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庫克向這個國家低頭,破例推出雙卡規格版

蘋果一年一度新品發表會,還有你不知道的事?

陳育晟
user

陳育晟

2018-09-13

瀏覽數 28,050+

蘋果執行長庫克。圖片取自Apple官網
蘋果執行長庫克。圖片取自Apple官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今天(9月13日)在蘋果美國舊金山總部登場的新品發表會,堪稱是這家全球市值首度突破1兆美元企業的壯盛軍容展演。

不過,蘋果首度針對iPhone Xs Max、iPhone XR推出實體雙卡的中國版,是蘋果首次推出iPhone單一市場特別規格版,顯示即便強大如蘋果,在中美貿易戰火延燒之際,也不忘照顧到這個貢獻蘋果1/4利潤的超大市場。

蘋果推出的iPhone Xs,具有eSIM功能,也就是除了原有的實體SIM卡以外,還有另一張虛擬SIM卡,讓使用者的手機可以更容易在不同電信營運商間切換。

但是上述技術並不會在中國大陸、香港、澳門推出。在上述這三個市場,蘋果將推出實體雙卡,也就是在手機中有兩個SIM卡插槽,方便識別和驗證用戶的電話號碼。

根據《彭博社》(Bloomberg)報導,中國電信服務市場目前由中國移動(China Mobile)主導,該公司被視為準國營企業,逾70%股份由政府單位持有,對智慧型手機的使用與註冊均嚴控。

總部位在香港的調研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分析師James Yan解釋,採用eSIM功能,讓用戶更容易更換電信服務商,這是中國移動在內的電信服務商所不樂見的。因而,這次的實體雙卡策略,可能是蘋果和這些大陸電信服務商的談判未完成前,所推出的妥協方案。

庫克向這個國家低頭,破例推出雙卡規格版_img_1

圖/蘋果鮮少為特定市場打造特殊款式,蘋果這次為大陸市場準備了單一市場特別規格版。圖片取自Apple官網

知識與美味同行,遠見請客西堤

蘋果一貫的製造思惟是標準化設計,提升生產效率,因而過去鮮少為特定市場量身打造特殊款式。不過,對蘋果而言,中國不僅是繼美國之後的最大市場,也是iPhone、iPad的主要生產地。蘋果在大陸市場的地位,現正受到華為、小米的嚴峻挑戰。

華為、小米服務比蘋果更接地氣,在大陸市場逐漸養起一群忠誠粉絲。根據調研機構IC Insight今年6月發布的最新報告,三星、蘋果雖然依舊穩坐大陸手機市場前兩名,但華為、OPPO、Vivo、小米急起直追。三星去年出貨量只較前年成長2%,蘋果則是零成長,但華為、OPPO、Vivo、小米分別成長10%、26%、24%、73%,不難看出為何蘋果對大陸市場低頭,推出實體雙卡版本。

另一個讓蘋果妥協的原因,恐怕和中美貿易戰的壓力脫不了關係。9月8日,美國總統川普在推特上表示,美國對中國課徵的重稅,會使蘋果產品上漲,最好的解法就是把生產線遷回美國,而非續留在中國,如此將可享受美國政府提供的租稅優惠。

兩天後,亞洲各大股市開盤,蘋果概念股幾乎一片慘綠。大立光從9月10日開盤的4680元,一路下殺至13日收盤的4095元,跌幅達12.5%。鴻海則從77.4元一路震盪,13日以76元作收。市場甚至盛傳,鴻海已擬定計畫,赴美國印第安納州、德州增設2間蘋果組裝廠,但消息並未得到鴻海證實。

蘋果所面臨的壓力,不只是美國,也來自中國。蘋果去年在中國出貨量達2.15億支,同時也透過當地供應商聘雇大量勞工,若中美貿易戰情勢持續緊繃,蘋果將陷入中美兩強夾殺困境,不利其股價和長期發展。

其實,這也不是蘋果首度對中國市場做出讓步。2016年,中國政府下令蘋果關閉iBooks商店、iTunes電影,去年則要求蘋果從App Store裡面刪除數百個應用程式。

蘋果執行長庫克(Tim Cook)此次讓步,在中國推出實體雙卡版,普遍獲得大陸果粉看好,與去年iPhone X推出時的一片罵聲明顯不同,看似過了第一關,成功和大陸果粉搏感情。

只不過,蘋果眼前最大的壓力仍是中美貿易戰的政治壓力。這股壓力不僅詭譎難測,而且只能被動承受所有衝擊。該如何維持蘋果過去在美、中兩大市場的榮景,不只攸關蘋果自身,更牽動台廠供應鏈的未來命運。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