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婚姻平權通過就不會教小孩?看看美國、加拿大怎麼做

30雜誌
user

30雜誌

2016-12-26

瀏覽數 25,600+

婚姻平權通過就不會教小孩?看看美國、加拿大怎麼做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今(26日)審理婚姻平權法案,挺同婚及反同婚團體在立院外不同路段,舉辦活動聲援各自訴求。這是婚姻平權法案審理以來,支持及反對兩方首次大規模正面交鋒,也提高這議題的關注度。

有愛的婚姻與家庭是社會穩定的力量,同志的愛也有權利享受家庭的溫暖!台灣爭取多年的婚姻平權之路,一路走來艱辛但持續前進,現在是歷史上最接近立法通過的時刻。有些反對同性婚姻合法化的民眾,對於同志族群有誤解,不了解他們對於擁有婚姻、小孩、完整家族之殷切渴望。

因此,全台唯一酷兒線上影音平台「GagaOOLala」,推出「婚姻平權加油精選」專題,透過四部藉由美國、加拿大等國家的同志婚姻平權紀錄片,作為台灣的成功借鏡,期許台灣的婚姻平權之路能夠早日走向終點。


1、《有限性關係》

澳洲籍的東尼蘇利文和菲律賓裔美籍的理查亞當斯是一對情侶,定居美國的兩人在1975年成為全球第一對合法結婚的同性伴侶,東尼嘗試以理察配偶的身分申請綠卡時卻遭到移民局拒絕,為了不讓東尼被遣送出境,他們進而上訴控告美國政府,成為美國史上第一件爭取同性婚姻平權的聯邦政府訴訟案件,為現今同性婚姻合法化跨出了第一步。本片生動流暢地敘述一對情侶為相愛權利奮鬥數十年的故事,真摯感人並激勵人心。

有限性關係 Limited Partnership from GagaOOLala on Vimeo.


2、《慈父心.兒女情》

藍迪和德魯是一對已婚男同志伴侶,他們在領養一名小男嬰後,學習如何成為好爸爸;史蒂夫與兩位女同志媽媽柯琳及溫蒂一同擔任女兒的家長角色;史考特則透過代理孕母的幫助,成為一對雙胞胎的父親。本片敘述三組加拿大同志人物經由領養、共同監護和代理孕母的方式成為家長的心路歷程,透過家庭成員的訪談來展望當代同志組成家庭的可能,除了主要父母人物以外,本片也訪問較大子女對於自己同志家庭的看法,每位人物的心境都獲得呈現及關照。

只要2,880元,雜誌+亞諾納25吋行李箱一次帶回家!

慈父心.兒女情 Fatherhood Dreams from GagaOOLala on Vimeo.


3、《我的彩虹家庭》

由兩位同志媽媽共同製作,探究同志共組家庭議題,只不過這次,要讓「酷童」們自己來說。當美國加州正因為反對同志婚姻的八號法案的爭議,各方聲浪四起,滿城風雨之際,本片直接帶出由同志伴侶共同扶養的孩子們最真誠的聲音,由孩子們來說說多元家庭的異與同。

我的彩虹家庭 Same Difference from GagaOOLala on Vimeo.


4、《我們要當爸爸》

紐約的男同志伴侶馬克和艾瑞克希望有個寶寶,他們找到願意幫助他們完成心願的威卡教代理孕母溫,並一同踏上探索自我的旅程,在經歷一次流產的傷心失望後,他們再接再厲終於接連生出兩個女兒,組成他們理想中的家庭。本片貼身記錄一對男同志伴侶期盼身為人父到終於喜獲麟兒的過程,敘事流暢並令人感同身受。

我們要當爸爸 Paternal Instinct from GagaOOLala on Vimeo.


GagaOOLala酷兒線上影音平台

GagaOOLala酷兒線上影音平台粉絲頁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