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公司真有民主嗎?

領導藝術

楊艾俐
user

楊艾俐

2018-08-30

瀏覽數 11,350+

公司真有民主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2018 / 9月號雜誌 誰Fire了台灣老闆?

管理理論常鼓勵領導人要博採眾議,要授權,要有同理心,決策勿強烈違反員工意願。

但是我實際採訪,能有一番作為的企業領導人都不是民主型,一位台積電高階主管曾跟我說,張忠謀要去選立委,絕對選不上。企業領導人,不管是董事長、總裁或執行長,都是代理人角色,有他的目標使命要完成,和政治人截然不同。

在民主國家裡,公司並不民主。我接觸很多歐美的上班族,他們都對公司下達的命令,規則、法條嚴格遵守,歐美價值觀所強調的反叛、抗議,都是在公司以外的地方進行。美國有句俗話”Lead, follow or get out of the way”就是「領導、追隨或者滾開」,是上班族日常工作場域的寫照。

領導者強勢與否 左右決策效率

與民主相反的是獨裁,其實如果把獨裁拆成兩字,獨立裁決,就是要獨自做決定,而非群眾決定,很多強勢領導人合乎此定義。他們的獨裁表現在做決策時,不是一人一票決定。他們的獨裁表現在公司重大變革,對變革方向的堅持。他們的獨裁,也必須表現在一人承擔公司經營後果,成功或失敗。

企業治理不要說民主,連寡頭治理都問題重重,日本企業本質是集體領導,但是當這個團體不再打勝仗,面臨敗仗時,卻沒有領導人可以一呼百諾,重整軍備,再上戰場,被郭台銘買走的夏普就是最好的例子,企業領導人是三頭馬車,被稱為王者基多拉式經營。員工對服從哪個boss搞不清楚,士氣提升更不可能了。客戶都不知道要跟誰談才能算數,郭台銘也在與夏普談判過程說:這個公司怎麼了,三年換了四個談判人!

其實,企業界不乏獨裁主管,史丹佛大學商學院教授克瑞默稱此為「威嚇領導力」,例如蘋果的賈伯斯、英代爾的葛洛夫、惠普的菲奧莉娜,都以強勢、罵人、凶狠出名。需要快速反應的高科技、政界、影藝界尤其要這樣的領導人,而且部屬還感念他們,克瑞默做的研究指出,他們不但不後悔這樣的經驗,而且樂意再來一次。

其實獨裁的老闆也讓中階主管好做事,因為有清楚的指令和方向,中階主管執行效率高,有的老闆以民主為名,遲不做決策,又不願放權,還要越界去探求基層員工民意,讓中階主管氣餒,企業就很容易流失人才。

當然,在現今社會氛圍下,也要讓部屬感受到企業對他們的尊重,也要致力某些領域的民主。例如鼓勵員工提改善議案,而且應該認真對待,盡快選擇是否能行。雖然領導可以獨裁做決定,但做決定前應廣開言路,博採眾議。在與公司成敗較不關鍵的領域裡,可以盡量民主,例如福利政策、辦公室規畫、員工旅遊、行政事項、後勤支援等。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如此公司可達成效率和民主的某種平衡,員工對公司更加具向心力。

(本文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