊!
他將攻擊好點子的殺手分為4大類:1.製造恐懼、引發焦慮,讓人很難看出提案的本質;2.拖延戰術,讓提案無法在期限之內通過,後來即使被採納,也已經喪失良機;3.混淆戰術,模糊對話焦點;4.嘲諷或毀謗名譽,讓提案人看起來很愚蠢。
如果要捍衛新構想,建議採以下的回應方式,用詞簡潔、精確、實在,就是最佳回應:
1.邀請反對者列席會議
不要企圖將潛在反對者排除在外,即使他們的攻擊手段非常惡劣,你也要讓他們加入討論。讓他們攻擊你,甚至鼓勵他們這麼做!因為要是沒人注意,你就沒機會解釋你看到的風險或機會,也沒機會提出你務實的解決良方。
2.以簡單卻清楚的言詞直接回應攻擊
如果你以充分的資訊與邏輯壓制別人,聽起來似乎有道理,但是卻會讓聽眾分心,因此回應應該盡量減短,容易讓人理解,尤其當有人發動混淆戰術,企圖擾亂視聽,清楚的解說有助於掃除迷霧。
3.注意你的態度與情緒
不要試圖以嘲諷、反擊或甚至高傲的態度壓制攻擊你的人,就算他們有些人似乎罪有應得,而你內心也有此衝動。你需要說服人心、擄獲人心,才能贏得真正的支持。以簡單明瞭的語言和人人都能理解的常識來回答,且始終對對方保持尊敬的態度。無禮的態度,輕蔑的語言,雖然使你贏得注意,最終會失去人心,而不是贏得支持。
4.觀察全場聽眾
不要把焦點放在攻擊者身上,也不要過度注意對方不公平、不符合邏輯或是卑劣的言論,一旦碰到有人發動混淆、拖延戰術、製造恐懼、嘲諷你的人格時,成功的關鍵,不在於爭取這些「特定人士」全心全意的支持,而在「多數人」對此構想的想法與投入的感情。因此尋找是否有人點頭、微笑、皺眉,注意他們是否充滿興趣,如此一來可以加深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