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樣的電影,除了給予你視覺感官的衝擊之外,更衝撞你被無形綑綁的認同?黃尹浩導演於台灣修習影視編導、劇場與表演,接著前往紐約American Musical and Dramatic Academy (AMDA) 攻讀音樂劇表演,2011~2013年接著於美國演出多部膾炙人口的音樂劇。揉合多種才華於一身的黃尹浩,回台自編、自導、自演首部電影短片《雞‧蛋》,隨即獲得國際各大電影節的獎項與好評,將於近期透過線上串流平台公開放映,敬邀大家一同觀賞。
全才型編導黃尹浩
見到黃尹浩導演,你會以為眼前是一位偶像或男明星,一不留神便忘了他的身分其實是一位新銳導演!其實從求學階段開始,紮實的戲劇、影視根基,讓他不僅具備編劇、導演的功力,在表演方面更是深具底蘊。在製作《雞‧蛋》之前,他擔綱多部電視劇、廣告、MV的演員,難怪在觀賞《雞‧蛋》的時候,會很容易被劇中主人翁詮釋的徬徨、掙扎、突破、盼望……所感染,因為黃尹浩也身兼劇中的演員!
誰有權力代表上帝說話?
稍微用心觀賞《雞‧蛋》便不難發現,這部短片在洗鍊、漂亮、具現代感的場景設計、影像構圖、美術中,帶有一股淡淡的劇場風,每一個鏡頭、場景、每一項物件,都具有它們各自的象徵(symbol),讓人在觀賞這部短片的時候,一刻都閒不下來,認真地追尋每一個線索留下的意義。
黃尹浩導演創作這部片的背景,正值多元性別與同婚議題鬧得沸沸揚揚的時候,不同的意見互相拉扯,使社會陷入一種焦慮與不安的氛圍,刺激黃尹浩進一步反思:社會上充滿許多自以為權威的領袖,滿口似是而非的理論,企圖煽動群眾,也創造出各據山頭的集體意識,無法溝通也很難有所交集,這些群眾就像劇中主人翁,不斷流連於佈道大會與直銷大會上,甚至還求教於乩童神壇……試圖找尋生命的出口,卻常常適得其反。
探索,在曖昧不明時最迷人
那麼究竟該怎麼解決如此迷惘呢?黃尹浩導演為劇中主人翁找出了解決方案,讓他終於能夠誠實面對自己,在依舊失序的社會中,有了一隅安身立命的所在:「當主角在與女人歡愉的時候,腦海出現的竟是如影隨形的黑衣男子!於是主角下定決心開始找尋這個男子,這象徵著他對自我性向接納的開始。」
導演進一步分析幾個電影的關鍵場景:「我最喜歡其中一個畫面,就是主角與黑衣男子四目相交的那一刻,好像在對彼此問道:『Who are You?』,『Yeah, you know who I am…』在無聲之中的意念流動,彷彿曖昧不明的戀情初萌芽時,最具張力的一刻。」這也流洩了主角突破社會認同束縛、擁抱自我的前奏。
除了較為隱晦的情慾流動表現方式,電影裡充滿大量台灣民間文化符號,也是受到紐約電影節青睞的主因,包含前述主角到乩童神壇問事的場景,還有孝女白琴、電子花車、三太子偶像……這些透過傳統與現代同時並存、交融的環境營造,讓視覺充滿驚喜。
敬業演出,一氣呵成
影片中黃尹浩導演自己擔綱唯一主角,也是觀賞的重點。觀眾可從電影一開始主角喪氣的臉部表情與動作,對比後來突破綑綁、一起床充滿朝氣、面露微笑的臉龐感受到演出層次。其中有一場戲,黑衣人拿雞蛋不斷朝劇中主角丟去的「蛋洗」段落,短短一場戲便準備了六籃蛋來拍攝,砸到黃尹浩過了幾天鼻腔中還充滿蛋腥味,可說是為戲犧牲的另類詮釋。
雖然黃尹浩導演將演員身分扮演得很好,但他表示從《雞‧蛋》一片開始,未來將專注於電影編導方向,也將繼續把作品帶到國際市場,相信如此一來便能讓觀眾看到更多好作品。目前他已開始進行第一部長片的劇本撰寫工作,有別於《雞‧蛋》在短短30分鐘裡揉合了藝術與寫實電影的表現風格,未來的長片將可看到更多類型包含歷史電影的呈現,精彩展現黃尹浩導演的創作能量!