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在二十年前就大力鼓吹看三國,可以提高企業競爭力,松下幸之助就是其中一個;可惜台灣一直不重視。
書不提,我自己看錄影帶就看了四遍,每一次境界都不同。現在企業流動率這麼大,但市場上,員工找老闆的也比比皆是;變成員工跟老闆互相找來找去,誰也不信任誰。我常想,如果每個員工都像諸井揭亮鞠躬盡痺,哪有公司不成功?
所以,人才培育、教育是很重要的。我們就針對需要,有不同的課。我自己上課時,常講「諸葛揮淚斬馬謖」的故事。孔明叫馬謖守街亭,把大軍駐在馬路上;但馬謖不聽,紮營在山上,結果被人放火,燒死上萬人。
這就是說,代表公司出去談判(針對經銷商等),絕對不可自作聰明,亂了主帥的規畫。我相信員工聽了這些故事以後,印象一定比較深刻,而且可以激發共識。
從孔明跟劉備一見面,就論定「隆中策」,然後一步步去執行。這個啟示是,企業一定要先做好規畫,訂定目標,然後執行。這是很多中小企業的盲點,沒有規畫,動到哪,做到哪,成功的機會就小。
我們以經營軟體(文化娛樂)為主,目前側重在相關產品的開發,因為只靠單一產品,是做不開的。
三國之中謀略是多,但謀略只是方法,要怎麼用,大家存乎一心;不一定就是教人勾心鬥角。更何況,熟讀三國,觀人之術一定精練,雖不是要爾虞我詐,起碼可以防小人。
(李慧菊採訪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